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导语:因为夷陵兵败,才有刘备白帝城托孤佳话!假如当年刘备没有一意孤行,假如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结果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历史就要重写,天下可能重归汉统!据悉,有人预言,刘备在夷陵取得胜利后,势必会顺长江东下,取荆州之地,占领武汉,复关羽之仇,继续伐吴。这样一来,隆中对策里提到的"据荆益二地,待天下有变,遣一上将军进取天下"的战略构想便化为泡影。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刘备在夷陵取得胜利后,势必会顺长江东下,取荆州之地,占领武汉,复关羽之仇,继续伐吴。这样一来,隆中对策里提到的"据荆益二地,待天下有变,遣一上将军进取天下"的战略构想便化为泡影。刘备既然会发动夷陵之战,便不会在胜利之后罢手。
东吴更不会在战败(假设)后善罢甘休。东吴在战败后将视蜀汉为首患,全力应对,并会向北取得曹操支持,共同对付刘备。三分天下之势也会因刘备的胜利而不复存在,蜀汉将必须应对两大阵营的军事打击,必不长久。纵使能获取一时胜利,也无法长期图存。最终获胜的将极有可能是曹操。
如果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那蜀汉的命运会逆袭吗?刘备是蜀汉的开国君主,早年以卖鞋织鞋为生,喜欢结交豪侠,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任安喜尉。后相继投奔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雄主,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地盘,前半生可为是颠沛流离,三顾茅庐后刘备不但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夺取了巴蜀地区,最后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政权,事业蒸蒸日上,可没过多久关羽在北伐路上遭遇到了自己的"滑铁卢",兵败而亡,这让刘备的蜀汉政权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关羽攻襄阳,樊城斩庞德擒于禁,威震中原,惊喜胜利对蜀汉来说来得太快,但正如道家所言锋芒毕露盛久必衰,只短短3个多月关羽就从天堂跌入到低谷,根本没给刘备蜀汉反应的时间,刘备在得知关羽被杀后那种国仇家恨,给了谁都不能容忍,决定举兵攻吴,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曹操到之后的魏文帝曹丕看到敌人内部同盟瓦解,非常高兴,并多方寻找机会,加剧吴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好坐收渔人之利。
蜀汉大臣都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尤其是赵云力劝刘备,不要对吴发动战争,指出蜀汉的敌人是曹魏,而不是孙权,当前应利用曹丕篡汉的机会,出兵进取曹魏的关中,控制黄河,渭水的上游,完成匡复汉室的大业,如果灭掉了曹魏,东吴孙权不攻自破,可刘备没有听取,结果"夷陵之战"惨败而回,导致消耗了国力……
诸葛亮的《隆中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淤秦川"。刘备对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刘备也在执行这一战略,可以说《隆中对》是非常厉害的,看关羽的北伐已经把曹操主力都吸引过淮水一线来,如果这个时候刘备从汉中出兵那曹操是否会更应接不暇呢?刘备当时正巩固汉中于巴蜀,关羽偏这个时候北伐,由于两人没有协调好选择最佳时机的情况下用兵,所以失败是必然的,《隆中对》的精髓在于两军成钳形攻势向曹魏进军,以协同作战的模式向北推进,汉中和荆州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据守,如曹魏向汉中出兵,蜀汉荆州兵可攻襄阳以策应减轻汉中军事压力,相反如曹魏攻荆州,可从汉中出兵攻关中陇右,以解荆州之危,汉中和荆州可遥相呼应,互为犄角,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曹魏折腾的元气大伤,可以说这计划非常完美,但有个致命问题,刘备诸葛亮太过于理想化,川蜀离荆州有千里之遥,怎么配合很难,另外一个就是东吴孙权,其实两国的矛盾也是因荆州的归属问题,曾一度兵戎相见,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湘水之盟),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拥有南郡、武陵、零陵,刘备以为蜀吴矛盾就此结束,可是没想到孙权会武力夺荆州,当然我们不知孙权是怎么想的,必定我们是站在现代角度去分析历史,我想刘备和孙权定盟,刘备也许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曹魏在当时也占了关陇和汉中地区,对蜀汉是非常不利的,刘备为了安抚孙权不得不这样做,否则谁会把吞下的食物再吐出来呢?孙权当然看得明白了,当然,这是我的猜测,关羽丢失荆州诸葛亮《隆中对》,就已无发实现,再加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失败后,蜀汉国运就已经开始走下坡……
荆州的丢失标志着《隆中对》彻底失败,诸葛亮只好选用了《三国志·法正庞统传》"战略;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塞,为持久之计也",秦国包括刘邦都没有得荆州,都是选择这个方略最终统一天下,所以诸葛亮也用了这个(法正)方案以汉中出兵,夺取曹魏的经济中心关陇,在全据关陇后在潼关等地部署兵力,然后全力向东推进逐渐蚕食,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这时的曹魏已经在关陇地区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军事体系,反魏势力基本已清除,根基很稳定,诸葛亮结交东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孙全能配合诸葛亮的北伐,作为盟友孙权任务是吸引曹魏淮水一线的兵力,只要孙权能阻挡张辽,李典等人合肥军,就能给诸葛亮大军北伐减轻压力,这个战略《隆中对》就是对孙权期望太高了,平心而论孙权在伐魏前期表现非常好,但之后曹魏名将邓艾在淮南一线屯田兴修水利后,淮南军力大增,孙权知道占不了便宜,所以停止了北伐,诸葛亮只能唱独角戏了。
假如,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而是安抚孙权后(孙权也派人和刘备讲和),再北上夺曹魏的关陇地区,再据守以巩固关陇,再东挺长安和潼关,我个人想成功的机率是很大的1.夷陵之战前刘备的势力是很大的,可以说是猛将如云如有张飞;赵云、马超兄弟、魏延、黄忠、句扶、辅臣、傅肜、陈到、赵融、刘邕、孔方、李氏三龙、王嗣、常播、卫继、黄权、廖化、吴班、陈式、沙摩柯、张南、冯习、马良、习祯、姚伷、杨戏等;2.
曹魏大将夏候渊战马超,韩遂、灭宋建,消灭了很多大小军阀势力横扫关右,但必定征服没多久根基人心不稳,刘备这个时候北伐时机难得。
但我怕的是,如果刘备真的成功顺利的拿下关陇,在那种敌我不明的情形下,孙权还会和刘备结盟吗?这个时候刘备丢了荆州,而夺下了关陇地区,作为孙权他还会力挺蜀汉吗?会不会和曹魏联合起来伐蜀呢?这个完全可能,如果是你要是刘备,是先灭曹魏,还是东吴,这是最难抉择的事,大家都知道蜀汉大臣都是希望刘备去伐魏的,但魏国综合国力确实强,很难一口吃掉他,但这个时候刘备已有了关陇地区,可今非昔比,巩固几年后再和孙权算账,夺回荆州有赢得可能吗?《三国演义》对江汉地区做过类似的论述:"与巴蜀相连,则据守三峡,足可困死巴蜀;又凭借长江,汉水之险,堪于北方对峙",这段话说的很明白了,刘备一怒之下伐吴,不一定是意气用事,只不过失败了,刘备伐吴时机不对,如夺下关陇后再向孙权讨要荆州(谈判议和)换句话就算没有荆州,刘备却得了关陇,可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刘备没有学曹操,而是在大怒下选择用兵,把自己一生的事业毁于一旦。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假如刘备不打夷陵之战,却攻取这个地方,可能会统一三国吗?
公元221年7月,刘备以替二弟关羽报仇为名,统领蜀国近半数兵力攻打孙权,结果中了陆逊诱敌深入之计,被火烧连营几百里,这场惨败使蜀军精锐尽失,刘备也因此战郁郁而终。
我们现在分析,刘备这次伐吴真的是一步臭棋,但当时蜀军不能不动,荆州已失,天下13州,曹操占9个,孙权占3个,刘备就一个益州,还怎么玩三足鼎立?
既然是非战不可,个人认为北伐比征吴更有胜算。
当时曹操刚死,曹魏代汉,张飞马超还活着,这个时候如果出兵攻取雍凉二州,拿下关陇河西,就可以把荆州的损失补回来,立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之地。
北伐是有一定胜算的:
第一,220年曹魏代汉,人心不稳,曹丕还要对付曹植曹彰余党。
第二,当时魏国在关中的控制力并不强,曹丕上台把张合从关中调回了中央,关中出现真空。
第三,荆州和关陇河西还有一个巨大的差别就是,荆州是孙吴必争之处,肯定会为其死战。
在主力拿下陇右之后,视魏国对长安的布防情况而决定如下选择:
1 如果曹魏中央军主力出长安西进谋求和刘备军团决战,则张飞魏延统兵直取长安,形成对魏军的合围之势。
2 如果魏军主力固守长安,且实力低于5万人,则两个军团夹击长安,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定鼎关中,效刘邦故事
3 如果魏军主力固守长安,且实力大于5万人,则采取固守战略等刘备军团站稳脚跟重新布防之后,沿汉水 向东攻击上庸的孟达,甚至可以进攻宛城的徐晃司马懿,襄阳的曹仁——这部分魏军刚刚经历于禁之败,徐晃部兵力不足,曹仁是惊弓之鸟,孟达则是百分之百必定丧胆的。至少拿下上庸,用以作为汉中屏障,拓展战略防线的宽度,重新形成三分天下的战略均势。
第三路:李严 黄权 陈到,兵力约1万,固守白帝一线,阻止陆逊在鲸吞荆州之后进攻川中。
如果北伐能够取下雍凉二州,蜀国的实力必然大增,如果努力经营加上诸葛亮的辅佐,刘备统一三国也并非痴人说梦。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公元221年,曹操去世、曹丕篡汉称帝的次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建国号曰汉。后世之人为区别前面的两个汉王朝(西汉、东汉),称之为蜀汉。
刘备是四月称帝的,七月即大举伐吴,此时距关羽身亡一年半。刘备伐吴的旗号,是为关羽复仇。当然,这只是外交辞令和鼓动口号。仅仅为死去一年半的二弟,带四五万人马去打一仗,对刘枭雄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关于刘备伐吴的动机,有一个说法是,刘备吃柿子,专捡软的捏。这个观点以吕思勉先生为代表,认为北方的曹魏太过强大,啃不动,只好打孙权的算盘。用这个 说法来解释刘备的伐吴,未免小看刘备,刘备毕竟不是街头打架的小混混。刘备伐吴的真正原因,是荆州对刘备集团的生存、发展实在是太重要,非夺回不可。
为什么荆州非夺回不可?我们还是回到地缘上来。
襄樊之战后,孙权的军队不仅占领了荆州的中、南部,还西进到益州巴东郡的巫县(今重庆市巫山县),完全封锁了长江三峡。益州这个囚笼的唯一出口被敌人堵 死。且不去谈《隆中对》中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远大理想,现实的情况是,刘备集团被关在囚笼中,进不可攻,退无可守,只有坐等灭亡。
如果换了别人,比如刘璋,也可能会听天由命,关起门来过几天安生的日子。可刘备是什么人?刘备是最能打败仗的人,刘备最不害怕的就是失败。大不了,打不赢退回益州,再作打算。毕竟,汉中已经到手,内政已经稳固,孙权一时还无力占领益州,曹丕也不会让孙权占领益州。
此时的刘备已经六十一岁,黄土已经埋到了脖子上,感到喘不过气来了。哪怕为子孙计,也会焕发出生命的回光返照,放手一搏。不怕鱼死,不惜网破。
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猇亭大败之后,吴军追至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即不再进逼(因为曹魏已在东方集结军队),证明我为刘备复原的心理活动是有道理的。
刘备准备伐吴时,国内有不少重量级的人反对,比如赵云、刘巴、费诗等。有的历史学者便说,刘备东征,一意孤行。
刘备真的是一意孤行吗?
刘备的"一意孤行",我看是"两意双行"。这个"两意",一是打开囚笼的缺口;二是为儿孙做最后一次努力。
刘备的"一意孤行",倒是印证了七年后诸葛亮在他的《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不伐贼(指曹魏帝国),王业亦亡。"只是当时的刘备没有如此清楚地表达出来而已。
当赵云等一班老将、重臣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地在朝议中大唱反调时,可能刘备真想扇他们一个耳光:"不伐吴,王业亦亡!"你们懂个屁啊,坐在这里是死,干他一票也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何如铤而走险?这一仗打下去,就算不能卫国,保家总还是可能的嘛?!
最让历史学者不解的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阻刘备伐吴。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这些学者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是因为他们给自己的思维下了一个套:刘备伐吴大败输亏,是错误的。诸葛亮则是一贯正确的。一贯正确、知前五百年知后五百年的诸葛亮,恰恰这次不事先纠正刘备的错误,不阻止刘备东征,当然是令人不解的。
什么叫画地为牢?可能就是指这种给自己思维下套的情况。
根据我的理解,诸葛亮不劝阻刘备伐吴,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诸葛亮是不赞成刘备伐吴的。虽然诸葛亮不赞成,却不去阻止,诸葛亮不阻止自有他的理由。此时刘备已到暮年,来日无多,对诸葛亮来说,最高权 力的大饼马上就要从天而降。多少年都忍过来了,随刘备怎么折腾,诸葛亮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批刘备的龙鳞。诸葛亮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刘备归天,自己掌权。即 使刘备错了,等自己掌权后再去纠正。
《三国志·法正传》记载,刘备大败,退还白帝城之后,诸葛亮发了一通感慨。诸葛亮说,只有法正才 能阻止刘备东征,即使法正不能制止刘备东征,也不至于如此大败输亏。言下之意是说,俺诸葛亮人微言轻,是阻止不了的。言下之意是说,我老诸葛不出面阻止, 也没有责任,反正我阻止不了。
诸葛亮这个老滑头,不仅很会做人,也很会说话,恰如其分地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但不推给别人,说只有法正才能阻止刘备,但法正已死,当然也就没有责任。
第二种可能,诸葛亮是赞同刘备伐吴的,至少是部分地、勉强地赞成。在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考量上,诸葛亮与刘备应该是一致的,这体现在他们共同制定的 《隆中对》中。诸葛亮也赞成刘备伐吴,只是不吭声。为什么不吭声呢?如果诸葛亮公开赞成刘备伐吴,万一失败了,那是要和刘备一起承担政治责任的,这对自己 日后掌权大大地不利。
再者,刘备来日无多,胜了,胜利果实最后由诸葛亮享有,败了没他诸葛亮的责任。诸葛亮的确很聪明。当然,也很狡猾。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诸葛亮万万没想到,突然间形势逆转如此之快,没想到刘备会败得如此之惨。如果诸葛亮预料到刘备兵败如山倒,肯定会及时派兵来接应刘备。
诸葛亮不派兵接应刘备,也可以做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后方的形势也不稳定。比如诸葛亮的政敌黄元,即随之举兵造反。
为什么刘备会败,而且败得如此之惨?
历史学者也有多种多样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无外乎三个原因:刘备一意孤行,孙权有备无患,陆逊指挥如神。
刘备在决策上的"一意孤行",上文已经做了分析。
孙权的有备无患,的确是实实在在。政治上,孙权已投降曹魏,公元221年十一月被曹丕封为吴王。即使曹丕不帮他,孙权暂时也不会两面受敌,两头作战。孙 权还把他的大本营搬到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政治和军事中心前移,实际上处于战役的二线。孙权已向所有人表明了决心:你老刘绝对越不过此线。
在充分的政治和军事准备下,孙权用人得当,让儒将陆逊当前敌总指挥。陆逊神闲气定,进退有方,动静自如;与刘备的急躁毛糙、进退失据、方寸大乱,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夷陵之战中刘备使用的战术,受到后世之人的许多诟病。比如说,刘备不水陆并进,反而舍舟就步;连营七百里且依山扎营,以致被陆逊火攻,等等。
依山扎营,被陆逊火攻,刘备这个用火攻的老手马失前蹄,确实是说不过去的。
至于说刘备如果水陆并进,定能大获全胜,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公元221年的刘备哪来像样的水军?
公元214年,诸葛亮、赵云从荆州溯江西上,与刘备合围成都的时候,当然带了一些荆州水军入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荆州的水军主力和主力战舰留给了关羽,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丧失殆尽。
刘备入蜀以后,一直忙于陆战,没有必要也没有财力建立一支具有强大战力的水军,还谈什么水陆并进呢?
说刘备"连营七百里"也不应该,分散了兵力。这个说法我看也值得商榷。
依我看,"连营七百里"的"营"是指从巴蜀至前线后勤补给线上的驿站,并不是每"营"都驻扎大量的军队从而分散了兵力。这个"连营七百里"的说法,可能 出自《三国志·文帝纪》,说是当时曹丕听说刘备东征,"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夷陵之战的细节,《三国志》刘备本传里语焉不详,在《三国志·陆逊传》有较详尽的记述:"刘)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从陈寿这段话的用词来看,结合古代汉语的词法,"立屯"与"立营"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屯"是驻扎军队之所,但不一定现时驻有军队。"立营"(扎营)是指军队到了某个地方,扎寨停留,"立营"里的"营"肯定驻有军队。
《三国志·陆逊传》说刘备从后方至前线立数十"屯",而不是立数十"营";吴班则在吴军阵前"立营"挑战。"屯"和"营"的含义自是分明得很,"连营七百里"的"营",其实是"屯"。也就是说,刘备并未把四万征吴大军分散驻扎在沿途的几十个"营"里。
当然,为了维护漫长的补给线,在沿途的各个屯里留守少数军人,做保卫、指挥、管理、调度之用,是合乎情理的。
同样合乎情理的是,刘备的主力驻扎在夷道县(今湖北省枝城市)的猇亭,也就在夷陵这个地方与陆逊相持不下。决战的地点,则在猇亭。
如果刘备的主力不在猇亭,那就不叫决战;刘备的死亡士兵也谈不上"万数"、"塞江而下"。如果刘备的主力不在猇亭而分散在沿途个军营中,刘备败退时,沿途的各"营"里的驻军就会节节抵抗,刘备不至于落荒而逃,一逃就是几百里。讨论问题,还是要回到常理上来。
《三国志·陆逊传》又说:"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铠甲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刘备猇亭崩溃之后,亲自登上马鞍山(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想收集溃散兵 卒。陆逊四面围定,刘备再次溃败。刘备乘着夜色,连夜逃跑,靠驿站管理人员拾来散落地上的铠甲,在隘口焚烧,阻挡追兵,才侥幸逃入白帝城。
这段记述也说明,刘备沿途建立的"屯",应该是供运夫和驿站管理人员使用的兵站,并不是驻扎许多军队的"营"。拾捡铠甲焚烧的是"驿人"而不是兵士,说明沿途这些"营"里并没有多少部队。
根据上面几段文字的分析,说刘备因沿途分散主力而导致大败,显然是说不过去的。除了依山扎营造成被火攻以外,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战术谈不上别的原则性错误。
关键的还是实力对比,包括人才资源。打仗打什么?两分军事,三分政治,五分经济,如此而已。
就刘备的战术水平而言,很明显,他的军事素养和心理素质,远远不如陆逊。
刘备的惨败,除了实力对比、战术水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刘备的年龄。
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时的刘备,已经六十二岁,次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据相关史料记载,夷陵之战后,刘备退至白帝城,即患上胃肠炎,随后病情逐渐加重,并累及多个器官,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生命终末期的老年人的大脑皮层萎缩,思维、判断的能力下降,意志退化。大脑皮层下比较原始的中枢,由于失去皮层高级中枢的抑制、协调,反而活跃起来,表现为情感、行为的易冲动,盲目、急躁、拒绝忠言、精神亢奋与意志消沉交替出现,等等。
面对晚生后辈、白面书生陆逊,两鬓染霜、形容枯槁的老头子刘备既无办法,也无章法。年老的悲哀在刘备的行为中表露无遗。
公元222年的陆逊,年39岁,正值壮年。知识、经验、智慧已经成熟,生命的张力达到顶峰,又受到主人孙权的高度信任。假如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所有别的 因素都相同,想想看,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与一个生命力勃发的壮年人对决,无论是智力对决还是体力对决,将是如何的一个结局?
刘备除了欺负刘璋这个老实人,除了战胜孤立无援的夏侯渊以外,几乎一辈子都在打败仗。但是,在大混乱的年代,在军阀混战的时期,一路败下来,竟然"败"出一个国家,"败"出一片天地,"败"出一份基业,也算是敢败者,能败者,善败者。
公元222年,刘备以他血本无归的一次惨败——夷陵之战,为他悲壮的一生画上一个惨淡的句号。
说刘备的一生是悲壮的,其"壮"在于,靠撞大运,靠坑蒙拐骗,靠死缠烂打,建立了一个名号如雷贯耳的政权。其悲在于,在他生前,刘备就知道,他的这个政权,是为灭亡而建立的。因为这个政权的基础,就是运气加地缘加骗人的政治口号。
所以,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他要打,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他要打;正如此后的一次一次的莫名其妙的北伐,刘备实质上的继承者诸葛亮也要打一样。刘备不仅要打,而且打得自有他的道理。胜负成败,那是另一回事,另一个主题。
世人都以为,打仗是为了胜利,为了成功。其实,历史上的有些战争、战役、战斗,开打的目的不在于成败得失。有的时候,打的就是一口气,或者为了一个女人,或者为了一个空洞的口号。更有甚者,有的仗仅仅是为灭亡的恐惧而打,比如刘备的夷陵之战,比如诸葛亮的北伐。
奇怪么?在后人看来,的确奇怪。在当时的当事人看来,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也没有必要替古人担心。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益州这个难民营又换了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