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心理学的条件 如何利用心理学提升记忆力

2018-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忆力,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条件,拥有一个好的记忆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自古以来,人类都希望自己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可以轻松地将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牢牢记住.就如同<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妻子冯蘅那般,只需看一遍就将整部<九阴真经>倒背如流,这种记忆力之强让人羡慕不已.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这种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那考个试什么的还不是轻松惬意.考心理学的条件 如何利用心理学提升记忆力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中就算是有这类奇人,那也是极少数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

记忆力,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条件,拥有一个好的记忆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自古以来,人类都希望自己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可以轻松地将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牢牢记住。就如同《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妻子冯蘅那般,只需看一遍就将整部《九阴真经》倒背如流,这种记忆力之强让人羡慕不已。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这种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那考个试什么的还不是轻松惬意。

考心理学的条件 如何利用心理学提升记忆力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中就算是有这类奇人,那也是极少数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想要达到过目不忘的水平,是不大可能的。但是随着对记忆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只要掌握恰当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实现记忆力的提升的。

考心理学的条件 如何利用心理学提升记忆力

记忆,科学家们根据保持时间长短、记忆内容多少将记忆氛围三个种类,分别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保持时间极为短暂,只有一瞬间,但是记忆内容却是无限的。这个记忆主要是用于日常交流。在一瞬间记住对方的话,然后进行回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别人对话,无论他一口气说了多少,只要我们注意力集中,都可以明白对方的意思而给与回应。

但是,如果回复完毕,再过去几十秒钟,让你原封不动地复述对方的话,我相信没多少人可以做到。就像我们记笔记,必须赶快记,否则过了一段时间你都忘记对方说的什么了。这里我们应用的,就是瞬时记忆。

第二种是短时记忆,它的特点是保持时间稍微长一些,可以达到2分钟左右。容量却十分有限,只有5到9个组块单位。在这里,组块单位是指加工处理若干刺激的意义单位,比如几个数字,几个字母可以结合成一个组块。在生活中,合理地分配组块单位是减轻记忆负担的好办法,举个例子,在我们记忆手机号码的时候,11位的数字总是被我们习惯性地分成三个或四个部分,这种记忆方法实际上就是在利用短时记忆的组块效应,以更加方便地记忆。

第三种是长时记忆,是指可以伴随着人一生的记忆,它的容量是无限的。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它具有词语和表象两种信息组织方式,即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言语编码是通过词来加工信息,按意义、语法关系、系统分类等方法把言语材料组成组块,以帮助记忆。表象编码是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

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的记忆就是将事物从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过程。所以,在我们要记忆东西的时候,要按照短时记忆的容量,一次性最多记忆七个组块单位的内容,然后设法将记忆的内容保持两分钟以上。只有这样,所记忆的内容才可以有进入长时记忆的可能性。

而就算是进入长时记忆,你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人类的大脑还有遗忘的功能。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是一种记忆的丧失。对于需要记住东西的人而言,遗忘可谓是最大的敌人,它像是一个可恶的小偷,在我们不经意间偷走我们好不容易获得的记忆内容。

说到遗忘,就不得不说一个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研究人类遗忘的规律,并总结出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所以,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在第一遍记住东西之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而且,我们在完成记忆任务的时候,也要注意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即是我们对我们任务刚开始的记忆内容以及结束时候的记忆内容最为敏感,而中间的部分则是我们最容易忘记的部分,所以,在我们复习的时候,也要调整一下复习顺序,重点复习中间的部分。

最后,大脑在记忆的过程,实际上是编码的过程,因此,记忆一些有逻辑的东西要比一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效率高许多。这也是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一直强调理解记忆的原因。对于一个东西,你如果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自然更容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