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四川提督 100年前的今天 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

2018-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上海市中心的香山路上,在茂密的法国梧桐掩映下,矗立着一幢典雅.朴素而庄重的欧洲乡村式小洋楼,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上海的寓所.她历经百年风雨,不仅见证了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奋斗的艰苦岁月,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风云际会.今天至9月26日,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百年纪念展在香山路7号的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宋庆四川提督 100年前的今天 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图说:上午市民参观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百年纪念展.张龙摄点燃暗夜火炬之路据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在上海市中心的香山路上,在茂密的法国梧桐掩映下,矗立着一幢典雅、朴素而庄重的欧洲乡村式小洋楼,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上海的寓所。她历经百年风雨,不仅见证了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奋斗的艰苦岁月,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风云际会。今天至9月26日,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百年纪念展在香山路7号的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

宋庆四川提督 100年前的今天 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

图说:上午市民参观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百年纪念展。张龙摄

点燃暗夜火炬之路

据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研究室主任李丽介绍,1918年6月28日《时事新报》报道,“1918年6月26日,下午二时半,孙中山乘近江丸抵沪……乘汽车迳赴马斯安路廿九号之寓宅”,此处马斯安路即马斯南路,又因其寓所位于马斯南路与莫利爱路相交处,故该报道之寓宅应指莫利爱路29号寓所,也就是现在的香山路7号。

宋庆四川提督 100年前的今天 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寓所……

香山路,东西走向,东到复兴公园,西至瑞金二路,只有328米,原名“莫利爱路”。上海近代历史上的各种建筑类型,大都能在香山路上找到完整的样板。同样,每一栋建筑的背后,都藏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化。

据李丽介绍,在香山路7号,孙中山第一次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向警予、林伯渠等都曾来这里拜访孙中山,毛泽东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任职期间,还到孙中山寓所参与组织纪念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三周年庆祝集会,并留下了合影。据英国档案显示,一大代表李汉俊是这里的“常客”,孙中山先生是他“最重要的朋友”。

1920年11月,共产国际使者维经斯基,经陈独秀介绍来此拜访孙中山。此次会面使孙中山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会面后不久,孙中山即前往广州再次组建军政府。

此后,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与在京的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越飞开始了书信往来,加深互相了解。1923年1月,孙中山在莫利爱路寓所3次同越飞会面,商谈中国革命问题,并1月26日在上海联名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加快了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步伐。

酝酿国共合作之地

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一块鱼骨化石,是人称“红色牧师”的董健吾1936年第二次赴陕西时所得,并赠送给宋庆龄的。1936年1月,宋庆龄在这里约见了董健吾,派他赴陕西革命根据地向中共中央传递国民党愿意与中共谈判、重建国共合作关系的信息。

1936年10月上旬,潘汉年作为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从陕北到达上海,宋庆龄在这里会见了潘汉年,潘转交了中央拟定的《关于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及毛泽东写给宋庆龄的亲笔信,信中希望宋庆龄利用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展开具体活动。

1937年7月下旬,宋庆龄在这里与周恩来、博古、林伯渠见面,宋庆龄听取了周恩来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在看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后,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宣言的主张。

感化国际友人之所

宋庆龄居住在莫利爱路寓所时期,常常在寓所接待来访的国际友人,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在宋庆龄的影响下,不少人走上了为中国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道路。

寓所常客史沫特莱后来成为宋庆龄的得力助手,为宋庆龄处理、起草了大量英文信件和文件。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在宋庆龄的影响下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扩大红军的影响做了大量工作。

美国记者斯诺和他的第一个妻子海伦也多次造访莫利爱路寓所。1936年,在宋庆龄的联络安排下,斯诺进入陕北采访,是当时在红色区域采访的首个西方新闻记者,他后来写出著名的《西行漫记》,使世人第一次真实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业绩和抗日主张。

1936年6月,宋庆龄与友人美国医生马海德在莫利爱路寓所会面。经宋庆龄安排,马海德顺利进入陕北考察。马海德到达陕北后,留在边区,参加了中国革命。

专家点评>>

历史文化地标

莫利爱路孙中山故居是上海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宋庆龄曾将其比作“重要的里程碑”,不仅是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共同居住最长的寓所,更重要的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事件:

孙中山在此著书立说,完成了诸多重要著作,同时也在此广泛接触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越飞等人、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各方人士,完成了他晚年重要思想的变化,从改组国民党,到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开创了中国国民革命新局面等等。

徐建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