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书法 王文清的读书法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千年学府,弦歌不绝。乾隆年间,清代大儒王文清前后两次出任岳麓书院山长,是岳麓书院最具声望的山长之一。王文清(1688-1779),字廷鉴,号九溪,与王夫之、王闿运、王先谦合称湖南“四王”。他手订《岳麓书院学规》18条,又作《岳麓书院学箴》9首,提出读经六法、读史六法,用以勉训后学,至今岳麓书院还留有《王九溪先生手定读书法》的碑刻。
读经六法曰:正义、通义、余义、疑义、异义、辨义。首先要考证字面的意思,力求准确理解其中含义,接着通读文章,从字面意思递进到表达的逻辑和理论内容,还要探寻琢磨文本中能够引申、扩展到的思想。不仅如此,在读书时要注重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同时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包括对立和谬误的观点,最后通过思辨了解它们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去伪求真,将原著的思想观点内化于心。
读经六法把疑义、异义、辨义放在最后,特别强调了质疑、求异、辨伪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在读书时不但要准确把握知识,而且还要有批评精神,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读史六法曰:记事实、玩书法、原治乱、考时势、论心术、取议论。在记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欣赏历史著作的记述方法,考察时代潮流,论断历史事件大背景,论当事人心与术,包括动机、思路,也包括方法、措施,更好地还原历史,汲取包括历史人物言论、历史著作议论在内的前人智慧。读史不可有成见,不可无主见,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索。
王文清的读书法也是湘学经世致用特点和岳麓书院讲求实际学风的体现。虽然讲的是古人读经释典的方法,但对当今我们阅读书籍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王文清在《岳麓书院学规》中还规定了学子要“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数条,也是关于读书的好方法。其中强调读书要有计划、有恒心,广泛涉猎时政、诗文等,学而思,学而用,对疑问要穷根究底,不可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王文清一生著述甚多,据不完全统计,撰写完成的著作达五十余种,时人称其“独治朴学,淹贯群籍,卓然一代鸿儒”,他主持岳麓书院期间,培养了大批门人弟子,《清史列传》称“成就者四百余人”,为湖南文化及湘学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与他所尊崇的读经六法、读史六法不无关系。(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