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武器 魏延的死不冤!被这些人算计 诸葛亮也没料到!
魏延应该是三国时代颇具争议的一位人物。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这位勇武过人的名将,只是因为同顶头上司诸葛亮的北伐意见不合,最后被冠以谋反的罪名,落个诛夷九族的下场。那么,历史中魏延是否真如演义所言,身陷诸葛亮的黑手,落个身败名裂?如若翻阅史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魏延的个人履历:魏延早年只是刘备帐下的一名小兵,负责喂喂马、带带小孩之类的散事(这和演义里战文聘、斩韩玄的说法有些不同)。当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魏延的理想绝不在于烧饭砍柴。后在,刘备部署入蜀战役,魏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奋勇临阵,数有战功。这一切,自然被刘备看在眼里,不久,魏延就被提拔为牙门将军(一种较低级的军官编制)。
不久,刘备进位汉中王,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这时候,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必定是张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刘备却破格拔魏延为都督,领汉中太守。让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担此边防重任,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
为了消除大家的误会,刘备特地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会上,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次成功的媒体见面会,给魏延的公众形象大大加分。
这时,刘琰撞到了魏延的枪口。这位刘琰同志,可是蜀汉政权的元老人物,早在刘备领豫州牧的时候,就已经随之南征北战(“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有趣的是,尽管久在军中,可刘琰同志却从不上阵杀敌,只是在后方做做心理辅导,搞搞文艺活动,丰富一下士兵的业余生活(相当于现在的文工团团长)。
对于刘琰这位文艺骨干,军旅出身魏延是很有偏见的:军人的职责是杀敌,要跳舞回家跳去。有次刘琰在军中准备文艺节目,恰被魏延撞见。一个大男人领着一干女子成天在舞台上骚首弄姿,成何体统,魏延气不打一处,破口大骂。
中国人是很讲究排资论辈的,一位政坛元老被一名后生面叱,肯定是很难下台。不久,刘琰就在诸葛亮面前参了魏延一本(“与魏延不和,言语虚诞”)。其实,魏延平时的霸道作风,诸葛亮是有耳闻的,但奈何蜀汉后期将星凋零,魏延又是个人才,因此一直未有问罪(“凭魏延之骁勇”《三国志》)。
刘琰的密本,让诸葛亮左右为难。权衡再三,诸葛亮觉得北伐在即,搞娱乐应该让位搞军事的,于是给刘琰安了一个造谣的罪名,遣送回了成都(“亮责让之,於是遣琰还成都”)。
如此看来,正是诸葛亮这把无形的幕后保护伞,魏延得以躲过刘琰的“政治挑衅”。不过,魏延同志嚣张的气焰并未因此收敛,反而愈发目中无人,甚至连诸葛亮的秘书杨仪,竟也不能幸免。《三国志》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毎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
虽然开军事会议并非要求一味地斯文端坐,但拿刀在别人头上晃,行为显然有些不妥。杨仪是文人出身的,“小宇宙”比较脆弱,经此恐吓,往往都是梨花带雨(“仪泣涕横集”)。每每遇此剑拔弩张情景,诸葛亮总会拉着委屈的杨仪,蹲在军营外的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然后再回营吃饭,当没事发生过。
魏延若是只在刘琰、杨仪等一干文人面前耍耍横,那倒也就罢了,可他却把跋扈的作风带到了军队,这自然引来了军界同僚的不满(“平日诸将素不同”《三国志》),王平就是其中最大牌的一位。这位王平同志,是蜀汉后期少有的将才,马谡失街亭正是他的临危不乱,才使得北伐队伍不致溃不成军。
更可怕的是,在他的手下,还掌管着蜀汉精锐特种部队“无当飞军”。恰王平这人又“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三国志》),也就是性情狭隘,对轻视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对于这样一位权重人物,魏延依然是我行我素,一副颐指气使的派头,王平苦于诸葛亮这把保护伞的庇护,也只能隐忍不发(后来杨仪能平息魏延的“叛乱”,正是得到军方王平的大力支持)。
更有意思的是,魏延的嚣张行径不仅在蜀汉军政两界引起“公愤”,甚至连远在东吴的孙权也忍不住插上两脚(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冷兵器时代,魏延的离奇“事迹”居然风传到了东吴,可见官员意见之深)。有次,孙权宴请蜀汉的外交使节费祎,酒欢之余,忽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魏延,牧竖小人也。
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三国志》)。孙权的话讲得相当有艺术:魏延是个祸害,应该尽早除之,不过,这是你们蜀汉的内政,我也就是借个酒兴说说罢了。当然,对于孙权的这通“酒后胡言”,诸葛亮又一次充当了魏延的保护伞,只是一笑了之,并未对其有所惩治。
核心提示:诸葛亮临终之时身边只有杨仪等人接受遗命,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病况恶化太快来不及从前线召回魏延。
诸葛亮六出祁山未能如愿,最后病死在前线。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在五丈原修了一座庙来纪念诸葛亮。未登五丈原,先过高店镇,因为魏延曾在此扎营,此镇又名“魏延城”。魏延是蜀汉名将,他为蜀汉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刘备的信任。
刘备在成都建都,先委任关羽镇守荆州以防东吴,又选拔大将镇守汉中以抗北魏。魏延治军严谨,善养士卒,他镇守的汉中前线固若金汤,可谓不辱使命。在诸葛亮大举伐魏前,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在蜀汉的北伐大军之中,他是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
魏延在汉中举行的军事会议会上,提出率领一支奇兵经过子午谷奇袭长安,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收复故都,这个计划被诸葛亮否定。虽然两人的意见有所不同,但并不影响工作。诸葛亮深知魏延的才干与胆识,每次北伐,都以他为先锋,魏延也坚决服从军令,忠实完成任务。
杨仪是文官,后投奔关羽,因能说会道被诸葛亮提拔为秘书长,因此不免常以诸葛亮的名义对诸将发号施令。魏延自恃功高,从来不买他的账,两人积怨甚深。魏延在前线一心抗敌时,杨仪利用魏延与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分歧,屡进谗言,说魏延常发牢骚。发些什么牢骚呢? 不外乎“诸葛亮胆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诸葛亮常常勉励双方摒弃纷争,大局为重。
杨仪取得诸葛亮信任之后,从朝内到军中都拉好了关系,做好与魏延争权的准备。诸葛亮临终之时身边只有杨仪、姜维等人接受遗命。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病况恶化太快来不及从前线召回魏延;二是诸葛亮在杨、魏之争中有偏向杨仪的倾向。究竟真相如何后人也只能是揣测而已。
杨仪传达的遗命只有两条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全军由杨仪统率向汉中撤退。二、命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全军仍按时行动。杨仪派人向魏延传达遗命,故意激怒他,只要他抗命,就可以用“谋反“的大帽子去陷害魏延。魏延果然上当,当时魏延就表示了如下的态度: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给杨仪断后,杨仪算老几?
魏延的抗命,让杨仪抓住了把柄,而且退兵的命令是以诸葛亮的名义发布的,魏延反对诸葛亮,就是谋反。杨仪飞报到成都说魏延谋反。魏延也飞报到成都说杨仪谋反。蜀汉君臣凭着印象,采取了相信杨仪,怀疑魏延的态度。就是这种偏袒的态度,被杨仪充分利用,要了魏延的命。
魏延认为只是不买杨仪的账,并非对蜀汉抗命。他命令部下抢在杨仪之前先到汉中,当时敌人在汉中南,如果说他谋反,为什么他不向北去,反而南下呢?而杨仪则是狠下一条心,从一开始就准备把他往死里整。杨仪到处传达军令,说魏延谋反,使他军心涣散。最后利用魏延信任的马岱接近并乘机袭杀他。魏延至死都得不到再次申辩的机会,真是冤沉海底。
魏延被害后,杨仪居然在他的头上瑞几脚,大骂一番,还要诛其三族,表现出小人报仇的快意,实在是暴露了自己卑劣的真面目。其实,真正意图谋反的不是魏延而是杨仪。当年杨仪领军回到成都,自以为功劳很大,应该接替诸葛亮秉政。不料这一位置竟为蒋琬所得,估计蜀汉君臣已摸清魏延冤案的真相,所以对杨仪作了冷处理,只给他一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虚衔。
杨仪认为自己的资格比蒋琬老,才能比蒋琬高,不用自己,太不公平。因此,他大失所望,满腹牢骚。看到杨仪怨气冲天,后主遂废杨仪为庶人,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最后下狱,自杀身亡。杨仪害人终害己、死有余辜。可惜一代名将魏延不死于敌人的明枪,却死于自己人的暗箭。可以说,魏延是死于杨仪的“关系网”。在关系网的保护之下,小人得逞,君子蒙冤,错案层出,这一切也是古今有之。
世界上没有一把万能的保护伞,五丈原上诸葛亮终于大限将至。对于自己仙去之后魏延的命运,诸葛亮很是揪心。于是,秘密地招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和护军姜维等人,开了一个通气会:你们几个赶快回去赶紧动员各部整装退兵,魏延同志负责断后,如果魏延不肯听命,就随他的便吧(这个语境有点类似当年毛主席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林彪如要叛变就随他去吧)。
此外,诸葛亮还担心个性偏激的杨仪事后会对魏延进行政治清算,于是飞鸽传书给成都的后主:退军之后剥杨仪军政权力,命温和派领袖费祎掌管政府事务。(“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为尚书令,仪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
可以看出,充当保护伞的诸葛亮为保存魏延,可谓设下重重机关。如果事情顺着诸葛亮的安排,魏延也许会得到善终的。可是,诸葛亮陨落五丈原,愚蠢的魏延天真认为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来了,居然打着北伐的旗号胡来。殊不知,他最大靠山已经倒了,没有诸葛亮从中周旋,杨仪、王平终于开始秋后算账,一刀拔了这个“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