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刘渊 【教师专访】刘渊老师:责任推动我不断前行

2018-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刘渊,我校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副教授,1996年从华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20年.上课时的他自信从容,用幽默智慧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外国文学史;课堂之外的他随性洒脱,家庭是他生活的重心.作为老师的责任,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些责任推动着他不断前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华中师范大学刘渊 [教师专访]刘渊老师:责任推动我不断前行良师慈父,不同角色切换自如      众所周知,刘渊老师是一个"网虫".课间看见的他都是手机不离手,说笑时网络热词也会随口蹦出好几个.他开玩笑

    刘渊,我校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副教授,1996年从华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20年。上课时的他自信从容,用幽默智慧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外国文学史;课堂之外的他随性洒脱,家庭是他生活的重心。作为老师的责任,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些责任推动着他不断前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华中师范大学刘渊 【教师专访】刘渊老师:责任推动我不断前行

良师慈父,不同角色切换自如  

    众所周知,刘渊老师是一个“网虫”。课间看见的他都是手机不离手,说笑时网络热词也会随口蹦出好几个。他开玩笑说:“同学们说我是网虫,难道是因为即使是在深夜也能在QQ上找到我吗?”但是此“网虫”是要“把网络当做工具,而不是被网络主宰”。

华中师范大学刘渊 【教师专访】刘渊老师:责任推动我不断前行

他建议同学们不要仅仅把网络当成娱乐平台,娱乐只是网络所起到作用的一小部分,而应该正确地使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提高自己。刘渊介绍说,国际最具权威性的大英百科全书已于2012年宣布不再出版纸质版,全部实现资源网络化。

华中师范大学刘渊 【教师专访】刘渊老师:责任推动我不断前行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去查找资源,让网络为学习服务。”在被问到如何解决很多同学由于热衷上网导致做事拖延的问题时,他思索了一会,说:“我觉得关键是要有责任感,责任感会推动着你去认真做事。

如果我不是一个老师,不是一个父亲,不是一个儿子,我也更愿意选择轻松娱乐而不是去工作。但是既然有了特定的身份,就应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努力做到最好。”

    在生活中,刘渊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陪伴自己的女儿象象。提到女儿,他的脸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笑容,眼神里流露出对女儿的爱。“象”这个名字有很多丰富的寓意,他解释说:“古代汉语中“象”通吉祥的“祥”;在东方文化中,象又是一种有福气与灵性的动物,我们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女儿带来健康幸福等所有美好的东西。

”刘渊会花很多时间陪女儿聊天,逗她开心,在生活细节上关心她,“我真的很在乎她,她的一点小事我都会放在心上。

简直是不厌其烦”。他自嘲道。现在有很多父母主张减轻子女学业压力,不上培优辅导班,不做课外辅导作业等,让孩子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令人意外的是刘渊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我明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快乐也越来越少,我们作为父母也很无奈。

每天一大早我开车送她上学,她都会在车上睡着,我看了真的非常心疼。”但是,他认为在现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社会,孩子应该从小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由父母替孩子承担所有压力,让孩子去逃避自己的责任,看似疼爱子女的背后却并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我们会帮她,但也会让她自己承受应该承受的压力,让她自己去学会面对。”对刘渊而言,作为父亲的责任是疼爱而不是溺爱女儿,他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都给她,但是他也希望女儿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可以经受风雨的大树,父母会陪她一起经受风雨,而不是替她遮风挡雨。

教学之道,反思探索永不止息

    二十年的教书生涯见证了刘渊是如何履行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他喜欢自由随性的穿着,不上课的时候穿着T恤、短裤便可以出门,但是他却很注意在课堂上的穿着,即使夏天很热的天气他依然穿着衬衫、长裤,坚持从这种细节上体现出老师在课堂的主导性与师者的尊严。虽然平时上课他喜欢开玩笑,但是他却切切实实地从小处体现出对教师这份职业以及对学生的尊重。

    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但正是他多年来不断的思考与改进,以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教训使他如今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刚开始教书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片面追求的是如何让学生对我的课感兴趣。

”刘渊回忆说 ,他反思当时的自己其实是有些刻意地讨好学生,但是这样往往会使老师丧失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如果老师为了讨好学生,特意为了营造氛围而去回避矛盾,这便违背了教育的出发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是应该教导学生,而不是放任他们。”刘渊表示,课堂需要营造放松的氛围,但是同样需要明确的是在课堂上老师是引领者,而同学们是学习者。“总的来说,课堂氛围要轻松,但要注意度的把握,适当的压力是必须的。”

    刘渊每次上完课都会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很注重学生们的课堂反映,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随着时代发展有新的进步。他说,“同学们也希望看到有活力的老师,而不是几十年如一日教着同样内容的枯燥乏味的老师。

”谈到如何保持上课的激情,拥有二十年教书经验的刘渊也分享了自己的秘诀。“我一直强调备课的‘备’字是准备的‘备’,而不是背书的‘背’。”比如说这节课要谈到某个问题,他会尝试换一种与过去授课时采用的不同的方式,从新的角度去切入这个问题,使自己能不断保持着对教学内容的一种新鲜感。

潜移默化,改变切勿操之过急  

    尽管老师都鼓励学生上课积极思考,但是不少学生一直很被动地学习。刘渊希望学生上课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独立思考。他提到教书过程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学生:“有一次在谈到《红与黑》的时候,有一个男生的看法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一般认为红与黑是两种对立的象征意义,但是他却认为红与黑其实可以相互转换的,不应该对立起来,他用电脑里的调色板举例说明了红与黑的绝对界限是很模糊的。这位男生能提出这样的见解一定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并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刘渊希望可以将文学史的教学从偏重事实转移到偏重问题上来。同学们应该在课前自己学习相关基础知识,而老师则应该更多地讲解关于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目前所取得的成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给同学们留出未来的探索空间。

他坦言,使教学方式多元化是一个长期需要努力的改进过程,“做老师就是要潜移默化地改变别人,没有任何一种灵丹妙药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别人十几年养成的学习习惯”。

    他是学生眼中幽默风趣的充满智慧的老师,也是极其疼爱女儿的好父亲。刘渊在不同的身份中转换自如,用最真诚的心,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相信”,这是刘渊最想告诉同学们的一个词。“我希望你们去更多地相信,相信未来,相信努力就可以成功,相信幸福,相信爱情,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世界很多美好的事情。

”在教书的20年间,他从当初那个课堂上不知所措的青年逐渐成长为如今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深受学生喜爱的魅力老师。时间在流逝,但他对教学和生活的那份赤忱之心却依然有增无减,“责任”这两个字一直烙印在他的生命里,推动着他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