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勺子哪里的方言 《一个勺子》:一个好人变成傻子的故事
片荒的时候就会静下心来找一部文艺片看,觉得这个片名挺有意思的,于是好奇的去看了,真的好久没有看到这种,能把现实世界的丑恶面给你扒精光的电影了,成本不高,但却拍得足够真实,甚至真实得吓人。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几次冲突的过程,都是点到即止,也正是这种留白,反而能激发观众的思考。
事实上,假如观众脱离上帝视角,代入剧中的角色,就能发现编剧有多牛了。说是喜剧吧,其实没几个让人发笑的点,更多的时候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我不相信世上除了骗子就是勺子,好人就是傻?那不过是骗子用来骗傻子的话,不过是骗子把责任推到傻子身上的话。
不过确实,身边还是会有骗子,所以要当好人?可以,当个聪明的好人吧。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让镜头展现出社会底层让我们倍感真实,影片好就好在让一个好人帮傻子的故事变成了好人成傻子的故事。
陈建斌是个挺有想法的导演,短短的一部电影时间,让人感受到了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傻子的滑稽社会现状与悲凉现实。而在这样一个笼子中的我们,是感到悲伤难过,还是无动于衷呢?挺讽刺的现实题材类电影,本来这种类型的电影立意就挺加分,但对镜头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似乎不尽人意,前半段的铺垫有点繁琐。
梦里拉条子捅自己的那段隐喻很棒,看到一弹幕说:杀死了自己最后的善心。我觉得也有:杀掉过去任人宰割的自己,我原以为回应这段隐喻,后面会有反转,结果是我想多了。
电影看的压抑,你把别人当傻子,你自己就是最大的傻子,蒋勤勤的那段哭诉算最直白的了,人善被人欺,陈建斌这个老实人,办了个里外不是人的事。这个社会,现在已经渐渐变质成这样,因此好人难当啊。金世佳除了妈之外完全没有台词,最后的最后,那些孩子的喊打声更让人唏嘘,没有可以具体归咎的对象,这种尴尬像是裤子没有缝合好还在露着风,更像是得了肺结核或者肠胃炎甚至是肿瘤,你既无法扔掉,也无法封存,它就在那里尴尬的处着。
作为陈建斌自导自演第一部作品,无疑令人眼前一亮,浓浓地域风,无论是拉条子还是老婆金枝子都塑造得无可挑剔。
关于好人是否有好报的话题,本片用一种黑色幽默方式,极度认真却又发人深省的诡谲让人不禁怀疑人性,经得起琢磨。王学兵饰演的大头哥,反而因为某些原因,只保留侧脸和背影反而更出彩。
拉条子是傻子,金枝子是傻子,勺子是傻子,但是观众看得很清。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老实的人也许肯定会被人认为是一个傻子,但是幸好,老天爷看的清,最后,是福是祸总会见分晓。前后两部分相呼应,尤其是结尾当拉条子拿出傻子的面罩自己竟然也成了人家口中的傻子。
拉条子位于电影中人群智商标尺的中点,他比宛如白纸的勺子强一点,他比那些世故圆滑的其他人差太多。勺子吃饱穿暖就快乐的像个孩子,在他眼里,执着的拉条子像个傻子,其他人看到拉条子捡傻子,讨债,更认为拉条子是傻子。拉条子成了全片所有人眼中的傻子,但他也尝试世故,求索其中的道理,然而碰壁和失败,最终让他决定戴上面罩,放弃理解所谓的人生就是这样,回归宛如一片白纸的状态。
影片在小成本电影里面算很好的了,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做了有利自己的事就不傻了,做了吃力不讨好的事的时候就是勺子了,价值观完全改变了。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诞寓言故事,黑色幽默和辛辣讽刺贯穿全片。一个勺子,一个傻子,在这个概念上又衍生了一群骗子,一帮傻子。
“傻子到底在世上有什么用”的反复诘问也是对社会现实的疑惑。
希望这样的国产好片能有更多人拍,能有更多人看,别再影院让给烂片了,电影的作用不止娱乐大众。演员方面,蒋勤勤和陈建斌的搭配,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比较辛苦,镜头形式感极强,作为一部处女作已经非常不错了,佩服陈建斌的导演处女作能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拍,期待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