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打一动物 周晓枫 写作者是坐井观天的口技演员
她把写作者比作坐井观天的口技演员,见识和生命有限,却能在对万事万物的倾听中,“忘记自己的存在,附体般进入他者的生命,以逼真的模仿者方式,发声”
去年,当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的周晓枫第一次写了一篇童话。她一度以为自己不适合,“我的情感和语言不仅是成人化的,而且绵密粘稠,写成童话,读者看着得累死了。”
这篇名为《小翅膀》的童话里,一个善良的小精灵每天负责给孩子递送噩梦,后来,孩子通过噩梦理解了人生中的暗面,并且不再畏惧噩梦,小精灵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成长。这是一个典型的“周晓枫式”的故事——阴暗的表皮剥开是善意,冷峻的文字里是温情。她笃信“越明亮的光越是有阴影”,阴影不可怕,反而证明有明亮的光线照耀,证明事物的真实立体。
周晓枫获2018年花地文学排行榜年度散文奖
周晓枫写人,犀利冷峻,不留余地。新书《有如候鸟》内容涉及家暴、善恶、异化、食物链、迁徙、世相……题材沉重,不离困境。对她来说,这是最易引发情感的部分,羞耻、狂喜、愤怒、好奇……她敏感地捕捉情绪,汇聚内心留下划痕,继而激发写作冲动。
周晓枫的部分敏感源于警惕,她谨慎地避免忽略他人的情感。中学时班级聚会,她打算从家里带个铜火锅,同学也说拿一个,她问对方,你家火锅烧什么的?对方答不出来。周晓枫意识到同学只是出于虚荣心的吹嘘,家里并没有火锅,所以才尴尬。
想起这位同学平常对他人的嘲讽,周晓枫并未立即说出答案——木炭或酒精,她有意停顿,让对方更长时间陷入窘境,直到大哭起来。这是一次教育,从此周晓枫明白,尽量不要伤害别人,尤其不要在公众面前轻视他人感受。
相比起来,她对自然的态度温和不少:怜惜、疼爱、珍视,笔触柔软温暖。
写人写物其实都在挖掘自我。除去在山东上大学那几年,周晓枫其余时间都在北京。生活简单,甚少跌宕。“我没有什么生活渠道,过得很乏味。能写什么呢?可不是先从自我开刀。”
自我解剖永远不遗余力,情感绵绵不绝,密度极大。早期写作,编辑看她的校样回话说:“我得吸氧。”还有人告诉她:“你的文字很密,这种井喷状态没两年就会结束。”于是周晓枫想,反正快完蛋了,赶紧把这种风格写到极端,写到极致,哪怕写得气血两亏。她不留存货和后路,把每篇都当作最后一篇。从此,篇篇都是“最后的挣扎,最后的疯狂,最后的告别演出”。结果,别人口中的两年延续至今20年,写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长篇散文《离歌》中,她难得地自我抽离,稀释情感,谱了一曲给故交的挽歌。故事情节老套又寻常,年少才子中年沦丧,继而走向自缢。在追悼故交的过程中,他婚姻的失败、事业的坎坷、家庭关系的决绝断裂一一浮现,真相步步紧逼,生者与逝者之间的罅隙渐渐浮现。
这篇文章被周围的朋友称为“转型之作”,因为它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挽歌,更讲述了一个人如何与他的时代相处的故事。周晓枫认为,这个题材依然是自我的,“大众感兴趣的题材,假如我内心没有很大的反应,不管这个题材多宏大,多重要,我的语言系统和想象系统都无法抵达。
”她一直觉得写作者像个坐井观天的口技演员,“见识很有限,生命很有限,但在对万事万物的倾听中,忘记自己的存在,附体般进入他者的生命,以逼真的模仿者方式,发声。”
左起:编剧刘恒、作家周晓枫、作家严歌苓、导演张艺谋
“悲伤和愤怒这些东西全是人体的微量元素,多了有毒,少了有病”
人物周刊:提及童年,你的记忆是残损的,在你眼中,童年好像没那么快乐,且时常愤怒?
周晓枫:我记忆力很差,有一部分是真的记忆,但大多是片段场景,是漂浮物,没有时间地点的坐标。有时候我会有意呈现这种漂浮感,有时候我会把这个片断放在一个情境或情节里呈现。我的童年,就是一个普通孩子的童年,悲喜都有,谈不上特殊。记忆具有选择性,快乐记得清楚,最羞耻的事情更不会忘记。写作中的记忆还原,并非史料性质的,而是创造性的。
有人觉得我的风格沉重,我自己并不觉得,挺正常的啊。悲伤和愤怒这些东西相当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多了有毒,少了有病。年轻人会有很多莫名而干净的愤怒,使他冲动而莽撞,但也支撑某种不功利和勇气。单纯看是负面情绪,但负面情绪也许有积极的作用。比如人到晚年,身体乏力,有时都缺乏愤怒所需要的体能。如果老年还有愤怒、还有这种元气未必是坏事,也许说明你还保持着一些始自年少的天真。
人物周刊:现在还有吗?
周晓枫:我的愤怒基本通过写作来发泄。假设嚷嚷一句,嗓子都缓半天,你的身体机能就会替你做出倾向于平和的选择。心态宽容,有时并非见多识广,就是没辙了,没本事计较了,只好一派慈祥。
人物周刊:童年之外,女性成长是你写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为什么会想在这方面从事创作?
周晓枫:最早《人民文学》的散文专栏空窗,紧急需要替补队员,我正好有篇稿子被留用,他们就让我一咬牙,再写两期。我的题材平常缺乏储备,都是写完这个,再想下一个。一下交了两篇作业,弹尽粮绝,只好把以前脑子里转过、但没勇气动笔的女性成长题材用上了。
《你的身体是个仙境》发表以后,我特别难堪,恨自己没钱,有钱我就能把杂志全买回家,销赃灭迹。我特别不想让父母读到,很担忧。后来父母看了,虽然他们不适应,也带着难堪,简短地批评了我,但我的心理包袱就此解决。
从此,我的直径变成了半径,我可以重新出发。这个过程很有意思,我希望女性都在彼此分担中变得减少压力,更有勇气。我参加一个读书会,大家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我被吓了一跳。因为,女性的很多心结是不愿被触碰的,难与父母和爱侣分享,当你发现,每个女性都不容易,都有过深深浅浅的坎坷,你不会因为自己被小流氓骚扰过,而怨恨自己的不洁。
人物周刊:坎坷和痛苦仅限于女性?
周晓枫:当然不,男性受挫一点不比女性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假设承受力弱,我们就会感觉痛苦来得更频繁,程度更深。
人物周刊:看你写女性成长,感觉挺痛苦的。
周晓枫:人啊,没事儿的时候不哼哼,哪儿疼才会叫,但是叫肯定比不叫的时候少,常态是平静,只不过平静的时候不引人注意罢了。女性成长中有大量的平静、愉悦、美好,有作家在写;把难过的东西说出来,也没什么罪过。痛苦,有时也是敏感和激情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对世界态度强烈的反应。
人物周刊: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对比你写植物和动物都很美好,有柔软的地方在里面。
周晓枫:嗯,可能因为我跟动植物不熟;而我写人更愿意深挖,触及灵魂。动物身上有妙趣。我迷恋它们身上丰富而复杂的样貌与习性。植物知识,我更不了解,但我知道那里有秘密和奇迹。张爱玲写玉兰树,说从来没有见过得那么邋遢的花,这里有观察心态在里面。虽然似乎不美好,但这段是美的文字,美的类型不一定是和风煦日的,它可能是思考的、沉痛的、爆裂的、反思的、让我们沉默的。
“我们都携带着魔鬼和天使”
人物周刊:你文字中涉及到人的都挺黑暗。
周晓枫:啊,是吗?我骨子里还是很羞怯的,不是很会抒情。写人我会剥除得很狠,但是我依然觉得这里面有温情,有惋惜,甚至是自责。所有的灾难都有获益者,你要是个军火商的话,所有的战争对你来说就是发财,你要是个医药商的话,疾病来了你就发财,对有黑衣服和擅长写悼词的人,葬礼就发财。
《离歌》对我来说是个写作的转型题材,我因此获得掌声,可是对屠苏(文章主角)呢?他其实没有生死转折的机会。我是挖掘到人性自身的阴影,不觉得自己是那么暗黑。
人物周刊:你提到自己的过往,比如说幼儿园,比如老师,涉及到人的恶。
周晓枫:我是对人有惋惜。奥康纳的书多狠啊,她特别影响我。她说使我们能看见黑暗的只有光,你为什么能看见黑暗,是因为有更大的光照出那个黑的地方,这个光可能完全在作品之外,你会发现她东西写得磊落。你能看见阴影,是因为有光照着你;你会发现只有黑暗,其实不是,是作品之外有更大的光。
像《小荷》,我心里有特别大的痛惜,一个美而脆弱的姑娘,被一个微小的原因推下深渊,但又谈不上多大的恶。你是无能的,甚至都不太可以呐喊,忍耐和沉默中,心里会有疼痛。
作品里加诸的光芒,你到底是让它有了灵魂的飞升,还是写得轻飘了?你加上黑暗的力量,到底是让作品更有分量还是把它按到泥浆里?如果说我写得狠,我写什么都这样,我写自己看个牙也挺狠的。我的理念就是不管写什么,尽量靠近;不管这个东西是什么,要靠到一个自己几乎不能承受的时候,再忍忍,看自己能不能承受下去。我喜欢这样,尽管做不到,我倒是希望自己有这种勇气。
人物周刊:你对人的描写很容易让人觉得你认同“性本恶”。
周晓枫:不,我现在没想清楚。性本善和性本恶,我不太知道能不能分得那么开,我不太知道是否需要整体性地来看待。我们都携带着魔鬼与天使,而且不能剥离,那个天使模样的人同时可能就是魔鬼,那个看起来就是魔鬼的,可能有她天使的一面。我以前觉得要分离看待的,现在觉得它可能就是同一个东西,相生相克到你看不出善恶……不可轻易概括,不能忽略,不敢征服,这是个复杂的话题。
人物周刊:善恶可以教化吗?
周晓枫:可以激发,我在热天出汗,我在冷天颤抖,什么样的环境激发什么样的身体反应。这个跟善恶的教化环境是一样的。在一个鼓励善的环境,我们释放美好;当我们释放美好,回报的又是美好的话,我们就会慢慢发育善的部分。有时,恶就跟癌细胞侵蚀、扩散、转移一样,最后没办法防御和免疫。
人物周刊:当下的社会环境是激发恶还是善?
周晓枫:最美好的环境里也会有细菌,一个蛆也可以像幼嫩的婴儿,皮肤晶莹透亮。整体环境很重要,但是你的内心也很重要。我有时候很难做出什么整体判断。就像今天有人问我智能机器人写作,以我有限的视角,以我现在的理解,我真的不能判断未来那么辽阔的东西。
你要是把一只猴子关在一个房间里,百万年来,它每天胡乱敲击键盘,从几率上说,它总有一天能敲出个好短篇,何况人工智能?但文学是要出错的,文学就是从正确和规范中开始偏离,出现无法辩驳的错,它才有意思。人内心的对和错,都有意思;社会中的善和恶,都能进入文学。
“有体力的时候保持锋芒,没体力的时候利用慈祥”
人物周刊:你说你的作品关注人的困境,人的困境是指?
周晓枫:各方面。我一直是一个欢乐的悲观主义者,因为悲观,我格外珍惜过路的喜悦和欢乐。我在生活中没太多情绪的剧烈反应,既不手舞足蹈,也不垂头丧气。我骨子里,会有害羞和忧伤,这让我对明亮和温暖很敏感。人的困境种种,物质贫困是,精神贫困也是。
我始终认为,作家要像猎食者追逐猎物一样:猎物上树,你就跟着攀爬;猎物进入沼泽,你就不怕陷入泥泞;猎物逃到夜色里了,你就不要怕被黑暗吞没。困境就像深海,但深海里动物自己会发光。不要觉得我写困境就唉声叹气,苦大仇深,其实我特别在意压力之下绽放的那种光亮。
人物周刊:但你骨子里还是悲观的。
周晓枫:积极的悲观。我做事天生不是高歌猛进、锣鼓喧天,而是预想,这个事儿最坏的结果我能承受吗?为了弥补这个坏,我会做出一系列的心理预警和修补。其实还是一种很积极的筹备。这种悲观是自我保护,对悲观的弥补甚至显得我像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
人物周刊:你平时生活简单,童年经历和人生履历也没有那么跌宕,文字里却有很浓烈的情感,是由于自我情绪调节?
周晓枫:文字很美好,能反映我们的生活,还能创造一个我们其实并没有的生活。你所创造的世界,有一部分是为你所熟悉的;还有的时候,你创造的那个世界甚至是你自己此前完全陌生的。弥补心态也好,反差心态也好,我可能会这样,带来一种反差式的呈现。
人物周刊:这种反差是因为我们的想象而非真实?
周晓枫:有句诗的大意是,那些让我放弃梦想的人,就像让我用一条腿走路一样。真实和非真实看你怎么看。想起一件事,你会心跳加速,你会因羞愧而脸红,实际上就是你想象的事,却真实影响了你的身体。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想起来就恐惧紧张,同样影响身体,这就是说,一个抽象的事情能带来具体的影响,你能说它无形吗?它非常具体,非常真实。
人物周刊:这几年自己一直有进步吗?
周晓枫:这几年啊,我自己觉得有吧,虽然很微弱。
人物周刊:微弱是怎么感知到的?
周晓枫:当然不能变成一个新人,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我能看到自己题材和语言节奏的变化,像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一样,很微弱。但对个体来说,产生小数点后面微弱的变化,其实都是很艰难的。
人物周刊:看到周围的变化推及自身的变化,会一直往未来想甚至想到死亡吗?你似乎特别关注死亡这个话题,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
周晓枫:谁都没死过,没什么经验,所以多描写,增加对死亡的理解。死亡很重要,是生命的重要内容。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人生的绝对威胁,也可以当作一个鞭策的倒计时——在倒计时的尾音里,你也可以入睡,也可以做更多的事儿。
生命肯定是会磨损。比如身体的磨损,让人疼痛,一早上起来觉得浑身疼,像用过大刑。实际上,疾病和疼痛变成了对死亡的减震,这时所有痛苦都变成通往死亡的减震方式,很多痛苦的病人,走入最后的归宿,反倒是种温暖的解脱。
人物周刊:你现在怎么看待死亡?
周晓枫:死亡就是谁都没有经验,但谁都终身被它威胁。
人物周刊:是一种威胁吗?
周晓枫:不知道,也有人说体会过濒死是种美妙的体验。就像有人会潜水,有人怕水,潜水能看到的斑斓世界,后者无从知道。死亡也是。但亡灵不过来给咱通气儿,通气儿的时候咱也害怕,不想听人家说什么。我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保持充分的好奇,但很少做出绝对的判断。
人物周刊:你会向往自己老年之后的状态吗?
周晓枫:不知道,没什么想象。希望自己……首先我没觉得自己老,虽然年近半百,但我自己没这意识,尤其在心理上,我没觉得跟自己的20岁、30岁有什么本质区别。
我还经常开玩笑呢,我老了想要让扭秧歌的老头为了我决斗。你有体力的时候你可以保持你的锋芒,没体力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你的慈祥。老年的状态什么样,不知道,我希望自己到时不倚老卖老。我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不自我宣判老了。
我希望自己老了,只是增加经验上的积累,而不减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好奇和尊重……人生有时候就像被放了高利贷,你想得到一些沧桑的经历,付出的代价也会很高。我希望我老了的时候,跟现在一样,根本想不起来老了是什么样。
中国人物类媒体的领导者
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人物读本
记录我们的命运 ·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
本刊记者 张明萌 实习记者 梁婷 发自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