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声同志讣告 “果敢王”彭家声的人生起落

2018-08-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次内讧的缘由是,杨茂安1993年6月将小儿子杨克勋由营长直接安排接替李德华128师师长的职位,李自恃功高反被削除了兵权,心中大为不满而预谋起事.直接导火线则是,杨茂良为进一步控制兵权将128师与124师调防.彭家声同志讣告 "果敢王"彭家声的人生起落于是,早有准备的李林明与李德华.孟沙拉合谋率以佤族士兵为主的128师易帜独立.这次兵变背后的首要原因是,李林明等人得到了佤邦以鲍有祥为首的佤族势力的暗中支持.率部反杨的李林明等人都是杨部中的有功之臣,在杨部军中有一定威望.彭家声同志讣告

这次内讧的缘由是,杨茂安1993年6月将小儿子杨克勋由营长直接安排接替李德华128师师长的职位,李自恃功高反被削除了兵权,心中大为不满而预谋起事。直接导火线则是,杨茂良为进一步控制兵权将128师与124师调防。

彭家声同志讣告 “果敢王”彭家声的人生起落

于是,早有准备的李林明与李德华、孟沙拉合谋率以佤族士兵为主的128师易帜独立。这次兵变背后的首要原因是,李林明等人得到了佤邦以鲍有祥为首的佤族势力的暗中支持。率部反杨的李林明等人都是杨部中的有功之臣,在杨部军中有一定威望。

彭家声同志讣告 “果敢王”彭家声的人生起落

先来看李德华,他是佤邦军司令鲍友祥的远房亲戚,曾任佤联军的连长。1993年2月,杨与彭家声第一次内斗相持不下时,杨向鲍友祥、李自如求援,鲍、李援杨倒彭。李德华受命率3个连秘密支持杨部并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使彭家声败北。

由于佤邦借钱给杨部及武力支持,杨在短期内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形下受制于佤邦,战后杨部在佤邦压力下重新整编部队,李德华被破格提拔,接替李林明师长一职,成为新组建的128师师长。再来看李林明,他与鲍有着更加非同一般的关系。

早在20世纪60年代,李就在鲍任大队长的“佤族独立大队”中任副队长,1968年与鲍一同加入缅共部队。李林明先后在缅共893师任二旅一营营长、副旅长、旅长、副师长、师长,在893师有较好的基础,同时李林明与彭家声关系密切。

1993年杨部清洗时,李林明与原缅共贵慨县长、当时勐固县长孟沙拉一同被免职。后因所谓“给出路”政策,李被派到腊戍办事处任主任,孟被派到密支那办事处任主任,两人多时闲赋在家。杨家对佤邦控制的不满、对鲍有祥的微言,都是李德华和李林明通风报信的。

其次是佤邦领导层认为杨部军纪松弛,任人唯亲,内部矛盾加深,大多数领导为谋私利而不务正业,杨氏兄弟缺乏组织领导才能,其武装已形同散沙。尽管1994年“5・8”一案,在佤邦的压力下杨氏兄弟未敢轻举妄动,但其贩毒势头未减。毒品问题给佤邦造成很大压力,并影响“大佤邦”战略的实施。这次“内讧”,实际上是佤邦解决杨部问题的一次试探、一种方式。

最后是缅甸军政府对各支武装的火并历来持“坐山观虎斗”的态度,“防其坐大,分而治之”是缅政府对付各种割据势力的基本策略。形式上不表态、不介入,暗中注视事态的发展。此次事件中,缅政府仍是如此,但对东北部边境地区割据势力的力量形势进行了判断,尽管缅甸政府对外来的移民华人存有戒心,但更不愿看到佤邦成为缅中边境的“独立王国”,于是,意欲维护杨部形式上的存在,最后选择了暗中支持杨部。

因此,缅政府默许杨部兵力与重武器的调动均经过缅军领地;同时与佤邦打招呼,认为这是一次杨部的内部矛盾,其它方面不要插手。

(二)事件的发展与现状

1995年7月26日,杨茂安在勐固主持召开“禁毒工作与部队调防会议”,会上杨与副司令李德华就中国指责其为毒品集团等问题发生争执。会后,李德华等三人决定利用调防之机动手。8月1日,“老师长”李林明率三个亲信营的兵力将在勐固主持调防的“总参谋长”魏超仁、128师师长杨克勋、副师长魏三、勐固县长李朝华等人拘留,同时,师部警卫营被全部缴械。

孟沙拉率二个营调防途中在刺竹林一带将杨克勋的亲信第三营缴械。在未放一枪的情形下,前后仅用了4小时就兵变成功。李部同时打出了“勐固民族保安军军政委员会”的牌子。

8月3日,李释放了扣押的魏、杨等人及300名士兵,这批人回到果敢后成为进攻李部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杨茂安进行了武装进攻的准备。8月5日,成立了以副司令兼124师师长王国贞和杨克勋为首的指挥部,动员了2千余人的兵力进攻勐固地区。

杨茂良亲自到仰光与政府领导商谈,谋求支持。另外还向鲍友祥、克钦独立军、坤沙二旅吞腊等部积极做工作。由于杨部承认佤邦的领导并在部分问题上执行佤邦的旨意,佤邦看到李林明部优势渐失,同时需要继续对杨进行控制,因此最终放弃李林明,转而支持杨部。

李林明等人虽兵变成功,但由于缺乏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及对整个形势的判断错误,认为杨部会就此罢休并没有能力攻打勐固,加上没有得到佤邦的武力支持,逐步丧失了主动的局面,不得不从勐固撤出,李率大多数人马投靠佤邦。

此次事件的佤邦背景,给鲍、杨关系造成进一步不睦,“8・1”事件尚未完结,1995年11月,果敢出现了又一次“内讧”。这次“内讧”的结果是,彭家声得以重返果敢昔俄寨。

1995年11月12日,曾在1993年初被杨氏兄弟推翻的“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家声与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率林部及佤邦两个营的兵力进驻杨部辖区。此时,杨茂良正率部准备进攻“8・1”事件中的“叛军”领导人之一孟沙拉在我畹町境外澡塘河的辖区。

而其部下一个营突发哗变投缅之事件,促使杨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与缅甸腊戍军区负责人在贵慨谈判,并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一是要求与缅军合作共同对彭,将来共管杨部区域;二是由缅军收复后,杨部编入缅甸警察系列,归政府领导;三是要求政府在内地给一块地盘“养老”,辖区由政府接管。

缅军方迅速选择了第三方案。23日,缅东北军区7个快速营开进杨部辖区,26日占领勐固。由林明贤与彭家富在前台指挥的彭部,23日占领另一要地清水河,并对果敢地区实施了包围。

“11・12”事件实际上是“8・1”事件的延伸和继续。表面上是因权利之斗引起的内讧,实际上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与鲜为人知的背景。不仅反映了原缅共分裂组织间的争权夺利,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缅政府的意图,同时,也是萨尔温江东岸地区新形势下力量均势格局的必然结果。

杨茂良兄弟在佤邦的暗中支持下,用武力将彭逐出果敢后,佤邦领导层很快发觉,表面服从的杨氏兄弟并未对“大佤邦”目标的实施带来积极因素,反之,由于杨氏的私欲太重,无法有效控制毒品流向而惹恼中国。这样,果敢杨部很快失宠于佤邦。佤邦领导层最终形成了一致的判断:“选错了人。”

因杨氏四兄弟是“文革”中出走的,在果敢地区根基较浅,“民心”一向不稳。这些因素导致了杨部的最终垮台。

1995年10月底,彭家声企图借佤邦之力,伺机夺回果敢。同年11月中旬,杨茂良率部进攻澡塘河(云南畹町境外)一带的孟沙拉部,老街、清水河一带兵力空虚,彭认为是下手的好时机。11月17日,林明贤部进驻果敢,22日,彭家声到达清水河。

杨茂良与缅腊戍军区谈妥进攻孟沙拉的条件,在返回木姐的途中接到信报后,于11月20日调头重返腊戍军区。随后,杨向缅政府提出上交军备仓库、要求缅军维持果敢地区安全、重新划地保证其安全等要求,缅政府马上应允。11月22日,缅东北军区第一战指6个快速营、1个炮营出动。2个营占领勐固地区,其余跨越萨尔温江在老街、清水河等地制高点驻守。

1995年12月20日,由缅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代表组成的“果敢临时政府”成立。缅军称,一旦局势稳定,就撤出军队。但老街至清水河42公里的地段上,几乎所有的制高点均由缅军控制,似乎没有“撤出”之意。

经过数次“内讧”变乱之后,目前的果敢局势大致趋于平稳,经济发展也已经起步。

彭家声实际控制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即果敢地区)政府设1县、1市、1特区、20个乡、263个村。果敢现有区内公路117公里,其中柏油路52公里,沙石路62公里。通讯方面,其区内多使用中国的“全球通”移动通讯系统。

在极少数的毒商手中,还有卫星电话。据不完全统计,果敢拥有各类电话600多部。果敢现有学校7所,其中中学3所,完全小学4所。有教职员工300余人,在校生1万余人。90%的教师从中国聘请,年收入6000元人民币。果敢有各种报刊6种,政府办的有《果敢特区报》。

由于果敢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加之水资源缺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目前,第一特区政府年财政收入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果敢4区上交200万元,同盟军财政部上交800万元。这些收入主要依靠三大税收来源,一是鸦片,二是茶叶,三是粮食,此外还有一些第三产业的收入。

在鸦片替代经济方面,由于中国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果敢已经种植甘庶31,000亩,同时计划种植橡胶等经济作物。在我南伞口岸3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对面,彭部果敢市的3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与之对接,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果敢在投资政策及投资范围上极为宽松,目前中国20多个省区的有关人士到果敢投资,投资额在几十万元至上千万元人民币不等。

饱经沧桑的果敢,在历经磨难后,终于走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果敢社会政治的动荡是否就此终结,也无法预测毒品生产、加工、贩卖是否在果敢成为历史,但我们对和我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境外这块“弹丸”之地充满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