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风景画 红树 绿柳 乌渔舟——林风眠风景画的用色之道绿柳

2018-09-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英国著名艺术史家.牛津大学教授苏立文推许林风眠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者".确乎如此,当中国现代美术处于转型及奠基之时,林风眠不仅在美术教育领域做出筚路蓝缕的开创性工作,更在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中,对一系列元问题做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其中变革水墨传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林风眠风景画 红树 绿柳 乌渔舟--林风眠风景画的用色之道绿柳早在1929年,林风眠就写下了<中国绘画新论>一文,谈到水墨在山水画中的优势与局限.他认为水墨依靠浓淡干湿的变化可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但对于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牛津大学教授苏立文推许林风眠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者”。确乎如此,当中国现代美术处于转型及奠基之时,林风眠不仅在美术教育领域做出筚路蓝缕的开创性工作,更在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中,对一系列元问题做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其中变革水墨传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林风眠风景画 红树 绿柳 乌渔舟——林风眠风景画的用色之道绿柳

早在1929年,林风眠就写下了《中国绘画新论》一文,谈到水墨在山水画中的优势与局限。他认为水墨依靠浓淡干湿的变化可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但对于光影的传达却比较苍白,如果能引入丰富的色彩,将会为画面带来更大的可塑性和更多的可能性。

林风眠风景画 红树 绿柳 乌渔舟——林风眠风景画的用色之道绿柳

林风眠的绘画实践,正是在这样的理论下展开的。而最能代表他调和中西、翻出新境成就的则是风景题材的创作。通过作品可以看到,林风眠吸收了西方的观察方式与透视表现,描绘经过提炼的实景,着意刻画自然光影的细腻变化,使用丰富鲜明的色彩,在布局上采用一种特别的正方纸型,不忌满密和装饰感,在笔法上学习民间工匠的露锋行笔和大片平涂渲染,既混合了西方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的因子,又不失民间艺术的生趣,而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水墨的含蓄与韵味依然被保留下来。

林风眠风景画 红树 绿柳 乌渔舟——林风眠风景画的用色之道绿柳

它们水乳交融地汇聚成林风眠个人独有的风貌,表达着画家自身的情绪与感动。

1950年代,为顺应时代的要求,艺术家之间开始流行深入生活、下乡写生,林风眠也在这一阶段将目光从戏剧人物转向更广阔的大自然。安徽黄山、苏州东山、浙江舟山、新安江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同一时期,他的私人生活也遭逢变故。

1951年他离开苦心经营多年的杭州艺专,回到上海,几年之后,妻女远赴巴西,令他的心境发生很大变化。他在创作中对西方绘画形式元素的利用愈发大胆,用色更加浓艳,刻意追求光的表现,1960年代的秋日风景系列,可以说是他个人风格的成熟展现。

《秋景》与他的名作《秋艳》在构图、设色上如出一辙,可惜他作画不署年代,难以确定二者孰先孰后,但可以确认的是,它们均是秋日风景系列中的精品。画面采用他这一阶段作品中常用的构图,中景为八棵参天巨树,错落掩映,形态相近又有所变化。

树叶浓烈的色彩斑斓无比,深红、翠绿、金黄、中黄、明黄,像火焰一样跳动,形成明快的节奏。黝黑的树干蜿蜒直上,与远处青黑色层叠的远山相呼应,让画面整体色彩又沉静了下来。而近景明澈优美的倒影,在树荫下呈现出有一定明度灰调子的民居白墙,烟岚浮动的远山,都为画面增添了耐人寻味的细节,也显示出画家表现光影的卓越技巧。远景阴翳的天光同样控制得极为微妙,那是否画家心绪的某种写照呢?

《绿柳》创作时间比《秋景》要稍早一些。二者立意差距不大,这也反映了林风眠的创作习惯,他往往对某一母题、某一构图进行反复开掘,穷尽其可能性。《绿柳》的重心同样放在中景的几株柳树上,新绿的色调令人心怡。画家用了近似水彩的表现手法,将随风轻轻摆动的柳条当做一个整体来描绘,形成了如轻纱、薄雾、蝉翼般的效果,树的枝干若隐若现,极富诗意。

柳叶与树干、清淡的远天白云与近景斑驳的倒影、堤岸等,构成虚与实、轻与重的视觉对比,使画面颇耐咀嚼。相对《秋景》而言,此画的色彩运用更为谨慎,所表达的情绪似乎也更明快与单纯一些。

尽管《绿柳》中并没有明确的地理特征,但从1960年代初的作品序列判断,《绿柳》描绘的应是林风眠记忆里的西湖风光。1963年,他曾对傅雷说:“我在杭州西湖边生活了10年,然而在那些年里,竟一次也没有画过西湖,但在离开西湖之后,西湖的各种面貌却自然而然地突然出现在我的笔下。”垂柳正是这时期西湖作品的主角。在宁静的画面中,阒无人影,柳条依依,似牵绊着画家的心绪,透露出淡淡的留恋与感伤。

秋鹜与渔船是林风眠在1950年代就开始反复表现的主题,一样也来自于对杭州的回忆。1962年,他于《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谈到在杭州时看见山鸟低低飞过芦苇,从此深印脑海,回到上海后,一句杜甫的诗“渚清沙白鸟飞回”便把这番景象召唤了出来。

《泊》《秋鹜》《独立》都是五六十年代这一题材中的代表作品。在林风眠看来,飞鸟、沙洲、渔船等也是传统水墨的重要意象,因此在创作中的交集会更多,展开对话的可能也更大。《河畔》正可看做一个鲜明的例证。

林风眠借鉴了典型的平远构图,近处水面上芦苇丛生,逸笔草草;中景渔船的两根桅杆打破了沙洲、远山的横向扩张趋势,平衡了画面,率意的线条增添了变化;10只鸬鹚分列沙洲、渔船两侧,形态概略,如音符般排列,但却姿态各异,生动传神。

值得注意的是,林风眠虽然运用笔墨,却刻意回避传统书法式的线条表现,不忌讳重复,而追求一种节奏感和装饰感。在他的作品中,墨也是色彩中的重要元素,与蓝、褐等色共同传达傍晚天光渐暗时的萧索清冷。

这件作品曾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陈文华的藏品,刊登于1977年第6期的《艺术家》杂志。画中上款“佳景先生”指的是陈佳景,他与陈文华在20世纪中后期并称新加坡收藏界的“二陈”,声誉卓著。

总体而言,林风眠的风景创作不是来自对景写生,这一点从秋景系列、西湖系列、鹜鸟渔船系列已可看出,他比较重视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中西,开创个人的图示,并表达当时的心境。在1950年代离开杭州之后,林风眠画中的用色方式日趋完善,他独到的彩墨画风格也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