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和冯子材作文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作文

2018-1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篇一] 由钦州市关工委组织主编,钦州市子材小学.永福小学教师撰写的<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一书近日出版,并免费赠阅.<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的小故事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刘永福和冯子材作文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作文<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篇二] 今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叫<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拿到 书本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民族英 雄冯子材深深震撼和打动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篇一】 由钦州市关工委组织主编,钦州市子材小学、永福小学教师撰写的《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一书近日出版,并免费赠阅。《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的小故事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阅读兴趣。

刘永福和冯子材作文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作文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篇二】 今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叫《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拿到 书本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民族英 雄冯子材深深震撼和打动了。 冯子材是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那时,由于他看不惯清政府的 腐败,官场的黑暗时时想报效祖国又得不到重用,但又愿和贪官们同 流合污, 加上年高多病, 一气之下便告老还乡。 听到镇南关失守的他, 便招兵

刘永福和冯子材作文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作文

买马,一切准备就绪,为了了解作战地形,年近 70 的他走遍 了每个山头,选好了作战场所。 他了解到法国士兵,大多是天主教徒,星期天做礼拜,于是他抓 住了这次机会,深夜偷袭法军,随让有些小成功,但随后法军的支援 部队很快赶来。

刘永福和冯子材作文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作文

冯子材便借助有利地形,将法军一举歼灭,镇南关大 捷,大快人心,但他并没有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但他乘胜追击崩 溃的法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正是有了像冯子材这样的爱国志士才有了我们国家的伟大胜利, 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 生活来之不易,不应该忘记英雄志士的努力。一切仁人志士是中国的 脊梁,革命先烈是中国的脊梁,无数英雄是中国的脊梁,才有了今天 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创造的。将军气涌高于山, 看我驱出玉关。平生蓄养生死士,不斩楼兰今不换。这是黄遵宪赞 美冯子材老先生的。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篇三】 首先要声明,这个故事与基情无关,其实这是一个英雄惺惺相惜的故事。

刘永福(1837-1917)者,清末黑旗军领袖,抗法和保护台湾的英雄;冯子材(1818-1903)者,清末名将,抗法英雄,著名的镇南关大捷的缔造者。但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是匪与官的故事。

刘永福起初是一位起义者(1857至1865年间),算是太平天国起义地方武装的一支,是匪,后来被官府剿得在国内呆不下去,于是远走他乡,跑到越南打下一片天地(1867年以后),干起了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买卖。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当法国侵略者入侵越南,以及借此入侵中国之际,率军起而抗之(1873-1883年间)。

冯子材起初也是一位起义者,参加过广东天地会起义,但很快投身清廷,从小卒子慢慢成长为带兵打仗的大将,是官,为政府方面抵挡法军入侵的将军。当是时也,冯子材意识到,仅有官军的力量,是无法与装备、训练先进的法国侵略者抗衡的,需要敌后的兄弟们协助,方能战而胜之。于是,冯子材主动联系刘永福,两人终于携起手来。后来,正面有冯子材官军的抵抗,后有刘永福黑旗军的骚扰,终取得抗法的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

官方史料中没有明确描述刘、冯交往的经过,1995年出版的由冯子材曾孙、刘永福外曾孙冯绣娟撰写的《冯子材的故事》一书,首次出现了刘、冯各为其主一度交战的记载。冯子材故居中的事迹介绍应该是依据该书的。

刘永福晚年想回国定居,关于在何处落籍,开始刘永福想在原配夫人家乡宾阳安家,遭到宾阳人抵制,刘永福当时很失落。冯子材听说后,给刘写信,说:人云一山不藏二虎,君祈莫信夫惟英雄敬英雄!冯欢迎刘永福回钦州落籍。

但刘永福对冯子材还存有疑心,因为自己曾与冯对敌过,官匪不两立,所以刘永福决定回到出生地防城的那良去兴建房屋。冯子材又亲自跑到那良对刘子材说:你在越南两斩法酋,法人对你恨之入骨,那良地处中越边境,法军在山上已经筑好炮台,你竟然在法军眼皮下建大屋岂不如虎口旁边建猪栏?如果法军知道了,随时有招祸之地,绝无安全可言,请你三思,跟我回钦州定居方为上策。

并对刘永福说:你我同居钦州,你镇南,我守北,万无一失。刘永福为冯子材情所动,决定在钦州筹建三宣堂。1897年三宣堂落成,1898年秋刘永福二女和冯子材第十一子完婚,刘冯结成亲家。这个故事由冯、刘共同的后人讲述,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

匪与官终成为生死之交,胸襟坦荡,英雄相惜,共同在那个末世创造了我们这个民族不多的辉煌,实为国家和民族之大幸。

田汉1962年在钦州瞻仰冯子材墓后,写了一首诗: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车吊萃翁。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扶妖江左成遗憾,抗法关南有大功。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

近代史上这两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南国共同缔造的辉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