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保镖奉孝同 隐居深山50年 毛主席警卫战士奉孝同的传奇人生

2018-0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今年83岁的奉孝同,曾经是中央警卫团的一名神枪手.他的传奇经历还在于,年轻时给毛主席当过5年警卫战士.1958年2月,奉孝同脱掉军装回到湖南新化大山深处的老家干农活.半个世纪以来,他隐居深山,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辉煌.为了探询奉孝同的人生轨迹,近日,记者经过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新化县最西边的奉家镇下团村找到了奉孝同的家.抗美援朝归来,抗美援朝归来,被选为毛主席警卫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出身贫寒.只读过3年初小的20岁小伙奉孝同应征入伍,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在

    今年83岁的奉孝同,曾经是中央警卫团的一名神枪手。他的传奇经历还在于,年轻时给毛主席当过5年警卫战士。1958年2月,奉孝同脱掉军装回到湖南新化大山深处的老家干农活。半个世纪以来,他隐居深山,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辉煌。为了探询奉孝同的人生轨迹,近日,记者经过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新化县最西边的奉家镇下团村找到了奉孝同的家。

抗美援朝归来,

抗美援朝归来,被选为毛主席警卫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出身贫寒、只读过3年初小的20岁小伙奉孝同应征入伍,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战场上跟美国人作战。3年的战争洗礼,奉孝同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奉孝同回到祖国,不久,他被选调到中央警卫团一中队工作,成为一名保卫毛主席的警卫战士。

    1955年5月14日,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汪东兴、张耀祠、杨德中等几位领导陪同,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中央警卫团一中队全体战士。讲话时,毛主席给大家布置了一项新的任务——以探亲为名义回农村老家搞一次调查。

    “你们要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实地反映上来。”毛主席要大家把农民生产的粮食、花生、芝麻、烟叶等情况摸一摸,还有就是农民生活怎么样,粮食够不够吃,粮食征购能不能完成,以及干群关系好不好等问题都要调查清楚,回京后写成报告交给他。

会后,毛主席还特意就调查一事制定了《出差守则》:1.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2.不要摆架子。3.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4.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5.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守则》共5条,简明扼要,毛主席在《守则》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1955年7月初奉孝同回到老家新化县奉家镇开始了为期10天的调查。他在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走访亲朋戚友,以及与公社干部交谈等途径,了解到许多第一手材料。回到北京后,他就当地粮食生产、农民吃粮卖粮情况,以及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写出了专题调查报告。

1955年7月20日,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听取了奉孝同和饶和生、高碧岑、何玉秋、管楚良等5名湖南和湖北籍战士的调查汇报。毛主席在询问了5个人的一些情况后,话题一转:“有什么情况,你们谈谈吧。”

5名警卫战士相互看看,心中好像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毛主席看到坐在自己身边的饶和生手里拿着调查材料,点头对他说:“你的材料能给我看看吗?”“我写得不好。”饶和生回答。毛主席看到饶和生在调查报告里写有反映农村食品“供不应求”4个字时,说:“你有点文化嘛。

”随即又关切地问道:“农民口粮够不够吃?”饶和生深思片刻后回答说:“现在农民口粮定量一年只有三百多斤稻谷,不大够吃。”“你说定量多少才够吃?”毛主席又用探寻的语气问了一句。饶和生想了想,回答道:“最少四五百斤。”“你说得对,你能替农民说话。”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表扬了饶和生。

随后,毛主席在查看奉孝同写的调查报告时,饶有兴致地问了他一句:“你还是讲新化方言?”“改了一点。”奉孝同不好意思地笑了。

3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毛主席在听完警卫战士的调查汇报后总结说:“我从你们几个人中了解到了六千万人口(指当时湖南、湖北两省人口)的一些情况。你们见到了农民,我见到了你们,也间接地见到了农民。”

几乎就在毛主席讲话快要结束时,卫士长李银桥趋前向他报告说:“饭准备好了,是不是先吃饭?”毛主席站起来说:“那好,今天我请你们几个小同志吃餐便饭。”

  桌上摆放3个荤菜、3个素菜和一份西红柿鸡蛋汤。主食有米饭和馒头,毛主席只吃了青菜、豆豉、苦瓜炒青椒,以及1碗大米掺小米蒸的米饭。警卫战士和毛主席一起就餐,不免有些拘谨,毛主席就像他们家里的老爹爹一样,不停地往他们碗里夹菜,还笑呵呵地说:“你们年轻人要多吃点,把这些菜都消灭光。”

饭后,毛主席和警卫战士拉起了家常。当他听说管楚良还没找到对象时,开玩笑说:“那么多好姑娘还找不到,是你要求太高了吧?不要急,慢慢来。”看天色已近黄昏,毛主席意犹未尽,但他还是起身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临走时毛主席和5位警卫战士一一握手告辞。

保守军人机密,回乡隐居深山当农民

 在中央警卫团工作的那几年,是奉孝同一生中最难忘也是最感荣耀的一段岁月。在这里,他学文化,苦练枪法,是警卫团有名的“神枪手”。一本印有“执勤能手、优秀射手、技术能手”荣誉证书,就是他当年在部队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的佐证,这让他一生都感到自豪。

  1958年2月,28岁的奉孝同复员回到老家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回到家乡几十年,奉孝同守口如瓶,没有跟任何人谈起过自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往事,他把保守党和国家机密作为自己做人的原则坚守着。

  因为当过兵、枪法好,复员回家后的奉孝同被公社武装部抽去做了训练民兵的军事教官。奉孝同训练得法,公社民兵连在县里连拿3届冠军。在公社武装部待了3年后,奉孝同回到大队和妻子一起干农活。

“三年经济困难”期间,他们一家人靠咽糠粑吃野菜填饱肚子。后来野菜没有了,就吃“神仙土”(一种有黏性的黄土)。因为不消化,体弱的小女儿几次差点因腹胀死去。即便生活如此困难,奉孝同也从没有向组织伸过手,叫过屈。

改革开放后,奉孝同一家靠种几亩责任田和政府每月发给他的一点优抚金解决温饱问题。奉孝同和妻子生育了3个女儿,但家庭遭遇诸多变故,小女儿十多年前被人拐卖到了外地,至今音讯全无,二女儿嫁到相邻的溆浦县河田乡,家境也不算好。现在老两口和离了婚的大女儿奉庆龄生活在一起,唯一的外甥女奉莲花在外打工多年,一家几口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他的肩上。

秘密被公开,希望3个心愿都能实现

2012年10月,奉孝同的大女儿奉庆龄因病到新化仁泰医院住院。没想到,一桩奉老隐瞒了半个世纪的秘密意外地被医生王杰和他的两位同事发现并披露出来。10月23日,仁泰医院的医生王杰和他的两位同事开车送奉庆龄回家。

因下雨且路途遥远,当晚3人住在了奉家。晚上,客人和主人拉家常,王医生觉得奉老是个“有故事的人”,试探着问他。没想到奉老的老伴一下子拉开了“话匣子”,她说老倌子年轻时上过朝鲜战场,当过毛主席的警卫战士,还陪毛主席畅游过长江。

 王杰和他的两位同事不敢相信老人说的“故事”是真的,但看到老人讲奉老那些事情真切动人,看不出有编造的痕迹。

  次日回到县城后,王杰上网查到了奉孝同在中央警卫团的战友饶和生、张耀祠写的革命回忆录,同时还查到了其中和奉老相关的一些详细记录。不久,王杰在奉老的亲属陪同下携带老人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复员军人证、日记本等物品来到湖南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建办进行鉴定。2012年12月初,湖南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建办专家对物品进行了鉴定,确认了奉孝同的身份。

  说起50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奉孝同说自己几十年来从未走出过新化县。多年来,他盼望着能去韶山毛主席故居参观,了却一份对老人家的思念之情。他说:“毛主席的教导影响了我一生,我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现在我生活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出门十分困难,但我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现这个愿望。”

  让奉老感到高兴的是,2012年12月,在新化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有关单位的帮助下,他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12月18日到达韶山后,奉孝同先到毛主席铜像广场给毛主席敬献了花篮。在距离毛主席铜像100米的距离时,老人无比激动地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并走起了正步。到达铜像前,奉老停下了脚步,但敬着军礼的手久久没有放下,他的眼里噙着泪花:“毛主席,我看您来了。虽然过去了50多年,但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那天,奉孝同还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糍粑和腊肉拿出来摆在毛主席铜像前。原来,他当年在中央警卫团工作时,一次从新化回京,他特意带了家乡的糍粑和腊肉送给毛主席,毛主席吃了后高兴地说:“还是家乡的东西好吃。”故而这次到韶山来看望“毛主席”,老人家不忘带上这样一份毛主席喜爱的礼物。

  奉老还参观了滴水洞。在听讲解员讲解时,他目视前方,摆出一副站岗的姿势,宛如在为毛主席站岗。陈列室里,一段毛主席在韶山水库游泳的录相吸引了他,他凑上前,看得很仔细。当讲解员说“主席游泳姿势比较特别,是侧泳”时,他对讲解员说:“毛主席游泳厉害得很,我陪他游过几次长江,他都是一口气游过去不用歇气,而我却要在船上歇两次。”

  参观完滴水洞,奉老被安排和武警韶山警卫中队的战士们座谈。在中队门口一下车,他便向迎上来的战士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说,是军人就应该雄赳赳,气昂昂。

  离开韶山前,奉老将随身带来的50多年前在中央警卫团工作时写下的5本日记,全部捐赠给了湖南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建办。

  从韶山回到新化,奉孝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终于在韶山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毛主席”,这一刻他整整等待了54年。

  奉老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到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奉老告诉记者,要是哪天站在毛主席的水晶棺旁边,他会轻声地对毛主席说:“毛主席,您的警卫战士奉孝同向您报告,50多年后,我从湖南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5组看您来了!”

 从畅想中回到现实,奉孝同心里流露出一份深深的忧虑:去年他大女儿住院治病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如今70多岁的老伴又中风躺在病床上。女儿和老伴的病还需要进一步治疗,但农村医保报销金额有限,自己每月也就500元优抚金。因此,他的第三个心愿就是能早日把女儿和老伴的病治好。

  与奉孝同告别时,记者问他半个世纪隐居老家深山当农民后悔不?老人沉思半晌,回答说:“毛主席当年对我们说‘劳动最光荣’,谨遵毛主席的教诲,保守军人机密,扎根在家当农民,我无怨无悔。”(感谢湖南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建办和新化县委老干部局对本文采访给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