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芒果 红旗渠风景区
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共和国遇到三年(1959年至1961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林县人民开始干祖辈人不敢想的事情,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劈山修渠,要把浊漳河水引入林县,浇灌干渴的土地。
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经过十年鏖战,攻克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一锤锤一钎钎,如同愚公移山一样,终于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结束了林县水源匮乏、十年九旱的历史,迎来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曙光。
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东经113度37分至114度04分,北纬35度41分至36度22分之间。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地质复杂,大小山峰绵连环接,山岭较低的东部海拔300—400米,西部山岭海拔在1500米上下。全县1771个自然村,多数分布在深山峡谷、垴尖沟边。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更为严重的是水源奇缺,灾害年年有,十年九不收,是个山穷、地穷、水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县。从明正统元年(1436)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其间514个春秋,林县曾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达30次,连年大旱,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悬釜待饮,人相食5次。
林县山高沟深,气候复杂,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过去有民谣日。“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七、八两个月的降水量占60-70%,春、秋、冬季10个月平均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30-40%。
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5条季节性河流,多数平时干涸断流,汛期水势猛涨,常冲村、冲人、冲地。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前全县平均每年流失水量近4亿立方米,流失泥沙39.7万立方米。水土大量流失,上游山坡逐渐由肥变瘦,下游河床淤塞或冲宽抬高,洪水横溢,造成多灾多难。
缺雨造成十年九旱,比洪水灾害更为严重。林县过去由于没有水,致使民国33年(1944)林县解放时,全县98.5万亩耕地中,仅有12400亩水浇地。
“靠天收”的瘠薄耕地,遇到旱灾,不是播不上种子,就是田苗被旱枯死,造成颗粒不收或严重减产。因此,在一些贫瘠山区,很少种小麦,秋季也不过只种些谷子、豆子、马铃薯等。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粮食产量微薄,麦子每亩仅有30公斤左右的收成,秋粮每亩产量也不过50公斤。
广大群众生活十分苦寒,终年过着“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的贫困生活。过去有这样一首民谣:“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的粮不收,雨少旱的籽不见;一午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
”太行山险嵋恶崭的自然环境,糠不饱腹、衣不避寒、住不挡风的生活条件,使广大农民养成了艰苦朴素、省吃俭用、吃苦耐劳、瞻前顾后、待人忠厚的优良品质。
严重的旱灾威胁,加之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榨,林县人民受尽缺水的苦,饱尝灾荒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