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玉佩之谜 探索历史上的双鱼玉佩之谜!
摘要:一、鱼形玉器发展概括 ;二、发现双鱼玉佩; 三、双鱼玉佩的传说
中国是世界上渔业发展最早的国家。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丰富多彩的关于鱼的图案纹样。中国的汉字中很早就有了象形的“鱼”字。鱼,也是中国玉器常见的题材之一,是中国玉器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鱼形玉器发展概括
中国古代鱼形玉器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的鱼形玉器数量不多,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时期和西辽河上游流域的红山文化只有少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鱼形玉器,朴实简练、较为生动,夸张抽象地模仿鱼的自然形态。
之后从商代到西周到东周再到秦代都相继发现鱼形玉的出现。这些鱼形玉,形态各异,纹饰繁简不一,尤以战国时期玉鱼纹饰最为精美。
汉代至唐代是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制作的低潮期。唐代以后,玉器的制作体现出越来越浓的生活气息,含有吉祥寓意的玉雕佩饰开始陆续出现,鱼形纹样成了玉雕佩饰中常见的题材。宋元时期的鱼形玉佩已经有很多出土,传世品为数也相当多。
宋代玉鱼种类较多,一般头较小,鱼身扁平或微微隆起,分为光素无鳞和有鳞两种。元明清三代的鱼形玉佩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鱼形图案纹样,出现了鱼与荷花、鱼与磬组合成的图案,寓意“连年有余”“吉庆有余”,还有龙头鱼身纹样的玉佩,寓意“鱼龙变化”。
(配图仅供参考)
二、发现双鱼玉佩
其中辽金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该时期玉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玉器的制作题材上也是非常随意自然,粗犷豪放,不受任何程式化的束缚。玉器的造型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迄今为止出土的辽金时期的鱼形玉器较为少见。辽代玉鱼主要出土于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而双鱼玉佩就是在这个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现的,玉佩为白玉圆雕,用阴线刻出眼、腮、腹鳍、尾等细部,双鱼嘴部穿孔用金链系佩。辽代玉鱼常以左右对称的双鱼造型出现;辽金时期的玉鱼(尤其为金代)多以水草荷叶作为陪衬,皆以细线阴刻荷叶叶脉。金代多雕作鲤鱼。双鱼又是佛教八吉祥之一,反映出佛教艺术对辽代玉器的影响。
(配图仅供参考)
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双鱼玉佩,共分两组4件。皆用阴刻线表现鱼的圆眼、腮、鳍、尾。鱼嘴部各打有一孔。长10.5厘米。
(配图仅供参考)
到了清代,玉器迅速发展,形成了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这一时期的鱼形玉器也是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发展的巅峰时期。鱼形玉器数量极多,种类各异,以配饰和陈设品为主,其中玉佩饰以双鱼玉佩和鱼衔莲玉佩最为常见。雕工精美,阴刻和阳起两种线条共同运用,圆雕、透雕和片雕等技法巧妙结合。生动写实、纹饰繁琐,充满浓厚的民俗气息。
三、双鱼玉佩的传说
不过,最让大家感兴趣的双鱼玉佩还是与在罗布泊失踪的彭加木教授相关的双鱼玉佩的故事。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彭加木所率领的考察队在罗布泊有了重大发现--他们找到了一个基本保持完整但很难形容的工程设施。这个设施里有大量设备,大部分都失效了或目前为止不知道如何使用,个别设备的功能被甄别出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双鱼玉佩。
(配图仅供参考)
为什么叫双鱼玉佩?不是因为外形,而是因为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初次发现它灵异的功能时,是用一条鱼做实验的时候,玉佩突然启动,一条完全相同的鱼被复制出来!
当复制出一条鱼后,科学家们感到很惊奇,为了证明复制的鱼和原始的鱼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在鱼的一侧作了标记,结果复制出的鱼也有这个标记,不过位置是相反,与中国的阴阳太极鱼的阴抱阳、阳负阴的藕合结构异常相似。两条鱼在同一时刻的动作完全不同,就象是两条不相干的鱼在游动。
为了证明鱼之间的关系,科学家把其中一条鱼注射了毒药,这条鱼很快死了,但奇怪的事出现了,另外一条鱼仍然活着!但在七小时后这条鱼也死了,于是证明了这两条鱼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同一条鱼,只是经过玉佩装置的功能,呈现了两条处在不同时空状态下的不同状态。
(配图仅供参考)
从鱼都死亡的时间延续上说,这个装置往返另一个未知物质空间的时差在7小时,天知道那是什么世界……由于这个神秘事件的出现,极大的震撼了中国的科学研究方向,据说从其中预示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命运结局。因此在八十年代中叶出现了气功热,人体研究热,如严新、柯云路等。不过那些人都是骗子和神棍。今天看来,“双鱼玉佩”装置可能是一个“超人类文明的时间机器或物质转移装置”,极有可能是用于某种物质的超距离输送及复制。
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故事在流传。想到这个故事,我们就不仅会想到为科学研究献出生命的彭教授,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