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后妻 著名学者、中共早期领导人张申府的暨南岁月
巍巍暨南,已逾百载。在暨南大学的讲坛上曾经名师荟萃,著名学者、中共早期领导人张申府,即是其中带有传奇经历的一位。
一、传奇经历
张申府(1893—1986),原名张崧年或张嵩年,字申府,后以字行,河北献县人。20世纪初期,曾参加 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李大钊联系 密切。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主要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的“顶头上司”,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朱德入党申请的批准人;参与创办《每周评论》,是《新青年》早期的编委之一; 被称为“中共黄埔第一人”;也曾见证了民盟的成立。
他是一位在中国现当代史上影响深远、地位特殊的政治人物。同时,他还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以介绍罗素哲学而知名,以“红色的罗素”自誉,曾是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的哲学教授,不仅是向中国介绍罗素的第一人,亦是向中国介绍罗曼·罗兰、罗丹、泰纳这些驰名世界的文学家、艺术家的第一人。
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他都富于传奇色彩 ,可如此重要的一位名人却有时被历史所淡忘 而鲜为人知。1979年,美国历史学家舒衡哲对张申府进行了长达5年的访谈,并将记录汇编整理为一本专著,题为“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副题为“张申府访谈录”,后 由李绍明翻译出版了中文版《张申府访谈录》,开始受到社会极大关注。
二、毛泽东的“顶头上司”,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
张申府与毛泽东相识于1918年11月,当时毛泽东经其岳父杨昌济教授介绍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员,而张申府是北大教师,同时兼任北大图书馆编目股股长,主持图书编目工作,成为毛泽东的上司。
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时间并不长,从1918年10月至1919年3月,但其仍不忘旧交,1938年秋,他曾把刚写成不久的《论持久战》寄送 正在汉口工作的张申府;新中国成立初期,章士钊向其提及张申府的工作安排问题时,毛泽东曾言:“那是我的顶头上司啊……”。
张申府与周恩来感情更是深厚。1920年12月,张申府与刘清扬(后在法国成为张的妻子并被介绍入党,是中共第一位女党员)、蔡元培、陈大齐等同船赴法国,由蔡元培、李石岑推荐在法国里昂大学中国学院教授逻辑学,同时受陈独秀委托 在巴黎筹建共产主义小组。
是时,周恩来到达法国,他与刘清扬同是天津“觉悟社”的战友,他乡遇故知,往来十分密切,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1921年1月,张申府在巴黎首先介绍刘清扬入党,随后其又与刘一起介绍周恩来入党,他们三位与随后到来的赵世炎等成立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亦是由张申府引荐。张申府夫妇与周恩来友谊深厚,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一直是难得的战友与知己。中共四大后张虽退党,但与周等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其困顿时 曾多次受到周的接济与帮助。
三、任教国立暨南大学
张申府与国立暨南大学亦曾有一段短暂的缘分。1927年8月,国内政治气氛紧张,张申府(当时叫张崧年)与其妻刘清扬便装从武汉搭船赴上海,此时党中央许多人 已经离开武汉,他们经过南京江域时,发觉无人巡查,船便安然抵达上海租界。
上岸后,他们即在法租界明德里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其妻此时无法公开活动,而张申府在1925年中共四大时因意见不合已经退党,无党派的他尚能以公开身份活动,坚持党外工作。
他一时无从找到职业,就以卖文为生。恰逢这时在上海真如的暨南学校 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各 院系 处在筹建、扩充之际,亟需聘请优质教师。张先前一直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从事哲学教学,早有名气,后 经人介绍 在暨南大学教授相关哲学课程,此外其还在大陆大学、大夏大学讲授哲学和逻辑等课程,直到1929年下半年受邀回京讲学。
从1928年初到1929年暑假这一年半,张申府一直在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任教 ,担任伦理学、论理学及西洋哲学史讲师。当时该系初设,哲学等诸门为该系的公共课程,能得到张申府这样负有声望的学人指导,学生们非常珍惜。
在暨南大学档案馆馆藏《国立暨南大学1929年年鉴》上,我们仍能找到当年张崧年的身影。另外,时任暨大副校长翟俊千(1893一1990),是广东东莞 人,法国里昂大学法学博士,兼政治经济系主任,曾在校协助郑洪年校长管理校务,在其1983年寄给母校的《暨南大学创办初期点滴回忆》(现藏于广州暨南大学档案馆)中亦曾提及:“暨大当时各个专业都在扩建,所需师资为数不少,要延聘足够的负有时望的教师不易,幸而当时海内外有很多关心侨教事业的学人惠然来校,荟萃一堂,为诸生讲学,其中哲学方面就有张崧年(张申府)、李石岑等。
”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载。
1928年夏初,刘清扬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回天津居住,张申府则仍在暨南大学等校任教,是年36岁的他独居公寓,这时的张集中精力读书做学问,还翻译了不少罗素的文章,并同潘怀素等筹划组织 著作人团体。1929年暑假前,北京中国大学学生 邀请他回京讲学,暑假后张 赴京任中国大学 教员,同时 兼任北大讲师,结束了在暨大的早期任教 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