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周武王克殷 咸阳周陵:周文王和周武王陵?
咸阳塬自古就是皇家陵区,分布着秦、汉、唐等朝代的众多陵墓。但是,历经千载,很多墓冢已经不知归属,甚至有一些“张冠李戴”的陵墓。在咸阳塬上的周陵镇中心,坐落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南侧还修建着宏伟的礼制建筑。从小到大,我经常来这里玩耍——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在东汉末期的时候,民间的百姓就认为这里是周陵,并且开始在此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西周的墓葬实行“不封不树”的制度,可是咸阳的周陵却有两座高大的封土,显然不符合西周时期的习俗。因此,在唐代的时候,已经有人怀疑这里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但是一直拿不出来确凿的证据。
2003年,修建通往机场的迎宾大道时,在周陵西侧发现了一道南北向的壕沟。随后,通过考古钻探发现,周文王和周武王陵位于同一个长方形的围沟内,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王陵的一个典型特征。同时,在陵墓周围的地面上,还发现大量战国秦风格的细绳纹瓦片和瓦当。
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在《括地志》中记载:“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因此,所谓的“周陵”,可能秦悼武王和夫人的永陵。其中,南面的“周文王陵”是秦王陵,北面的周武王陵是夫人墓。
虽然这里不是真正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但是此地的祭祀活动已经持续1800多年了。不仅留下众多的历史古迹,而且成为当地的民间习俗,所以周陵在人们心中依然拥有崇高的地位。
在过去的十年里,周陵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属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管辖范围。原本位于周文王和周武王陵前方的周陵中学,已经整体搬迁至别处,这里修建起偌大的广场,曾经被校舍占据的庙堂,重新恢复了应有的平静。
2018年3月23日,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我又一次来到周陵。在景区的大门两侧,悬挂着“礼仪之根 文武盛地”八个大字,前方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拿着笔认真地记录着展板上的信息,真是精神可嘉呀!
进入院内,柏树茂密,一石石羊和一只面目全非的石狮出现在两侧。穿过幽暗的树林,一座造型独特的木牌坊展现在眼前,斗拱层叠而出,檐角高挑欲飞。这座牌坊为明清时期所建,“文革”期间差一点儿被拆除,有人为了保护它,抹掉正中“文王坊”三个大字,改为“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所以这座牌坊才得以保存下来。
文王坊原本是一座过街牌坊,人们可以从牌坊的底下穿行,如今门道被封堵,只能从两侧绕过。转到文王坊的背后,才发现它还是一座戏楼,两者巧妙得融为一体。过去,这里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戏台上吼着秦腔,戏台下人头攒动,热闹极了!
在戏楼的正对面,就是举行祭祀仪式的献殿,古朴的歇山式殿顶,周围配着券形门窗,窗下的墙壁表面,镶嵌的琉璃砖雕,均被玻璃罩保护起来。曾经这里是周陵中学喧闹的校舍,如今大门紧锁,显得空空荡荡。
在献殿的正北面,就是供奉周文王和周武王塑像的大殿。这里古树参天,庄严肃穆,被誉为“周陵蓊郁”,成为“渭阳十胜”之一。在大殿左前方,有一株龙爪槐,原本生长于大殿顶部,民国时期移植于此处,至今已经生长200余年。
大殿东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42通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石碑。其中,清乾隆年间所立碑石有12通,碑石上都刻有歌颂文王和武王功德的御制祝文;年代最早的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所立的石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五陵塬的帝王陵墓中,周陵的祭祀石碑数量最多,堪称陕西陵墓的“小碑林”。
从宋朝初年开始,官方在此祭祀周陵,随后这里的祭祀活动越来越隆重。在清代的时候,祭祀活动达到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并且有“先祭周陵再祭黄陵”和“咸阳祭周,曲阜祭孔”的说法。如今,每逢清明和农历十月初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华儿女,还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公祭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