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故事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计名出自唐代段成式著《酉阳杂俎》与宋代郑文宝著《南唐近事》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唐朝有一个名叫王鲁的贪官,在批阅案卷时,发现有人联名控告他属下的一名官员违法乱纪,王鲁十分惊恐,情不自禁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惊蛇”原意是通过打草,使藏在草里的蛇受到惊恐而逃窜。此计引申为在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可疑、意向不明时,切不可轻敌冒进,要依据侦察来加以确定,完全掌握情况之后再付诸行动。本计的要点是“叩实”,即打探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再决定自己的行动。
古代战例
公元218年,刘备领兵10万围攻汉中,曹操领兵40万与蜀军隔汉水对峙。诸葛亮命赵云领兵五百,伏兵于汉水上游一带土山,每逢曹营灯火熄灭或军士们刚刚歇息,便擂鼓吹角呐喊一通,但并不出战。曹兵听到喊声震天,疑有蜀兵劫寨,赶忙披挂出营迎敌。
可出营一看并无动静,只好回营安歇。待曹兵刚刚歇定,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呐喊又起。这样一夜数次,弄得曹兵彻夜不得安宁。一连数夜,曹军人心惶惶,曹操担心一旦某日蜀军真来劫营措手不及,只得传令退兵30里,找空阔之处安营扎寨,诸葛亮乘势挥军渡过汉水。
现代战例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英、法两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为埃及塞得港。11月5日,英、法联军按照预定作战计划对塞得港发起进攻。为了摸清埃军的军事防御体系,英、法联军采用了“打草惊蛇”的战术。
拂晓,英、法联军的机群从海上方向进入塞得港埃方观察哨视野,埃及军民立即进入阵地准备迎战。随后,天空出现伞兵,埃及军民纷纷朝伞兵猛烈射击,从火力点冒出的硝烟将阵地位置暴露无遗。然而,那些伞兵是用木头和橡胶做的假人,目的就是引诱埃及人暴露火力部署。
随后,英、法联军出动轰炸机和战斗机准确地投弹扫射,塞得港工事很快被摧毁,埃军伤亡惨重。英、法联军削弱了埃及的地面防御作战能力,为后续的空降和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计谋分析
上述两个战例虽然都应用了“打草惊蛇”之计,但又采用了不同的用法。诸葛亮巧计退曹兵属于“打草惊走蛇”,即用棍子打草,引起草中之蛇的恐慌,使之逃离。这种“惊”法的精髓是借宣示性的行动,让对方知难而退即可,“打草”者未必真的就想与“蛇”交手。
英、法联军空降假伞兵属于“打草惊出蛇”,即投石问路、引蛇出洞。这种“惊”法的精髓是使“蛇”离开它的地盘,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然后选择较为有利的地形捕捉或歼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事实上,“打草惊蛇”还有第三种形式,即“打草惊醒蛇”,这是一种间接的警告之法,即通过打击蛇的七寸,使蛇感到恐惧。这种“惊”法的精髓是抓住蛇的七寸,在战争中就是要掌握能够决定敌人生死存亡的“命门”,令其左右为难,不战而屈人之兵。平津战役期间,我军包围傅作义集团西逃绥远老巢的必经之地张家口,就是抓住了该集团的“七寸”,为取得平津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打草惊蛇”的谋略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虽各具特色,但都带有“惊”的底色。运用此计的关键在于能够通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准确了解情况,从而达到了解敌人、调动敌人,又不让自己的行踪为敌人掌握的效果。
一是要做到善疑和察异。即对情况不明,存在很大疑问,特别是异于常势、常规、常理、常情者,需要深入地侦察、核实,这也是此计暗语所说的:“敌人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没有疑和察,就难以达到“叩实”的目的,如果没有“叩实”而“动”,那就是盲动,而盲动必然会吃败仗。
二是要采取试探的手法,“以攻为守”。即通过采取试探性行动,主动地促使和引诱敌人暴露,从而达成准确掌握敌情的目的。这也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作之”,意思是刺激使之发作;“形之”,意思是引诱使之上当;“角之”,意思是试探性角逐。
诸葛亮指挥蜀军连夜叫阵却不出战,既能在战略上掌握主动权,又在一定程度上探清了曹军虚实,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曹操只能无奈退兵。
三是要有意识“打草”,确保“蛇”惊。“打草”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蛇”的具体位置或攻击意图。因此,“打草”必须有的放矢,要确保“蛇”受到惊吓,露出尾巴,否则,就可能出现“打草”没有“蛇”甚至被“蛇”反咬一口的惨剧。英、法联军明确埃军火力配置、平津战役期间我军对张家口、新保安围而不打,取得平津战役胜利,就是通过有意识的“打草”达到“惊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