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惠丽的老公 钱惠丽《金玉良缘》:不让洋气丢了越剧的魂
中国戏曲里咿咿呀呀的唱腔,在戏迷的耳朵里是一种韵味,在老外的眼里是一种新奇,但随着中国戏曲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老外早已不满足看个热闹,而是要品出个味道。前天下午两点, “越剧小生”钱惠丽带着她的首张发烧大碟《金玉良缘》在上海展览中心与戏迷见面,对于首次接触这样的“洋包装”,钱惠丽显得很不习惯: “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一定要是我的戏迷能接受的。”
国际唱片行家找上门
对于“发烧大碟”的概念,钱惠丽在此之前几乎是一无所知,她指着家中的一套老音响说, “他们给我寄了样品,说实话用我家这套音响也听不出有什么大不同,就是声音变得很甜美,器乐的声音也细腻了,没那么毛糙。 ”
当初唱片公司的制作人拿着名片找上门来,钱惠丽还摸不着头脑,“后来他们给我听了关怀(关栋天)的发烧碟,也是他们公司录的,我眉头一皱,啊,京剧还能这样唱啊!? ”
其实,唱片公司早就料到了钱惠丽的想法,也做足了准备。他们把钱惠丽纪念从艺30年而出的专辑《越从心中来》,从头到尾听了一遍,并圈出了20多首作品,提出了他们的重新录制的意见。
当时钱惠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2008年排演的《韩非子》很受戏迷的喜欢,但一直没有机会录制成唱片,包括她主演的《西厢记》里的唱段,此前也没能收录进《越从心中来》,成了她的一个遗憾。因而,录制发烧碟正好可以了却她的一个心愿,也算是对戏迷的一个交待。
到底怎么唱各执己见
直到进了录音室,钱惠丽才意识到,她面临的将是一次颠覆,至少是对她三十多年舞台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势的一次挑战。“我认为声情并茂之中的情绪更为重要,因为感觉不对,声音再好听也没用,但他们对声音的要求却非常高,而且希望我的唱腔能从容一些。 ”
整个的录音过程也成了磨去棱角的过程,钱惠丽担心这样一唱,把自己的流派特色都弱化了,但最终她在录音室里听到自己的声音后,也感到了一些不可思议。 “我也没想到自己的声音会这么的甜美,本来是很高亢的唱腔,也一下子变柔了,是别有味道。”
但争议并没有结束,制作人对上海越剧院红楼团的演奏员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比如尽可能拿掉电声乐器,“他们情愿要一把破胡琴在那里吱呀吱呀的,也不要电子琴来伴奏,有些实在避免不了,也是在收声时音量调到最小。 ”
就在与制作人拉锯式的交锋后,钱惠丽也渐渐意识到,舞台表演和录制发烧碟的区别。“像我们习惯了舞台上的演出,运腔、动作还有情绪都会夸张一点,因为这样才能抓住观众,但唱片里面只能听到声音,没有看过戏的人,他就没有这种直观印象,只有唱得好听,才能吸引他们。 ”
也不能让老戏迷失望
唱片出来后,钱惠丽还是有些忐忑,请一些圈内圈外的朋友听。 “反而是圈外的人,他们比较直接,年纪轻的朋友普遍比较喜欢,说声音好听,但是有些戏迷就觉得不像以前‘煞根’。”
好在钱惠丽留有一手,她坚持把此前未出版过的《韩非子》里的《一番话惊雷滚》、《追鱼》里的《碧波潭》以及《西厢记》里的多个唱段都收录了进去,也算是回馈老戏迷。
尽管整张专辑听起来会有一点“洋气”,但是戏迷还是能从中听出越剧传统的唱腔和技法。“这也是我不能让步的,越剧推广需要创新,但是传统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守住,不能让老戏迷失望。 ”
钱惠丽还特别推荐专辑的最后一首《爱歌》,这也是她恩师徐玉兰的代表作,而这一次她选择了徐老师最早期的一个版本,唱腔和唱词都与现在的版本完全不同, “我也希望戏迷能从中感受到越剧的发展和变迁,一部戏从最初的创排到最后成为经典,当中的变化过程也很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