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行书 两代帝师翁同龢故居行
清末两代帝师翁同龢的老家就在常熟。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一条古色古香的巷子前,有一个“状元坊”的牌坊。坊柱刻联:“此中出叔侄大魁,昆弟抚相,画栋雕梁,门第海虞称冠代;何必数榜眼感旧,会元有坊,华篇胜迹,声名琴水让高山。”此联为翁同龢离孙、明清诗文研究家钱仲联撰书,粗略概括了翁氏一门的显赫荣耀。进了巷子不远,就是先生的故居了。
据史料记载,此处建筑始建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曾几易其主。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由翁同龢之父翁心存购得。它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官绅宅第。
进门是一个轿厅,相当于现代人家的车库。古时候,大户人家都有专门的轿子,有专门的轿夫,有专门的停放轿子的门厅。
过了轿厅,就是著名的“彩衣堂”。为翁氏故居正厅,是翁家接待宾客和日常议事场所。 因《二十四孝》中老莱子“彩衣娱亲”故事,而更名“綵衣堂”,寓有世代为官、彩衣满堂之义。
“彩衣堂”内,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代包袱锦彩画,集雕、塑、绘于一体。内容丰富,艺术价值极高。郑重面向大门挂着一幅中堂。条几上是典型的“终身平静”三件摆设,即钟、花瓶、镜子。寓意一生平安之意。
綵衣堂东侧是花厅,又称玉兰轩,这里是翁同龢文物陈列室,有翁同龢批点过的《管子》,使用过的砚盖,盖上有翁写的题识。在中轴线西侧有思永堂、柏古轩、明厅、晋阳书屋等及“小南国”园林胜景。 晋阳书屋正壁联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
后堂楼内有翁同龢塑像,背板为康有为“维新第一导师”题词。 展柜陈列有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一生信守居官须讲操守的诺言。担任户部尚书,主管全国财政十余年,仍两袖清风,嚢无余资,晚年生活尚需亲友和门生接济,甚至典卖书画度日。
知止斋是翁家藏书之所,双层。翁心存给自己的书楼取了这个名字,出处在《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久长”这几句话里。“福禄贵知足,位高贵知止”是翁心存的人生心得。
园中,常见经年的盆景。造型别致,生机勃勃。
园中第六、七进院子,建有常熟状元历史陈列馆。
或许因为经过甲午海战的失败,翁同龢看到了中国确实不是日本人的对手,认识到西人治国有法度,西法不能不用,“憾于割台事,有变法之心”,于是幡然醒悟,“大搜时务而考求之”。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思想,协助光绪实施改革,并辅佐草拟变法谕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希望中国富强。
然而不幸失败。翁同龢被慈禧下令撤职,旋又遭贬黜并赶回老家常熟。临终前,翁同龢口占绝笔诗一首:“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翁同龢一生正直,一生清廉,一身正气。自1856年会试一举成名起,直至1898年回籍,42年都在京师任要职,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并两次入值军机大臣,直接参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决策。他是清廷官僚重臣中少有的清廉者,为官42载,官至相国,罢官回乡后,要靠门生故旧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