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2019-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韦编三绝是比喻读书勤奋的意思.那么韦编三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韦编三绝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

韦编三绝是比喻读书勤奋的意思。那么韦编三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韦编三绝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人前显耀,就得背地里受罪,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满园梅花香。克服投机取巧的思想,扎实读书,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很有用的人。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

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

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前几天去了地方上一个颇有点名气的孔庙里游览,看到在大殿里摆着5座塑像,正中是孔子,左边是颜子(子渊)和子思,右边是曾子(子舆)和孟子,大概也可以叫"五贤祠"了。"亚圣"孟子、孔子孙子子思(他也是孟子老师)倒还罢了,其地位不可摇撼;可孔子的七十二大门徒里,放了两位(子渊、子舆)而竟没有子贡,很让我为他鸣不平。

其实大家都知道,子贡(前520—前456)即端木赐,才真正是孔子最杰出的弟子,他在学问、政绩、理财、经商、道德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有耳共闻。故其在当时的名声、地位青云直上,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

可为什么到了后来,直到今天,他的名声、地位反倒不如子渊、子舆、子路、子蹇等人呢?(就像杜甫,曾经许多年里,其地位和评价一直高过李白;但后来却很奇怪地竟不如李白了。)实在蹊跷得很。我分析不出原因来,只笼统地称之为历史上的"残缺美"吧。

在孔门七十二贤之中,子贡素来被列为最前茅的几位之一。首先,他被列言语科优异者,孔子曾称其"瑚琏之器";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之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为孔门弟子中首臣。又善于经商之道,曾行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亦为孔门弟子中首富,甚至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富豪之一"。相传孔子病危时他未赶回,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3年离去,他却守了6年。

子贡与孔子最得意、最著名的弟子子渊(颜回)相比,到底哪个更强一些?世人其实有目共睹。就政事而言,子渊要交白卷;子贡则贵为两国之相。就生存能力而言,子渊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论语》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方今之世提倡发展经济,比起"君子固穷"、"安贫乐道"、自命清高的子渊来,善于经商理财、富甲天下的子贡更值得推崇。

论彰扬其师美名,子渊更没有子贡那样的巨大能量;且孔子去世后,别人都是为先生守墓3年,而子贡竟守了6年;当有人侮辱孔子时,仍是子贡在为先生美言。

当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总是子贡挺身而出,突显其大智大勇。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困于陈、蔡,绝粮数日,情形十分危急。众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百无一用是书生"。正是子贡一人毅然自荐,单枪匹马冲出重围,寻求援助,出使楚国,"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无论从哪方面而言,子贡无疑是孔门弟子中最为杰出者。难怪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孔子众门徒的描述,于子贡用的笔墨最多、评价也是最高的。

尽管子贡如此优秀,但他在孔夫子面前却表现得非常谦恭。据《论语·公冶长》里记载,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子贡却相当有涵养和胸怀,他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叔孙武叔是鲁国的一位大夫,他有一天在朝廷上对众臣僚说:"子贡比仲尼(孔子)更贤德。"后来,大夫子服景伯把这些话告诉了子贡。子贡却谦虚地说:"若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而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古时7尺为一仞)。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及房屋的绚丽多彩。而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世上并不多见。叔孙武叔那么讲,不是很正常吗?(因为他也没找到门进去。)"

叔孙武叔又毁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则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可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再后来,鲁国另一个大臣陈子禽也对子贡说:"您太谦虚了,仲尼怎么能比您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既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就像天空是不能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

夫子如果得国,那就会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他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他;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一个当老师的,若是有个对自己这样谦恭、这样敬重、这样维护、而又非常优秀的学生,岂不是非常幸运、非常幸福?同样,一个当学生的,若是在自己的老师面前如此虚心、礼让、低调、维护,又岂不是非常高尚、非常可贵?

正以为子贡是孔子最杰出、最高尚的弟子,所以我为人们(包括孔子本人)给他的地位和评价不够公正而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