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最后一期 一把剪刀“剪”出了艺术人生(下)

2018-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几十年来,他用一把剪刀,一方红纸诠释"工匠精神".他说能与民间剪纸结缘,能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画城桐庐"的大美,能助力学校开发剪纸特色文化,能让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此生足矣!艺术人生最后一期 一把剪刀"剪"出了艺术人生(下)一转眼,王德林与剪纸牵手近三十年,他的剪纸艺术炉火纯青,可依然在不断地"打磨"手中那把"剪子".他说艺无止境,希望自己今后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事实上,这些年他不

几十年来,他用一把剪刀,一方红纸诠释“工匠精神”。他说能与民间剪纸结缘,能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画城桐庐”的大美,能助力学校开发剪纸特色文化,能让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此生足矣!

艺术人生最后一期 一把剪刀“剪”出了艺术人生(下)

一转眼,王德林与剪纸牵手近三十年,他的剪纸艺术炉火纯青,可依然在不断地“打磨”手中那把“剪子”。他说艺无止境,希望自己今后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事实上,这些年他不断在创新且频出精品。

2011年8月,由集体创作,王德林执笔的剪纸长卷《富春山居新图》,历经六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创作完成。这幅剪纸作品长达19米,作品以精湛的技艺、恢弘的气势,精妙地展现了建德梅城富春江两岸风光,算得是桐庐剪纸史上的一个创新之作。

艺术人生最后一期 一把剪刀“剪”出了艺术人生(下)

为了创作这幅剪纸长卷,文化馆两次组织采风。作为主创和执笔,王德林更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在富春江镇生活了40年,春江两岸的美丽风光仿佛刻在脑海中,在该作品的创作设计中,他把自己对这方土地的情感融于笔下,使桐君山、富春江大坝、杭千高速、富春江镇、方干故里芦茨村、白云源、钓台、子胥渡……在长卷中得以生动展现。

艺术人生最后一期 一把剪刀“剪”出了艺术人生(下)

这幅构图大气,气度宏大、层次井然的剪纸长卷作品完成后,送到中国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展出,与台湾故宫收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相呼应,受到台湾民众点赞。

2012年,他根据中国画《新富春山居图》创作了一幅10米剪纸长卷。这幅剪纸作品构图优美,剪刻精致,作品处处透着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灵气,该作品后来在联合国展出。

“剪纸动漫”是王德林近些年的新尝试。

剪纸动漫作品,是通过借鉴我国民间皮影戏的人物及背景制作方法,利用中国剪纸的特点,采用现代电脑技术制作的纯粹“中国风”动漫新形式,剪纸动漫故事片《葫芦兄弟》就深受观众好评。王德林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决定让自己的剪纸作品也“动”起来!

通过一番钻研,他渐渐掌握了剪纸动漫flash作品的制作技术,不久便制作出了第一部作品《七月七》。该作品意境十分优美:在轻柔的古筝音乐声中,用白纸剪出的牛郎、织女遥遥相望,七月七日相会的日子,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筑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幸福地在鹊桥上相会……该作品仿佛一场无人操纵的皮影戏,故事人物动态十足,惟妙惟肖,充满着质感的力量。

几年里,王德林先后完成了《摇啊摇,摇到外婆家》《后羿射日》等一系列剪纸flash作品。现代绘画的厚重和民间剪纸的质朴,使他的作品自成一家。他制作的这些动漫作品构思奇巧,制作精良,在互联网“闪客帝国”网站上播放后,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也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省市电视台都作过专题报道。

王德林在民间剪纸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他曾随中国民间剪纸代表团访问日本。2010年在杭州中国扇博物馆举行的“纸剪传奇——桐庐胡家芝、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四人展”,也广受好评。

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作《农耕镜像》的序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王其全,这样评价他的剪纸作品:“王德林长期致力于传统剪纸向现代剪纸转型的探索。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精致大气,富有现代感”。

他的新作《西湖十景》《江南依旧》系列,以黑色沉淀历史的厚重,以水墨套色传递新时代的时尚元素。

几十年来,王德林用一把剪刀,一方红纸生动地诠释了“工匠精神”。他说能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能为桐庐非遗添砖加瓦,能助力学校开发剪纸特色文化,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