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八奇指的是 水镜八奇之二

2018-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三国时期,人才众多.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均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魏蜀吴三国的谋士武将,可以说数不胜数,各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历史的星空中留下了赫赫的业绩.笔者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众多的谋士中,荀彧乃三国第一谋士,其至忠至诚.远见卓识.才华谋断.功勋业绩.举荐人才,在魏蜀吴三国的所有谋士之中,均无人能与之匹敌.水镜八奇指的是 水镜八奇之二一.识争战之地,弃颖川荀彧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立,莫有随者,彧独

三国时期,人才众多。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均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魏蜀吴三国的谋士武将,可以说数不胜数,各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历史的星空中留下了赫赫的业绩。

笔者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众多的谋士中,荀彧乃三国第一谋士,其至忠至诚、远见卓识、才华谋断、功勋业绩、举荐人才,在魏蜀吴三国的所有谋士之中,均无人能与之匹敌。

水镜八奇指的是 水镜八奇之二

一、识争战之地,弃颖川

荀彧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水镜八奇指的是 水镜八奇之二

董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习惯或心结,能够识得天下的形势与未来争战之地,荀彧是智者!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荀彧的远见!

水镜八奇指的是 水镜八奇之二

二、慧眼识英雄

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在当时,袁绍的名望与实力是远远超过曹操的。能够识得袁绍不如曹操,荀彧的眼光是颇有识人之远见的。识曹操,弃袁绍。荀彧的远见,不仅远远胜过自己的弟弟荀谌,也远远胜过辛评、郭图、田丰、沮授、审配等知名谋士。

是时,董卓威陵天下,太祖以问彧,彧曰:“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董卓威陵天下,有多少人趋之若鹜,或谋求荣华富贵,或全身安族。董卓气焰熏天,天下之士,有几人识得董卓不过是冰山而已呢?纵然是冰山,不是依然有许多投机者依附不已吗?荀彧识得董卓“无能为也”,颇有远见。

三、定计全三城

郭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又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鄄城、范、东阿三城,是曹操的基础。荀彧以计策全三城,并亲蹈危险之地,其勇气、智谋、决断,让人钦佩!

四、定兖州,固根本

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汉高祖因关中而一统天下,萧何功勋第一。汉光武因河内而芟荑群雄,邓禹、寇恂功勋至伟。曹操因兖州而三分天下,荀彧功绩至高。倘无汉中,就可能无西汉王朝;倘无河内,就可能无东汉王朝;倘无兖州,就可能无天下三分之魏国。荀彧之远见,曹操手下之谋士,均难以企及。

五、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太祖击破黄巾。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彧劝太祖曰:“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

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获得的不仅仅是政治优势,还有军事、经济、人才的优势。荀彧的“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一句,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无比正确的。

曹操倘无“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天下的绝不可能是曹操。许多归附曹操的军阀,就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战胜的许多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就曹操与袁绍的争战而言,曹操倘无“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能难以战胜袁绍的。荀彧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建议,使曹操的获益实在是难以计算的。

六、安定西方

太祖曰:“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彧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钟繇可属以西事。则公无忧矣。”(《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安定西方的军阀韩遂、马超,使曹操专心对付其他军阀,避免多处作战,避免腹背受敌,荀彧功勋最大。

七、预见战胜袁绍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太祖乃住。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淳于琼等,绍退走。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皆如彧所策。(《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曹操与袁绍之战,许多人认为:胜利的是袁绍,包括曹操手下的许多谋士武将。认为曹操能够取胜,并一直鼓励支持曹操的,荀彧是最主要的人物之一。曹操战胜袁绍,可以说,首功应该是荀彧!

八、平定冀州

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彧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馀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太祖复次于河上。绍病死。太祖渡河,击绍子谭、尚,而高干、郭援侵略河东,关右震动,钟繇帅马腾等击破之。九年,太祖拔邺,领冀州牧。(《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平定了冀州并以冀州为主而奠定了三分天下的魏国基业。倘无冀州,就不可能有魏国的。平定冀州,荀彧之功是最大的。

九、平定荆州

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会表病死,太祖直趋宛、叶如彧计,表子琮以州逆降。(《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曹操依据荀彧计策,平定荆州。可见,荀彧的远见卓识。

十、举荐贤才

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裴松之注)

以上的人才,均是荀彧举荐,而且均成为魏国的名臣并有巨大的功勋。可见,荀彧对曹操及其魏国的贡献是何等地巨大!仅举荐人才一项,可能三国时期的任何一位谋士也难以与之相比的,更不用说荀彧还有其他方面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