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 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

2018-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诳也,非诳也[1],实其所诳也[2].少阴,太阴,太阳[3].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 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        [1]诳也,非诳也:诳,欺骗,迷惑.<武经三书·孙子·用间>即把诳事作为"虚假之事".全句意为,虚假之事,又非虚假之事.[2]实其所诳也:实,实在,真实.

        诳也,非诳也[1],实其所诳也[2]。少阴,太阴,太阳[3]。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

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 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

        [1]诳也,非诳也:诳,欺骗,迷惑。《武经三书·孙子·用间》即把诳事作为“虚假之事”。全句意为,虚假之事,又非虚假之事。

[2]实其所诳也:实,实在,真实。实其所诳,是说把真实的东西充实到假象之中。[3]少阴、太阴、太阳:原指《易经》中的兑卦(少阴)、巽卦(太阴)、震卦(太阳)。这里少阴是指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太阴是指在的秘密军事行动,太阳则是指大的、公开的军事行动。全句意为:有稍微隐蔽的行动中隐藏着大的秘密行动。大的秘密行动,也许正是在非常公开的、大的行动掩护下进行。参考第一计“太阴、太阳”解。

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 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

        本计计语自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的称为兵家﹚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的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

我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尉缭子﹒战权》中说:“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安所信之?”主张无的假象迷惑敌人,乘敌人对“无”习以为常之际,化无为有,化以虚为实,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可见,本计的特点是,制造一种假象,有意让敌人识破,使之失去警惕,然后又化为有,化假为真,化虚为实;真的攻击敌人了,而敌人却仍然以为是假的,不作防备,从而为我所乘,战而胜之。

       前人批语说: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

        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胜的速度,攻击敌方,等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失误,行动失误。此计可分解为三部曲: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使用此计有两点应予注意:       

         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的,此计特别奏效。       

        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乱迷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    

        无中生有之计有三种含义:   

         1.凭空捏造 :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事实,把张三的帽子给李四戴,把蚊子说成大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陷害他人,为自己谋得利益。    

         2.以假代真 :把假的装扮成真的,化假为真,以此招摇撞骗,试探风声,捞取好处。    

          3.无事生非 :在敌方处于平静、无纷争的情况下,我方利用虚假的情报或制造谣言,使敌方发生混乱,然后我方乘机而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空虚无有反而当作真正实有,容易被发觉,所以,以无中生有之有,也不可以保持长久。无中生有,就是由诳骗变成真实、由空虚变成实在。

空虚无有本身不可以战败对手,只有人为制造出虚假的实在,才可以战败对方,谋利自己。            无中生有与实事求是和光明磊落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一切正派人士所不齿,但在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中,无中生有则是敌我双方均可使用的一柄双刃剑,舞得好可以达到置对方于死地的目的,舞得不好则会伤及自己。

究竟怎样才能舞好这柄剑,达到持剑者的目的,就看舞剑者自己的水平了。

         无中生有之计,不仅在军事上经常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而且在政治上被用于在对方内部制造矛盾、进行离间;在文学艺术创造中,启发作家创造一种空灵的意境,以引发读者无穷的遐思。

当然,现实中的人们也要警惕有人利用本计来制造冤案,陷害好人;弄虚作假,欺世盗名;以及在商战中买空卖空,制作虚假广告,推销假冒伪劣产品,诈骗顾客钱财等等。

  苏联红军布“空”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在袭击德军运输车时也采用了“无中生有”计。有一次,苏联红军上尉高策里泽率领的突击小分队接到一个任务:某公路是德军主力获得给养的重要运输通道,必须马上在那条公路上布雷。可是,突击小分队此刻恰好没有地雷了,如果要临时去弄雷,就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于是,高策里泽命令士兵们制作一些上面用德文写着“小心!地雷:”字样的木牌子。晚上,苏军小分队潜过敌军的防线,把这些牌子插在公路上。天亮后,苏军在观察哨里看见德军的运输车在公路上停下来,司机们小心翼翼地靠近牌子,胆战心惊地读着上面的字。

       读着读着,他们害怕极了。顷刻间,公路上堵满了装载着各种军用物质的德军汽车,交通全部堵塞。红军的炮兵这时就对德军的运输车发动了突然炮击,一阵猛烈的炮轰,打得德军运输军队损失惨重。

 精评

        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以假乱真,以真代假,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无”是假的现象,目的是为了掩盖真的意图。无中生有的妙处在于使敌人防不胜防,其关键在于掌握对手的心理。可以说,无中生有的应用是高级将领斗智的最高境界。在当代商战的领域中,“无中生有”常被用作骗术,欺骗顾客,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无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   

        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自:《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示例: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

最是,堪令耳目新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近义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        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