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死后谁当了大都督 鲁肃死后谁当大都督:孙权为何不让吕蒙接班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当时东吴上下都以为继任都督非吕蒙莫属,可是孙权却下令,由从事中郎将严峻代替陆逊,担任都督,率兵一万镇守陆口。当命令传来,吕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军中将领更是议论纷纷。那严峻何人,有什么资格可以担任东吴军队统帅呢?依据《三国志》记载,严峻本是安徽彭城人,从小就喜欢儒学,对儒家的经典费昂了解,在天下大乱之时避乱江东,和诸葛瑾、步骘等人关系很好,是东吴文臣中的佼佼者。
既然严峻本就是一个文人,根本不了解什么军事那孙权为什么还要派严峻接替鲁肃呢?
网络配图
当严峻被指派代替鲁肃时,严峻的一些亲友纷纷来道喜,可是严峻却百般推辞,不接受大家的祝贺,并且一再向孙权上表,表示自己“朴素书生,不闲军事”,要辞掉职务。可是孙权不同意,希望严峻不要客气。但是严峻天天来找孙权,而且说话之间,眼泪都流下来了,看到严峻如此为难,孙权于是下令改任虎威将军吕蒙接任。大家一看,纷纷赞赏严峻“能以实让”,了不起。
“能以实让”,什么意思?就是说,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严峻根本没有资格接替鲁肃,严峻推辞,只不过是依据事实,辞让职务罢了。那孙权为何要做出这样一个荒唐的决定呢?孙权这么做大有深意,而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打压吕蒙。
吕蒙是东吴重臣,对孙权忠心耿耿,为什么还要打压他呢?这就要提到吕蒙的两位前任,周瑜和鲁肃了。在周瑜时代,孙权名义上是东吴之主,可是在军中,实际上的最高指挥者却是周瑜。当孙权接替兄长孙策的权力之时,人心浮动,江东不宁。周瑜率领大军回到吴郡奔丧,然后长时期驻扎在吴郡。在周瑜来说是为了保护孙权,捍卫孙权,可是在孙权看来,未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傀儡,名位东吴之主,却要倚仗周瑜的支持。
而当曹操率领大军征讨江东,张昭等人一片投降之声,虽然有部分武将主张作战,但也心中犹豫,不知道是成是败。可是一旦周瑜回来,文臣也好,武将也好,纷纷前往拜会周瑜,希望周瑜一语定乾坤。而在殿前大会时,周瑜慷慨激昂陈诉灭曹大计,孙权于是决心作战。
而当周瑜大败曹军之后,周郎威名更是传遍天下,甚至有人传言,江东只知道有周瑜,不知道有孙权。而刘备和曹操更是别有用心的告诉孙权,周瑜才智卓绝,绝对不会久居人下,假惺惺的提醒孙权小心提防周瑜。虽说孙权知道周瑜未必有谋反之心,可是周瑜实在功高震主,难怪在周瑜的晚年,孙权对周瑜一再压制,多次拒绝周瑜杀刘备,夺荆州的计划。
网络配图
而周瑜之后的鲁肃呢?鲁肃比之周瑜,在江东的威望要小一些。可是,鲁肃和周瑜本就是多年好友,长年辅佐周瑜,熟悉军务,虽然是文人出身,却深得东吴众将推崇。而在赤壁之战前,众说纷纭之时孙权难以决断之时,是鲁肃告知孙权,众人皆可以投降,唯独孙权不可投降。
在赤壁之战前后,鲁肃跟主动联合刘备,完成孙刘联盟的大战略,成功打退曹操,并且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可是,孙权和鲁肃也有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就是双方对孙刘联盟的态度不同。鲁肃一直主张孙刘联盟,甚至就是由他出面借给刘备荆州(江陵)。而孙权呢,是在困境中就希望联盟,借助刘备的力量对抗曹操。可是一旦形势有利,就想咬刘备一口。
孙权是个实用主义者,而鲁肃的目光更加长远。不过,鲁肃的一些儒者气质,也确实使得鲁肃有些心慈手软。而孙权三十出头,野心勃勃,哪里会安分。可是就算是自己对鲁肃不满,对孙刘联盟的策略不满,可是只要鲁肃在世,孙权就无法乾纲独断。
于是,孙权渴望能够有一只完全听从自己指挥的军队,希望能够有一位完全服从自己调遣的将军。而吕蒙就是最好的人选。吕蒙在赤壁之战后就迅速成长起来,青年时期的吕蒙残忍好杀,不务学业,由于孙权的劝告,吕蒙开始学习兵法,一段时间之后,鲁肃拜访吕蒙,一番交谈之后大惊失色,说:“非复吴下阿蒙!
”而吕蒙的回答更是精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成为当时东吴最优秀的军事家和谋略家。在建安十八年(213)年,吕蒙率领七万吴军,大败号称四十万的曹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网络配图
但是,就算是吕蒙再能打,也需要对孙权绝对的忠诚。虽然说在逍遥津之战是,吕蒙拼死守护孙权,忠肝义胆可鉴日月。但是,孙权不但要向吕蒙表示,自己可以随意升迁、罢黜吕蒙,更向整个东吴军民表示,自己才是东吴军政的最高指挥者。
于是,孙权在鲁肃去世之后,没有直接任命最合适,最有人气的吕蒙接任。那孙权为何选择严峻呢?万一严峻不主动辞职,那孙权怎么下台呢?原来,孙权选择严峻也是早有打算。严峻此人,“性质直纯厚,其於人物,忠告善道,志存补益”。
孙权就是看中了严峻为人质朴,忠厚老实,对人也从来没有坏心眼,总是想着帮助别人。向这样的人,怎么会贪恋权位,怎么会占着那个不属于自己的蹲位呢?于是,从吕蒙开始,孙权结束了周瑜时代、鲁肃时代,开始了漫长的孙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