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英雄史光柱 “战斗英雄”史光柱:民族精神需要有“血性”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战斗英雄”史光柱:民族精神需要有“血性”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一副浓黑的墨镜遮着他那被炮弹炸出眼球的眼睛。他腰板挺直地坐在记者面前,双手端放膝上。虽然已因伤在13年前退休,但在一身休闲装扮下,他依然时刻保持着庄重的军姿。
他是在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史光柱,是和平时代活着的英雄。
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见到他,他已是一名“知天命”的老兵,在听人对他以“英雄”相称时,笑言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残疾人。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战争”和“战斗英雄”是遥远的,只存在于历史记载和前辈的故事中。而于他而言,那两片浓黑镜片之下就是鲜明的战争痕迹。因此过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常说,经历了战争的惨烈,他更加珍惜和平的环境;目睹过战友的牺牲,他更明白自己活着的责任——弘扬英雄文化、传承英烈精神。
于是,走下战场的他踏上新的“阵地”,以“嘴”和“笔”为“武器”,用演讲和写作来执行他新的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他已做过2800多场英模报告和巡回演讲。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如今已是中国作协会员的他在国内外发表诗文音乐作品700多篇,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项21次。他的作品基本都是以缅怀先烈、传承英雄文化为主题。
“英烈是民族的内核,没有英烈的文化是站不住脚的,没有英雄主义的爱国主义是空泛的!”他言语铿锵。因两个月前刚做过甲状腺结节癌手术,他的嗓音有些嘶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民族英雄层出不穷,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不能丢!所以我希望通过一些推动和传承活动,能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们是‘英雄’的后人,但也是后人的前人,我们也应该为后人们留下一些财富。”
前一段,由影视圈“娘炮”之风引发的有关“民族精神”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史光柱称,他对此也有所关注。他认为,“血性”是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血性就是要有担当,就是挺身而出,就是见义勇为,就是大义,就是气节!”他略带喘息地一字一顿地说。
和平年代中,被认为是最有血性的“战斗英雄”离现代人的生活似乎渐行渐远。但史光柱称,在当下的中国,那些科学家、发明家、天灾人祸的救助者、扶贫攻坚的工作者、驻守边防的将士、维护和平的官兵,以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在“追星”之风日益盛行的今天,“娱乐偶像”“明星偶像”成为不少年轻人效仿的榜样,史光柱希望“能有更多真正的英雄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