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提名艺术家隋建国 作品《时间的形状》
如今他已在艺术道路耕耘了30年,成为中国雕塑领军人,隋建国终于感觉可以走出一个他自己的时代。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共有132位艺术家入选,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2014年的年度整体成果。为了让更多的公众更好的接触和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北京文艺网特此选择部分艺术家为您进行详解,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部分艺术家个人作品并不一定是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之作。
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被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评论称“他成功地将雕塑带入一个全面反省中国现代性的艺术实践中”。
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中,他游刃于官方立场的造型观和历史观之间,同时又将雕塑带入一个全面反省中国现代性的艺术实践中,具有时代标识的意义。无论是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创作的“中山装”、“恐龙”等“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形象,都善于在中国本土的知识谱系和文化经络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气质,流露出严肃的社会批判立场和人文道德指向。
此外其创作还跨涉影像、公共行为等领域,也极具实验性。
《卫生肖像系列》,每个40×25×25cm,1989年
《地罣》,天然卵石、钢筋,70×40×50cm×26件,1992至1994年
科学家、国画、雕塑,这三个看似不相关的词语构成了隋建国的经历。“我小时候想当个科学家,那个时候我觉得科学才是最重要的,谁会想到艺术啊。”隋建国显然至今还有科学情结,他略带兴奋的聊自己前一段时间和中科院的专家谈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在隋建国看来,科学与艺术都是探索未知世界。“艺术也是探索未知世界,它是探索人类表达情感的可能性。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时代人们都有不同的手段表达情感。今天我们一定有我们今天的表达方式,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他的口气依旧略带兴奋。
事实上,隋建国的简历完全是一个标准的艺术家简历。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之后就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教书、创作。“后来没有办法,不是文革了吗,我那个时候要是知道文革会完早就复习数理化准备考大学了,根本不可能学画。
当时觉得,做个科学家多好啊,只不过自己这辈子没戏了。大学都关门了,只能找个事情安慰安慰自己,现在想来都挺悲壮的,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就这样想问题。”隋建国说。
《结构5号》,花岗岩、铁,60×50×30cm,1991年
《Made in China》,玻璃钢喷漆,钢,230×250×460cm,1999年
文革之中隋建国做了一件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学中国画。“其实文革是一个很扭曲的运动,那个时候如果我没有学习中国画可能也会去搞运动。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既然读了些书就应该有点精神生活,所以我才拜了个老师学中国画。
文革的时候大家都反传统文化,但是学习了中国画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开始接触到了中国的传统,有老师引导你,你能感受到那种深远。这就像是一个药引子一样一直在那,虽然我今天面对的是现代艺术,但是那个药引子却是传统艺术,这很有意思。”
中国画到雕塑的转折也发生得很有趣。“在考学的前一年,我从工厂调到了区文化馆,这个文化馆里有一个工人业余雕塑创作小组。我就跟着进行创作。当时大家都鼓励我,说小隋你做雕塑不错,一做就很有感觉什么的。另外,我想考学的时候已经24岁了,我发现考国画的人很多,但是考雕塑的人很少,当时知道雕塑的人都很少,何况做过雕塑的人。
我当时就想我就这一次机会,雕塑可能是我最有利的一次机会。”隋建国接着说:“大学考雕塑系的时候,我已经学习了四年中国画了,我老师说,你应该去考学,你还有机会。我这才去学习素描,复习文化课,上夜校,准备三年才考学的。也是那个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更喜欢雕塑。”
1989年隋建国毕业之后留校教书,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创作了石头和钢筋构成的结构系列作品。这也是他最早流入市场的作品。
起初,隋建国就认为天然的石头是最好的作品,在他看来任何的雕琢都不如上帝之手来得精妙,不用重复写实主义或抽象主义这类已经大师辈出的道路。
《殛》橡胶皮,钢钉
《解剖人体》
隋建国说,那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家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做出了选择:“我们不再刻意追求创新,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与别人不同,那么只要将这个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出来就不会与别人重复。”老祖宗的日晷给了隋建国新的启发,他发现这些石头制成的老古董破碎后用金属重新钉在一起的方式极具特色,于是一系列石头与金属相结合的作品诞生了。
这些名为《结构系列》的作品既天然,又中国,还留下了浓重的个人痕迹,可以说隋建国需要的元素,想要表达的情绪在这组作品里都得到了表现。从《无题》到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城市雕塑《源》,再到《地罣》和《封闭的记忆》,他的创作源源不断,直到作品《殛》的完成。
1996年,隋建国的母亲去世,这在另一个方面促使他脱离了第一阶段的创作。“我意识到一切都是有尽头的。”隋建国说,他发现自己竟然在一种被伤害者的情境中生活了7年,但实际生活并非如此,留校当老师,做艺术,一切都风调雨顺。
当他反省了自己不光是受害者还是既得益者后,作品也随之改变。《殛》便是充分体现这一转变的作品,也是第一阶段的总结和终结。“我没想到胶皮竟能承受如此多的钉子,这些钉子非但没有伤害它,反而被它吸收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变成了自己身上的毒刺。”
《衣纹研究——掷铁饼者》,铸铜,高172cm,1998年
放下个人的情绪,隋建国也开始触碰他一直回避的写实雕塑。但他仍旧不甘心成为罗丹的学生,他要开创自己的道路。《中山装》正是诞生于这个阶段。在人们看到那座巨大的墓碑似的雕塑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雕塑曾经有过5次蜕变。
每一次改变都是隋建国对于艺术语言以及思想的锤炼。完成时的《中山装衣钵》没有任何的个人痕迹,艺术家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典型的形象。就这样,《衣钵》不光成为了一件极具标志性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也成为了隋建国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他找到了一条横跨传统雕塑与现成品之间的道路。
在人们看到那座巨大的墓碑似的雕塑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雕塑曾经有过5次蜕变。每一次改变都是隋建国对于艺术语言以及思想的锤炼。完成时的《中山装衣钵》没有任何的个人痕迹,艺术家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典型的形象。它巨大的体积和标准的形态使人们不得不去注意这个形象所承载的历史、政治、文化意义。
《时间的形状》,油漆与金属,尺寸在变,2006年至今
“从2005年之后,我就开始敏感于时间。其实我觉得时间是与空间直接相关,而空间是雕塑最本质的一个东西。我走了很多弯路,你看我是怎么绕过来的啊,我先学了中国画,然后学古典雕塑,学着怎么把人做像。1989年的时候又开始用结构系列试着表达自己的情绪,抽象的做完了之后又回头去用写实雕塑表达自己。
当发现自己无论是抽象还是写实都可以运用了得时候,“时间”(这个命题)就来了。所以我觉得自己挺有运气的,虽然我饶了一大圈,但是现在我终于靠近了雕塑的核心。
”隋建国曾经做过或者说正在做的一个和时间直接相关的作品叫做“时间的形状”,一个棍子每天都要在油漆桶了蘸一下,日久天长这件作品的形状也在慢慢的改变。这是隋建国两个持续终生的作品之一。
隋建国2008年起开始创作《盲人肖像》系列
2014年,缪晓春看到隋建国最新的作品《盲人肖像》——那像是闭着眼睛,完全凭本能捏出来的、抽象的人体,他说,想起了刚到央美上学那年,隋建国摆在窗台上的一个泥塑。
那是个二三十厘米的女性躯干,没有四肢,没有头颅,就是一个躯干。完成之后,隋建国拼命地打磨它的表面,把它刮得锃亮锃亮的。看到那个小塑像的时候,缪晓春第一次切肤地感到了隋建国年长他的那八岁。“那时候他已经有了伴侣,有了很多的生活体验……那个躯体,到底在表达什么呢?”而隋建国说:“我的作品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爱情。”
作品《引力场》位于佩斯展厅中心
观众与身后的《锥》
如今他已在艺术道路耕耘了30年,成为中国雕塑领军人,隋建国终于感觉可以走出一个他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