王志远演讲 王志远教授在西北大学金珂文化讲堂演说《般若三经的社会文化意义》
中国佛学网西安讯 应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的邀请,中国宗教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宗教学系研究生班客座教授王志远先生于2014年6月8日晚,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做了一场题为《般若三经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学术讲座。
此次讲座为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北京金珂书画院协办的金珂文化讲堂第十六讲,李利安教授主持。
北京金珂书画院丁小斌先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净业寺本如法师以及来自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相关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与部分教师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亲临讲座现场,并在讲座结束后在李利安教授的陪同下,与王志远、丁小斌先生等人亲切叙谈。
王教授说,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对于宗教的认识也应该有根本的转变。重新理解和释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特别是要将这种宗教观具体运用到中国的实际之中,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与提升,为中国宗教研究和宗教工作提供智慧的借鉴与指导。
佛教在中国文化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今天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体系,这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对待宗教不应该简单批判和盲目的排斥,特别是习总书记在多次谈话和演讲中表明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尤其是对待佛教文化的立场,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能够如此深刻地阐释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并给与充分的肯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讲“般若三经”的社会文化意义,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
王教授认为,讲“般若三经”的目的在于了解佛学的社会文化价值,了解佛教思辨的独特方式,了解佛教的基础理论框架。他认为,大乘佛教兴起的主要特征是般若思想,般若思想也成为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贯彻始终的理论基础。王教授详细介绍了般若思想的内涵并对般若经典的形成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于般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作用,他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沟通玄学传统,形成般若学派;二:促进宗派出现,展现中国特色;三:融汇儒道两家。般若的特点在于“一分为三”与“中庸之道”,以俗谛巡民教化,因为俗谛重视假有;以真谛吸引精英,因为真谛重在把握性空实相。
王教授所说的般若三经是指《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他认为《心经》包含了小乘、大乘、金刚乘(密乘)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在以否定形式展现小乘的同时,阐明了大乘的立场,最终推崇密乘的法力。其中“诸法空相”是全经的核心概念。
《金刚经》的核心是强调一种理念,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用“说是”-“即非”-“是名”这一格式进行论证,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框架。《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实际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是唯一被尊为“经”的中国僧侣所著的佛教著作。
《坛经》体现了中国人对般若“假有性空”思想的基本把握,其中对《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解是对般若思想的升华和本土化阐释。
王教授用“传播广泛,影响深远;雅俗共赏,耳熟能详;各取所需,二谛并存”24字概述了“般若三经”的社会影响。 他认为“般若三经”的现实价值体现在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心灵的慰藉与心灵升华等方面。他认为,对佛教采取深入理解、积极扶植、善意引导、适度调控和充分利用的方针是完全必要的,甚至应该成为国策的一部分。
而佛教在文化战略中占据什么地位,最根本的是取决与它与执政党的关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与民族团结的关系,以及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王教授讲演结束后,李利安教授作了精彩点评。荆三隆教授、本如法师等也谈了自己的感想。多位听众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向王教授请教,王教授均给予耐心解答。会场气氛活跃,热情洋溢,充满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