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鉴赏指南

2018-07-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选琴师,一群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转眼间,新的一年开始了.去年总共听了十七场音乐会,交响乐居多.每次去听交响音乐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有时候带着朋友一起去,然而整场下来,她并不知道这场音乐会表达的是个啥.更有甚者,觉得交响乐很无聊,听不下去,还不如睡觉.交响乐鉴赏指南可能,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交响乐是高雅的代名词,实则交响乐也不乏有趣的一面.不知你没有听过,如果没听过,现在看看下面的视频.这个视频说的是美国斯卡斯特剧院的一场音乐会里,一位女观众在交响乐舒缓缥缈的管弦声中睡着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选琴师,一群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

转眼间,新的一年开始了。去年总共听了十七场音乐会,交响乐居多。每次去听交响音乐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有时候带着朋友一起去,然而整场下来,她并不知道这场音乐会表达的是个啥。更有甚者,觉得交响乐很无聊,听不下去,还不如睡觉。

交响乐鉴赏指南

可能,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交响乐是高雅的代名词,实则交响乐也不乏有趣的一面。

不知你没有听过,如果没听过,现在看看下面的视频。这个视频说的是美国斯卡斯特剧院的一场音乐会里,一位女观众在交响乐舒缓缥缈的管弦声中睡着了。为了把这位女观众“叫醒”,指挥家斯科特·西顿和乐团给了这位睡着的女观众一个别样的惊喜,于是就有了这一幕(视频可以在公众号「选琴师」上看到)

交响乐鉴赏指南

指挥家在“使坏”之后,还向睡着女观众的方向望了一眼,可以说是非常调皮了。不过,交响乐团并不是即兴演奏了一首滑稽的交响乐,而是这首原曲的演奏方式就是这样。

这种从很弱到极强的突然变化,也是交响乐中的一种常用手法——突强。这个手法正是“交响乐之父”海顿,在两百多年前发明的。发明这个不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而是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在音乐厅睡着的达官贵人们,是不是很有意外?

交响乐鉴赏指南

那时候很多王公贵族并不是发自内心喜欢交响乐,只是把去音乐厅当成炫耀品味的一种方式。因此,每次一到乐团演奏交响乐,他们就不自觉地在台下打瞌睡。为了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海顿就在自己的交响曲里第一次运用了突强的手法,这就是著名的《惊愕交响曲》。

与“交响乐之父”海顿发明“突强”演奏手法一样,交响乐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沉淀,形成了如今现代交响音乐会许多沿袭的传统。

对不少中国观众来说,西方交响乐是相对难懂的。除了音乐内容陌生、欣赏经验缺乏和审美习惯隔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交响乐团有着数量众多的体裁以及乐器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因为不是科班出生,不敢班门弄斧,所以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点大家比较关心的知识吧:

一、音乐体裁

交响乐的体裁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进行曲等。详细了解可以参照之前推送过的一篇文章:看不懂音乐术语?收藏这篇文章就不用再担心了。

二、交响乐队

去现场听过交响乐的都知道,乐团有很多人、很多乐器,根本就不分清谁是谁,所以就可能会被迷惑,不知道他们是按照什么方式布局的。理论上,乐器的布局是为了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作曲者在谱曲时会首先会根据自己的音响构建给出一个详细的编制,之后在作品演出时,根据场馆的情况、指挥的要求等诸多因素做进一步调整。

交响乐团声部的位置,通常分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和铜管、打击乐八大声部。

具体地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低音大管。铜管组分别是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打击乐组有定音鼓、锣、钹、吊钹、铃鼓、三角铁、雪铃、铃树、梆子、快板等乐器。

这么多乐器,记起来很麻烦。我们只需要知道弦乐器身居高位,是整个交响乐团的灵魂,相当于一桌美食的主菜。木管乐器随后,铜管乐器其次,打击乐器则排在最后。弦乐器的组成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斯等,是交响乐队中最富表现力的一组乐器。

三、音乐内容

交响乐根据内容可以分为音画、舞曲、有故事情节和无故事情节四类。

1.音画: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俄国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鲍罗廷的《中亚细亚草原》,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法国作曲家印象乐派创始人德彪西的《大海》,都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

2.有故事情节: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俄国里姆基基·考萨考夫的《天方夜谭》(组曲),是从阿拉伯神话小说《一千零一夜》取材。

3.无故事情节: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有标题也不过几个字),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和《命运》交响乐。

4.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等。

如果你要欣赏交响乐,不如从这些舞曲开始入门。建议先从施特劳斯家族的舞曲听起,这些曲子通常比较简单,既不像古典时期的曲子那样严谨,又不像肖斯塔科维奇的曲子那样复杂。

另外,交响乐一般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 。全曲最重要乐章,两种主题对比、矛盾的展开,充满活力和戏剧性。为整个作品奠定了基调。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缓慢,富于歌唱性。是全曲的抒情中心, 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觉及哲学思考有关。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中速。主要是用来表达欢快、舞蹈、娱乐等日常生活景象。

第四乐章:奏鸣曲或回旋曲式,快板。全曲的结论,常回顾前面乐章的素材。在一些乐观、明朗的作品中,常表现乐观向上的情绪。

交响乐的乐章不是固定的,一般是根据创作要求和表现内容而定。比如贝多芬的《田园》有五个乐章,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乐》只有两个乐章。

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对交响乐有一定了解了呢?如果还需要了解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乐团和去听交响乐的礼仪,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盘点全球十大交响乐团,你去现场听过几个?和到剧院欣赏古典音乐会,这些礼仪你不能不知道。

本文插图为美国画家马克霍沃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