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早逝 为什么周武王死后两个弟弟要谋反?
对这个问题,其实定性为谋反有失偏颇,因为他们反的不是周成王,而是周公旦。另外,参与的周室成员实际上有三个,分别是周武王同母之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这就是史称的“三监之乱”。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善恶只在一念间——三监之乱的错和周公摄政的私》,大意如下:
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四弟,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曾协助武王克商、成王治国,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武王克商三年后因病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引发朝中大臣及武王群弟猜疑。
朝中大臣以太公望、召公奭为代表——太公望为姜王后之父、成王外公,他显然担心的是周公旦摄政危及成王王位;召公奭为周王宗室(一说为文王第五子),是武王在位时所依重的另一位重臣。殷地三监,即:周武王同母之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他们忠于是周王室,自然也是以维护成王王位为己任。
在猜疑和僵持一段时间后,三监举兵清君侧,引发了西周初年一大危机。这场较量,对管蔡霍三监来说是勇气和智慧的考量,对周公旦来说却是人性和理智的比拼。
一、突发局面使管蔡霍三监面临勇气与智慧的考量
武王克商后,分封三个弟弟镇守东方,并让管叔鲜、蔡叔度同时担任武庚之相(武王克商后封纣王子武庚于殷)。这样在武王看来,是对弟弟们的信任,也是防范殷人复辟的一招。武王身边依然有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辅佐。
对三监而言,虽然在东方举足轻重,却不可避免地沦为了地方诸侯。始料未及的是,克商三年武王便英年早逝,周公旦摄政。站到管蔡霍三叔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显然十分蹊跷。一是摄政是个什么概念。这在以前没有过。到底周朝江山是由太子诵继承,还是由周公旦掌握。
有些史料说周公假天子七年,虽然周公并不一定称王,但他掌握了天子一切权利,是实际上的王。二是为什么是周公旦摄政。太公望、召公奭也是武王依重的功臣、能臣,太公望还是成王的亲外公,辅佐成王为什么把他们排除出局,并且这两个人对周公摄政也深感忧虑。
当然,周公摄政也许有武王遗命,但谁敢保证那是武王真实意图?尤其对管叔鲜来说,难免还有更深的考虑——如果你老四觉得成王年幼,无法处理朝政,那么按照兄终弟及的规则来办,老大早逝、老二新丧,王位应该是我老三的呀,现在倒好,你老四把武王的儿子搬出来,把我老三排除在外,你自己却实际掌握王权,等你站稳了脚跟把成王踢开自己当天子,那不是耍我吗?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太公望、召公奭虽有不满,但他俩在朝中,朝政实际已经为周公旦掌握,恐怕有心无力。周王宗室的事,如果我们三个封国之君都不站出来还能指望谁?可一边是同父同母的手足兄弟,一边是父死子继的规则,维护规则如何面对兄弟,支持兄弟又如何面对先王?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考验,需要三监有足够的勇气站出来担当护卫王室之责。
应该说这一关,三监没有太多犹豫,勇敢地选择了担当!可是,以他们一隅之力,如何对抗克商才三年兵精将能的周王室军队?如果他们举兵身后武庚等殷人势力怎么办?凭他们三个侯国的力量战胜其中一方都不可能啊。
也许只能试试先与武庚合作,与武庚合作最好的结果是能与周王师相持一阵子,果真能进入相持状态,一方面可以与朝廷中的大臣协同,先达成清君侧的目标,然后与周王师联手彻底清除武庚的势力,如此三人也算大功一件了;最坏的结果是,联合武庚依然不是周王师的对手,被周王师轻松打败,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成为周室的叛逆。
许多时候,人生就是这样,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之。应该说与武庚联合风险很高,容易把周王室内部斗争变成敌我矛盾,激起周人齐心协力共赴国难的情绪,可是如果不联合武庚那更没戏,地方诸侯在中央说不上话,说了也根本就一点用都没有,没办法只能是拿自家名声和性命豪赌了。
结果是悲惨的,三监与武庚的军队一触即溃,被周王师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管叔鲜、武庚迅速被诛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贬为庶民,管、蔡的封国被撤销,霍的封国直接以霍叔之子为国君。
这场从正义出发的清君侧变成了三监作乱。那么在这场较量中,有没有另外的出路,比如三监与王室其它成员及朝中大臣搞好沟通,在王室内部达成某种协议?看来这很难,即使达成协议也是一张纸而已,并且如果没有人愿意以流血的代价来较这个真,那张纸又有什么用。
但不管怎么说,也许与武庚合作从一开始就是错误,因为这样一下子就改变了矛盾的性质,把王室内部矛盾变成了敌我矛盾,有的时候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做事也不能太着急,宁可慢一点也要守住底线。
二、在人性与理性的冲突中周公最终选择了理性成就了伟大的人格
对周公旦而言,王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自己这么近。长兄早逝后,二哥注定继承祖业,这些年自己为了祖宗的事业殚精竭虑,但从来没有对王位有一丝奢望。现在太子年幼难以担负治国重任,从保祖宗基业的角度看,由周公旦继位为王是最佳选择。
但在嫡长子继承规则下,周公想继承王位谈何容易?朝中重臣太公望,那可是王后之父、太子亲外公,还是克商第一功臣;还有召公奭,那也是一个大能人,同样是宗室成员,并且对武王忠心耿耿;至于在各自封地的兄弟们,他们可是都有自己的封国和军队,他们会怎么想,尤其是老三管叔鲜,王兄去后他是长兄,他能答应吗?
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拥立太子继位,打消武王的疑虑,拿到辅佐大权。周公是睿智的人,他选择拥立太子,把辅政大权牢牢抓在手里,并且采取了摄政这种排他的方式。面对朝臣和群弟的质疑,周公选择了以静制动、持重待变。
如果说周公真的没有私心,局势完全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可以把辅政权分出一部分来,吸收太公和召公参与辅政,而不是搞自己一个人摄政;比如可以当着王室成员和大臣的面,明确表态等成王多大年纪时归政于王,稳定众人的预期;比如在三监之中,也许管叔会考虑更多,但与蔡叔和霍叔应该是沟通无障碍的,完全可以先让他们两个弟弟明白自己并无私心,然而周公没有这么做,直到三监和武庚发兵了,他才去给太公和召公表明自己没有危及成王的想法。
史实是东征开战前,周公成功说服了太公和召公,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但是太公和召公究竟是相信了周公的无私呢,还是面对殷人叛乱危及刚刚建立的周王朝而统一了思想,这恐怕值得思考。
从打败三监军队后对三监的处理中,也可以看出周公内心的矛盾。诛管叔除其国(管叔是否有后,如有后是战死、被诛还是没有处理史料没有记载),放蔡叔除其国(几年后封蔡叔之子蔡仲于蔡国),贬霍叔并直接将其国交给霍叔之子继承,从法理看,管叔年长权重为首恶,蔡叔霍叔系从犯,这么处理完全说得过去,从中也能看到周公治国治法之能,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周公对这件事的认识,他并没有完全把责任推到三监身上,而是反思了自己之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贤。
打败三监和武庚后,周公又率军对东方一些参与叛乱的方国进行了讨伐,进一步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修建成周洛阳,分拆殷人势力,制定礼乐,教化万方,形成了周朝治国鲜明特色。尤其是在局面稳定后,又毅然把王权归于成王,赢得了后世儒家和历朝统治者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