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回娘家朱明瑛于魁智 朱明瑛:回娘家的感觉真好

2018-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回娘家>.<大海啊,故乡>等歌曲唱红全国的著名歌唱家.舞蹈家朱明瑛,4月28日回到老家临邑,参加了第四届槐花节的开幕式演出.在演出前,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说起继父,一脸幸福提起朱明瑛,大家马上就想起<回娘家>这首歌. "本来我不想唱这首歌了,觉得它太老了,可回了娘家,大家都希望听这首歌,也有特别的纪念意义,那我就好好唱吧."这是朱明瑛的开场白. "我出生在沈阳,很小的时候,我母亲就嫁给了我继父,他是山东临邑德平镇朱亭子村人,后来

以《回娘家》、《大海啊,故乡》等歌曲唱红全国的著名歌唱家、舞蹈家朱明瑛,4月28日回到老家临邑,参加了第四届槐花节的开幕式演出。在演出前,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说起继父,一脸幸福

提起朱明瑛,大家马上就想起《回娘家》这首歌。 “本来我不想唱这首歌了,觉得它太老了,可回了娘家,大家都希望听这首歌,也有特别的纪念意义,那我就好好唱吧。”这是朱明瑛的开场白。 “我出生在沈阳,很小的时候,我母亲就嫁给了我继父,他是山东临邑德平镇朱亭子村人,后来在北京工作。

新回娘家朱明瑛于魁智 朱明瑛:回娘家的感觉真好

继父非常勤劳,性格开朗豁达,继父待我特别好,在生活困难的那些日子里,自己吃不饱,也要把饭留给我们,对我们从没碰过一指头。让我记忆特别深的,是妈不幸得了癌症后,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满北京跑药店去配药。

新回娘家朱明瑛于魁智 朱明瑛:回娘家的感觉真好

”朱明瑛说起继父,一脸幸福。 虽然很早就离开了老家,但很多事情朱明瑛记忆深刻。“我五岁时就在家乡临邑大集的土台上唱过戏。我的一位五爷爷,很早也搬到北京了,他家就住在北京平剧院的大众剧场边上,我去那儿时,看了新凤霞演的《刘巧儿》,喜欢上了,就学了几句。

新回娘家朱明瑛于魁智 朱明瑛:回娘家的感觉真好

有一次正巧逢集,我就大着胆子站到一个土台子上唱,引来不少人看。”正是凭借着天赋,再加上刻苦努力,朱明瑛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成功。

听说女儿要回老家演出,朱明瑛的继父特意从北京打来电话,把朱明瑛要到临邑演出的消息告诉了老家的亲戚。朱明瑛的一位叔叔和弟弟特意赶了过来看望她,给她带了2000年她回老家时拍的合影照片,还特意带了两本《临邑县志》。

“我和儿子是校友”

朱明瑛到了美国,读的是伯克利音乐学院。后来,儿子王珏也到了这所学院就读。所以母子戏称是“校友”。这对“校友”读书的时候都挺出色,母亲连获八个学期的全额奖学金,而儿子也是为数不多的获得七个全额奖学金的毕业生之一。

王珏2002年推出一张同名个人专辑《王珏》,捧走了当年多个音乐排行榜的最佳新人奖。 “他现在还算是一个出道不久的年轻人,在美国受过很正规的音乐教育,自己也很努力。他比我的事业心还强,现在正全力打造中国唱片业的一个品牌。

中国的唱片业目前很让人担忧,因为盗版等因素的存在,很少有人敢在这个领域投资。他钻进去了,在第一线去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唱片市场。在美国,他也学过这些内容,称得上是学以致用吧。

” 朱明瑛透露:“当初并没想让他学音乐。我带他去美国,住在哈佛大学附近,本来是想让他学一些像经济、科技、管理等适合男孩子干的专业。不料,他特别喜欢音乐。那时候一段时间看他瘦得不得了,问了才知道,他把零花钱除了买几箱方便面吃,剩下的全都买了音乐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这样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兴趣在哪里了。” 虽然同在音乐圈,母子交流得并不多。“他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人,不太容易被别人所左右。在他面前,充其量我只是表达一下我的意见和看法。有时候,我们会交流得很顺畅,特别一致、默契;有时候,对他的一些想法不理解,我也同样支持,我想年轻人需要信任的长辈给他力量。”

“成方圆建议我换个活法”

从贫寒的家庭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再到东方歌舞团,在“红得发紫”的时候远走美国,后来回国后做过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现在又开始办艺术培训学校,朱明瑛的生活一直在紧张的快节奏中度过。她说:“成方圆看我太忙太累,建议我换个活法”。

朱明瑛说:“现在说起来有些好笑,去美国时,在飞机上我想,去了另一个世界,决不能让自己在资本主义的环境中堕落,一定要学回知识。一直到1995年,我整整在那里奋斗了10年。当从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时,作为第一个中国人带着学士帽站在台上,我情不自禁地哭了。

” 回忆起那段生活,各种复杂的心情也会一起涌现出来。“现在说来很轻松,但那时确实非常艰苦,语言不通,为了挣够学费,我自己打工,有时一天要打四份工,一直工作到夜里12点多,然后回到宿舍做功课。

第二天一早还要起来,跑步去赶着上课。每天还得查大量的资料,真是有无数困难。还有,心理反差也挺大,有时很有失落感,你看,在国内都是名人了,到了美国,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知道,心里很苦。

那时接到一些国内的电话,还有一些歌迷的信,打捆给我寄过来,看了每一封信,每一份报纸,我都很受鼓励,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吧,我调整适应过来了。” 回国后,朱明瑛做过公司管理人员,后来她又创办了西慕艺术交流中心。

她说:“通过办这个艺术交流中心,我想了解市场,看艺术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科。做成功并不容易,这份工作我不做,也会是别的人做。在这里就应敢于做出牺牲。我是一个不喜欢犯错的人,也是一个不喜欢叫苦的人,但这的确很辛苦,失眠、熬夜、无助,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不过,喜欢工作的朱明瑛看得很淡然,她指着自己说:“十几年前的衣服我现在还照样穿,几十年来没逛过金店、珠宝店,我对工作很感兴趣,干得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请她对家乡的读者说几句话,她提笔写到:“家乡的父老乡亲给我真诚的接待,让我有了回娘家的感觉,希望能为老家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