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朗诵 东篱把酒好采菊——《归去来兮辞图》

2019-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106.6厘米,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里描绘的那种隐逸生活和世外桃源,令无数人神往不已.尤其在东晋以后,许多仕途不顺和因朝代更迭的遗民文人,都选择了这种隐逸方式.钱选作为南宋的"遗民画家",<归去来兮辞图>表达了他不仕元朝统治者的志向.归去来兮辞朗诵 东篱把酒好采菊--<归去来兮辞图>钱选(1239~1301),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南宋理宗朝进士,宋亡后坚决不仕,"隐

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106.6厘米,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里描绘的那种隐逸生活和世外桃源,令无数人神往不已。尤其在东晋以后,许多仕途不顺和因朝代更迭的遗民文人,都选择了这种隐逸方式。钱选作为南宋的“遗民画家”,《归去来兮辞图》表达了他不仕元朝统治者的志向。

归去来兮辞朗诵 东篱把酒好采菊——《归去来兮辞图》

钱选(1239~1301),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南宋理宗朝进士,宋亡后坚决不仕,“隐于绘事以终其身”,靠卖画维持生活。钱选的画具有生拙细致而雅洁的风格,他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传世作品有《花鸟图》、《王羲之观鹅图》、《浮玉山居图》、《归去来兮辞图》等。

归去来兮辞朗诵 东篱把酒好采菊——《归去来兮辞图》

钱选的人物画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归去来兮辞图》局部依据陶渊明归田隐居而作。图右半边,烟水浩淼之外,可大致看到远山轮廓;接近图下中间处,水中一叶扁舟;舟上人物神态如生,主人公陶渊明头戴斗笠,身着宽袍立于船头,一手抬起向岸上人招呼,一童子在船尾认真摇橹;整个舟身微沉,舟边水波纹起,显示木船正破水向岸边驶来。此情此境,恰似《归去来兮辞》中“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写照。

图卷的左半边为垂柳坡岸,岸上有六棵垂柳;垂柳之间,可看见土墙柴扉,看来这大概就是陶渊明的隐居之所了。有一妇人倚柴门而望,门前一侧,地上方石清晰可见,门前靠右几步站有两孩童,似向舟上之人望去,这正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的真实写照。在绘画技巧上,钱选运用虚实对比的手法,表现了陶渊明脱离官场、走向隐逸的生活志趣。

整个构图营造出一种田园生活恬静自然的优美意境。图中人物造型准确,手法洗炼,情态传神,用笔劲健流利,反映出宋元之际山水画表现手法的丰富,以及从湿笔向干笔演变的趋向。在南宋灭亡的无奈中,钱选效法陶渊明隐居不仕,因此,该图完全是画家隐居生活心境的映照。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被尊为“隐逸诗人之宗”,《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让他名满天下。由此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田园文学。陶渊明祖上曾是显赫的官宦世家,但在他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史,甚至有时候日常生活也会出现危机。陶渊明本性恬淡自然,不喜拘束,加之小时候一直受到身为当时名士的外祖父孟嘉影响,所以年轻时一度徘徊于仕隐之间。

29岁时,陶渊明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不过他很快就“不堪吏职”而辞官。此后他一直闲居家中,直到中年时迫于生计,才在叔父的帮助下出任彭泽县令,因其不想“束带”去见上司督邮,并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就辞官归隐了。这一次陶渊明真正地归隐了,此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当他真正离开污浊的官场后,便如羁鸟一般自由地飞向天空,心情也悠然自得起来。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出,他的精神世界已迈向一个高远自由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