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颁奖词 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10-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疆网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时刻,在这个奖项的百年历史中,华裔人士曾多次获奖.他们在成功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和祖籍国深深的情缘."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于2006年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围绕"基础科学研究和如何培养人才"进行演讲.徐曦弋摄 李政道丁肇中颁奖词 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1世纪世界物理学的领袖人物将出现在中国."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

新疆网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时刻,在这个奖项的百年历史中,华裔人士曾多次获奖。他们在成功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和祖籍国深深的情缘。

“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于2006年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围绕“基础科学研究和如何培养人才”进行演讲。徐曦弋摄 李政道

丁肇中颁奖词 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1世纪世界物理学的领袖人物将出现在中国。”

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丁肇中颁奖词 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授奖仪式上,当时还是中国籍的李政道致答词时是用中文开头的,然后再用英文。在每位获奖者致词后,李政道讲述了一段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掌中翻跟斗的故事,借以说明:“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即使到了如来佛手指的底部,我们离绝对真理还很远很远。”

时光一跃过了40余年。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目前,受到这个基金资助的年轻学子已超过千人。

其实自20世纪70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中国大陆访问,在科学和教育事业上做了很多贡献。他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主张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和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并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等等。这些建议最终都得到了采纳。1985年7月16日,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2008年5月5日,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右)访问汕头大学。李瑞丹摄

杨振宁

“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1922年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35年后,杨振宁因和李政道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早在1971年夏,他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如今的杨振宁和自己年轻的妻子居住在北京,依旧干劲十足,继续为科教事业发挥余光余热。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一是因为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三是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四是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等地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他表示,继20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将在21世纪某些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