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不值得 看了《如懿传》的大结局 终于体会了人间不值得

2018-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前天一时脑热充了腾讯会员(会员能多看8集),这不提前看了<如懿传>的大结局.然后现在的感受可以用三个词形容:苍忙.苍凉.宿命.苍茫如<红楼梦>.苍凉如张爱玲,宿命如<天龙八部>.想必如懿在回顾自己一生也觉得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感叹人间不值得.人间值不值得 看了<如懿传>的大结局 终于体会了人间不值得相比让人看了很爽的<延禧攻略>,<如懿传>看起来实在压抑,压抑到你会时不时想要跳集和弃剧(87集确实长到也耗尽耐心),会为女主如懿的憋屈而怒

前天一时脑热充了腾讯会员(会员能多看8集),这不提前看了《如懿传》的大结局。然后现在的感受可以用三个词形容:苍忙、苍凉、宿命。苍茫如《红楼梦》。苍凉如张爱玲,宿命如《天龙八部》。想必如懿在回顾自己一生也觉得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感叹人间不值得。

人间值不值得 看了《如懿传》的大结局 终于体会了人间不值得

相比让人看了很爽的《延禧攻略》,《如懿传》看起来实在压抑,压抑到你会时不时想要跳集和弃剧(87集确实长到也耗尽耐心),会为女主如懿的憋屈而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我都怀疑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看这部剧。

人间值不值得 看了《如懿传》的大结局 终于体会了人间不值得

《如懿传》是一部宫斗剧,但又不同以往的宫斗剧。在以往的宫斗剧里,女主纵然出身卑微但都自带光环,打怪升级,让人看了暗自称快,结局也都皆大欢喜。然而《如懿传》里的女主如懿起点高且多方助力加持却难逃悲情收场的命运,如懿的人生并不如意,没有爽点,只有沉思。

人间值不值得 看了《如懿传》的大结局 终于体会了人间不值得

那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看了很多评论,说是渣渣龙乾隆,他日渐的自私自利,薄情寡义,刚愎自用,多疑猜忌一点点遗失了曾经年少的美好感情,使得全心全意深爱她的如懿失落失望,直至绝望。不少追剧的小伙伴看到如懿断发修夫的场面应该如我一样很是痛快。

个人看来,其实更多是身不由己和如懿自己。身不由己是悲剧的外因,而如懿自己是悲剧的内因。

她出生在男权统治的封建社会,讲求夫为妻纲,女人只能攀附男人而活,更生活在比什么都强调权力、等级、秩序、纲常和伦理的宫廷,她只能时时忍气吞声,处处委曲求全。

她成长于家道中落的名门望族,家道中落让她看透权势和争斗,为的只是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的心上人,而出身在名门望族的她需要背负着家族的重托前行。

然而如懿又是一位有着现代主义思想和对爱情有着理想主义且性格刚强的女子。她向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过于重情,把夫君的爱看的比什么都重,太过在意,以致在看透兰因絮果的真相,明白花开花落自有时,男女姻缘,初时美好,最终离散,刚强的她选择决然放手,保留本心,解脱救赎。

她付错了人,她向往寻求普普通通的爱情和婚姻,可她爱上和嫁给了帝王,注定过不了寻常的日子。万人之上的帝王因为前朝后宫的复杂而感到不安无奈和孤独虚无,所作所为都带着极强的政治性。她越来越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曾经爱她的少年郎变得世故多疑,刻薄寡恩,残忍阴狠,狠辣刻毒,她不相信这人就是她曾经最爱的人。她真爱至上,爱时全心全意,不爱时果敢决绝。想必不少追剧的小伙伴看到如懿断发修夫的场面很是痛快。

为了守护这份感情,如懿努力付出,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如懿偏爱乾隆,所以善解人意的她选择隐忍退让,靠着少时情分的慰藉,理解他身为帝王的无奈和孤独,站在乾隆身边,全力支持、委曲求全。而乾隆仗着如懿的偏爱有恃无恐一再伤害如懿,不仅言语凌辱,更大打出手,因为他自以为是天子,如懿至始至终只能是他的皇后,不会离开他。

如果如懿如后宫其它女人一般,为了自己、子女、家族,确实不会离开。以致看到她断发离开,乾隆错愕不已。

归根结底,如懿跟乾隆不是一路人,就像甄嬛所言,一开始就看出如懿跟皇帝性子不合,两人结合徒增苦恼。

也许有人会说,如此悲观,看了也是徒增苦恼。其实细看会发现《如懿传》并不是要宣扬什么悲观论调,而是看的人在体悟现实和人的复杂更能理解现实和做人的难,对现实和人性保持更客观的认知,然后看清生活的真相活得通透。

比如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对于爱情,可以向往。因为爱是一种需要,一种缺乏,不要把相不相信爱情挂在嘴边。爱情如同鲜花,花开花谢自有时。不管爱在进行中,还是仍在萌芽,不管你爱他比较多,还是他爱你比较多,其实爱或被爱都是一种喜悦,所以要拿得起放得下,当爱变成往事,那就转身离开。

对于婚姻,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人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看到这些说法,似乎婚姻比爱情更让人悲观绝望。不过看看现实会发现,很多女性结婚生娃以后挂在嘴边的基本都是孩子,朋友圈晒的最多的也是孩子,丈夫似乎成了隐形人。许多丈夫也自暴自弃,感慨婚姻生活的无趣,想要逃避寻求刺激。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结婚率已经连续4年下降,而离婚率连续15年上涨。这一现象让我这样的大龄适婚女青年不得不思考,结婚的意义是什么?如何选择结婚对象呢?我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是李笑来在他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里分享的。

他认为大多数人最终都会结婚(这点我认同),结婚的本质是选择人生合伙人。可因为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基本都是听天由命撞大运,所以幸福的婚姻都是小概率事件。当然他还提到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奉行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我看了,说实话可操作性不强。

我更认同李诞在《奇葩说》里分享的对婚姻的理解,我认为很能代表我这样的佛系90后。

他说婚姻是一个壳,不是我们去保护婚姻,而是婚姻要来保护我们。两个成年人,要把所有最坏的事情都说好,将婚姻这个壳做得足够坚固。坚固到什么程度?要坚固到即使婚姻不在了,它还能保护我们。

李诞所说的“保护壳”婚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婚姻是两个有赚钱能力和幸福能力的人强强联手,而不是单方面的求保护、求温暖;第二、结婚,不仅需要感情基础,更需要三观基础。三观基础最重要的是经济观。能好好谈钱、一起赚钱的人适合结婚;如果一谈钱就崩,你们该睡的睡,该爱的爱,但千万别结婚;第三、两个成熟个体的真爱,是可以在婚前,认真讨论一下“如果结婚,你能带给我什么好处”这个问题;第四、婚后家庭分工,完全建立在利益最大化基础上,而不是性别差异和传统观念基础上;第五、跟支持你梦想,帮助你成长的人结婚。

类似这样的观点我很早之前在一篇同行的微信推文中也看到过,提到爱情或婚姻中的两人要学会共同成长,就算以后感情不再,分手各自也能活出精彩。

或许正如有些评论所说,现在人的爱情婚姻观跟传统不一样。

真爱不是共苦取暖,而是同甘发光。结婚不是为了生子,然后养娃防老。结婚是一起成长、一起致富。与找个人彼此温暖,共度余生相比,我们更愿意以经营公司的心态去寻找人生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