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王凤霞个人资料 告别王凤霞(总第五十五篇)
7月27日上午,阴雨绵绵,哀乐低徊,笔者同一群战友一道,在八宝山兰厅向静卧在花丛中的女军人王凤霞遗体三鞠躬,算是告别了。
王凤霞何许人也?是好学友、好战友、好朋友易建政教授的妻子。
易建政与王凤霞两人恋爱、结婚、生孩子,晋级、升职、退休,包括孩子结婚,我一直都是见证人、道贺人。最后一次见王凤霞是在2008年仲夏。我们一家人坐城际快车去天津,在北京南站等车时正巧碰到易建政夫妇也在等车,因为时间短暂,相互慰问祝福一下就匆匆道别。
那时的王凤霞还没退休,仍然工作在主管药师的岗位,忙碌而快乐健康而幸福着,没想到再次见到王凤霞就是在八宝山了。易建政解释说,为着不打扰病人休息和减轻病人思想负担,一直保守消息,因而我们在北京的几个大学同班同学,也都没能帮上忙。
时光荏苒,人生苦短,易建政王凤霞两人相伴34年,妻子撇下丈夫先走了。好朋友易建政对我说:真是舍不得……。一年前,王凤霞被查出肺癌,先后在多家医院救治,虽然部队驻在石家庄,但大多是在北京治疗。期间,3次入住解放军301总医院,最后病逝在307医院。治疗期间,使用了目前最好的药品,得到了最好的护理和亲情照顾,但终究未能挽救生命,令人唏嘘,让人扼腕。
据我所知,王凤霞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不但自己的军人生涯熠熠闪光,还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和孩子的学业。丈夫从一个湖南农家娃,成长为全军著名专家、教授,孩子一直读到清华博士,这些成功都与王凤霞的有力支持息息相关。
如今撒手人寰了,留给亲人的是心痛,留给战友的是思念。正如灵堂挽联所写:“凤泣龙悲始料未及贤妻良母乘鹤西走,霞收云敛噩耗突至战友亲朋撒泪念好。”恕我直言,如果下联的“撒”改为“洒”“念好”改为“送别”会更好一些。
送走王凤霞后,一直心绪不宁,几十年的交往就此结束了?总有些念念不忘。
昨天晚上闲来翻书,看到鲁迅当年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经引用陶渊明挽歌之三中的四句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许还有悲伤,但他人已经唱了挽歌。其实人死去又有什么可说的呢,身体都化做山的一部分了。读到此处,掩卷沉思,心情开朗了许多。
怎样看待死亡?我们传统文化有着很高的智慧。
先说儒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夫子不看重生死问题,因而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门生子路问死,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生都还不知道,怎么知道死呢?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孔子看来,实现道德理想比维持生命更为重要。孔子再传弟子孟子公开提出了无神论(《墨子·公孟》),这是中国无神论的开端。儒家一贯态度是重视现世,重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再说道家。道家主张生死自然。《庄子·至乐》中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wù)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在庄子看来,由无生到有生,由生到死,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说佛家。佛家对人生的看法是“相似相续,非断非常。”生命的今天不是昨天,与昨天相似,但也不是恒常。至于人死后,有的是“死此生彼”,这儿死了,那里投生了;有的因修养好,可以推延49天再投生;伟人甚至一直可以不投生,一直存在下去。
最后说我们共产党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主张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人死了,开个追悼会,寄托一下哀思,然后把这种哀思化做力量,接着做前人未完成的事业,一代一代地推进社会的进步,创造幸福的生活。
想到这儿,心胸也就豁达了。做为已经退休的战友们,纪念死者的最好选择是珍爱生命,爱护后代,珍惜亲情和友情,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我听易建政说,这也正是死者生前的希望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