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怎么赏析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2019-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怎么赏析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题目其实说得蛮清楚了,"距离的组织",一讲距离,一讲组织.诗歌不能讲文本叙述逻辑,它是意象的语言,感官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怎么赏析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题目其实说得蛮清楚了,“距离的组织”,一讲距离,一讲组织。

诗歌不能讲文本叙述逻辑,它是意象的语言,感官的片段,但这种感官更纯粹。

这首诗的核心是在描述一种对“距离”的感受。比如:

一个人在很高的楼层上读历史,而且是关于一个伟大帝国的衰亡史,历史时间的跨度营造一种遥远的崇高感,以及此刻的身处高楼,俯瞰灯火,历史时间转换为当下的空间。在时间上,我们是永远的旁观者,而在空间上,“独上高楼”也采用了一种对世事旁观的视角。这是对距离的第一种感受——时间和空间互文的距离。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怎么赏析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接下来是关于朋友的一段。从地图想起远人,这本来就是一个伤感距离的画面,目光在比例尺上扫过,那可就是几千里的路。接下来的一句进一步渲染,朋友“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这里的风景是什么?明信片?插画?相片?还是书信?不管什么形式,其实都不比当下诗人所感更真实,而诗人之所以觉得“暮色苍茫”,更多是代入和想象的结果,其实风景是次要的,朋友这个人才是主要的。这是对距离的第二种感受——远方的人。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怎么赏析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往下是一种意境的营造。天、海,都是极广阔的意象,路在其间,三者都是同一种颜色,亦即无法辨识,而且这种颜色是灰色——晦暗、朦胧、空茫,人在其间是怎样的感受?试想你一个人走在海岸线上,四暮苍茫,天海一色,不仅看不清海平线,甚至都不知道走的是路还是海。这是对距离的第三种感受——一个人处在极大极宏伟的空间中的距离。

至于最后说的一千重门外有人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以及往下的部分,收尾而已,没有什么太多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