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汉根】新财富500富人榜出炉 缪汉根入选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201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吴江的陈建华.崔根良.缪汉根入选富人榜,陈建华位于92名,崔根良.缪汉根并列272名.据了解,今年首富再度易主,汉能控股集团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首富宝座.而万达集团王健林.去年首富娃哈哈集团宗庆后分别以800亿元.790亿元位列第二.三名. 而江苏地区首富被苏宁电器张近东一举夺得,其身家高达215.5亿元,在全国500富人榜的排名由去年的第33位提升至第29位.而去年的江苏首富朱兴良家族财富已缩水过半至94.1亿元,排名跌落至江苏地区第8名.从

近日,201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吴江的陈建华、崔根良、缪汉根入选富人榜,陈建华位于92名,崔根良、缪汉根并列272名。

据了解,今年首富再度易主,汉能控股集团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首富宝座。而万达集团王健林、去年首富娃哈哈集团宗庆后分别以800亿元、790亿元位列第二、三名。

 而江苏地区首富被苏宁电器张近东一举夺得,其身家高达215.5亿元,在全国500富人榜的排名由去年的第33位提升至第29位。而去年的江苏首富朱兴良家族财富已缩水过半至94.1亿元,排名跌落至江苏地区第8名。从今年富人榜上榜人数来看,江苏地区有49人上榜,排名位居全国第五位。

缪汉根,1965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大专学历,当选过苏州市政协委员2006年度“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江苏省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农村青年科教兴农产业带头人标兵 缪汉根1986年执掌盛虹丝织厂,盛虹集团年销售额已超百亿元。为升级为全球超细纤维专家,2008年7月,盛虹下属江苏中鲈科技投产全球第一条专业PTT记忆生产线,并将建成继壳牌和杜邦后的全球第三个PTT切片生产基地

1983年,高考落榜的缪汉根回乡,进了村上的丝织厂当工人,每月30多块钱工资。从一线工人,到仓库保管员、再到分管经营的副厂长,他在丝织行业摸索出些经营门道。1991年,丝织厂又办起了一家印染厂,做了多年丝织厂副厂长的缪汉根被任命为主营染整的村办企业盛虹砂洗厂的厂长。

成立之初,砂洗厂只有2个车间,百余名员工,资金上也捉襟见肘。而与此同时,同处一镇的“鹰翔、”“东方”等大公司在印染界已有相当知名度,隔壁永和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公司。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盛虹”面临的不仅仅是社会大环境不明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大块头”公司和兄弟企业的竞争。

夹缝中求生存就要创新。1994年,“盛虹”自行研制了一种印染新技术,能够在面料上印制出“手掌花”的特殊效果,引得了客户的趋之若鹜、同行的竞相仿效。5月,企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并购,“永和印染厂”划归“盛虹”旗下,同时在周边征地30亩,筹建印花厂。

1996年,在缪汉根的直接指挥下,“盛虹”开发出了仿羊绒印花新品,一时间又受到了市场的追捧。盛虹集团一位高层人士这样回忆当初的行情:“当时仿羊绒卖得很疯,都是客户先把钱打到账户上,再等厂家出货。”几年时间,“盛虹”初步完成了资本积累。

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胆略过人的缪汉根开始大刀阔斧地通过“兼并”来扩张企业规模。1997年,缪汉根将濒临破产的坛丘印染厂收归名下,1998年,他再次出资兼并了苏州东方丝绸印染有限公司。在“盛虹”的数次兼并中,尤以“吃”掉“东方”最为大胆。

“东方”是当时印染界的“老大哥”,规模较“盛虹”大,当时就有人担心:缪汉根兼并“东方”是“小鱼吞大鱼”———只怕会被撑死。然而颇具经营头脑的缪汉根对这条“大鱼”并不是一“吞”了之,而是将其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分化成三个下属分厂,并成立了虹胜宾馆有限公司,利用闲置房产发展酒店业。

经过一番“消化”,“盛虹”不仅没被“撑死”,反而使企业规模扩大了一倍。事实证明,等到1999年下半年全球纺织市场人气回升,“盛虹”并购的企业都开始赢利。“盛虹”的并购行为,成为企业迅速扩张并取得良好效益的经典案例,缪汉根也在自己的事业蓝图上抹下了第一缕嫣红。

做大做强1997年,原盛虹砂洗厂改制为吴江市盛虹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股份制民营企业。2000年,缪汉根将企业更名为“江苏盛虹印染有限公司”,把目光投向了省内外。2002年,他又成功组建了以印染为主业的盛虹集团。至此,“盛虹”已经拥有10家印染分厂,年染整能力达10亿米。

即使放眼全球纺织印染业界,如此生产规模也已堪称超一流。然而站在成功的高峰,盛虹人并没有止步不前。运用科技创新这支彩笔,缪汉根和他的盛虹集团又开始在自我超越的画布上描绘新的锦绣前程。

做大做强

纺织染整是一项传统产业,国内的印染企业往往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却忽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当环境、能源、土地这些有限的资源开始限制企业体量的增长时,重量不重质的弊端便凸显出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00年,集团便建立了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精品车间”。

在此后的两年中,盛虹集团均注入巨资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红外打样设备、自动滴液系统、圆网印花机,这一系列先进设备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02年,在缪汉根的主持下,盛虹集团又建立了江苏盛虹纺织品检测中心。两年后,该中心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的认证,这标志着该中心已经成为世界实验室多边组织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之一,其检测数据和报告将获该组织成员国的承认,经其检测合格的出口产品也将不再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

检测中心不仅充当着把关盛虹集集团产品质量的“门神”,还作为独立机构对外为其他企业提供公正的服务,起到了“产业保镖”的作用。民营企业建立国际化检测中心,这在全国来说也不多见,该中心对盛泽及周边地区纺织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战略性意义。

在缪汉根的重视和推动下,盛虹集团还在当地印染企业中率先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清洁生产验收,其《碱减量废水回收对苯二甲酸技术》项目获得环保总局《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证书》,公司《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纺织品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

他还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纳米级材料,现第一代装饰性纳米抗菌、防霉涤纶短纤织造材料已与广州铁路局长石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被广泛用于列车。对一家从印染行业起家的民营企业来说,这些创新性成就的取得难能可贵。

进入2005年,缪汉根又开始着手上马全新的“数码印花”项目。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可以像我们打印数码照片一样,通过电脑、喷绘机等数码设备,直接把图案和色彩喷印到坯布上。数码印花技术摆脱了分色、制片、制网等传统印花方式,具有操作简捷、效率高、低投入、高回报的优势。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用水和色浆,数码印花真正实现了无污染生产,这为纺织染整的生产带来了一次技术性革命。

“世界纺织品的发展趋势是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数码印花的出现将满足这些市场需求。”缪汉根告诉记者,“实际上,数码印花属于染整产业的数字化范畴,而数字化才是纺织印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盛虹”正在积极制定打样、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标准,从而推动企业及早实现数字化,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从一家只有一些淘汰设备的小企业,到拥有国际领先设备和技术支持体系的染整航母;从检测中心到清洁生产再到企业数字化,盛虹集团再一次用自己的发展历程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

多元并进 在做强做大印染这个老本行的同时,缪汉根始终坚持多元化发展思路。2003年,他敏锐地意识到当地化纤行业的潜在商机,遂拍板上马了总投资达20亿元的60万吨熔体直接纺项目。缪汉根告诉记者,以前盛泽地区的织造企业,由于从外地“进口”涤纶长丝,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得产品的价格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

2003年,包括“盛虹”在内的吴江三大熔体直纺项目纷纷上马,震惊了纺织业界。作为纺织产业的前道,熔体直纺相对于传统的切片纺丝生产具有流程短、生产工艺稳定、技术路线先进的特点,在传统纺丝生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选择熔体直纺有利于企业增产降本。

目前,年产20万吨涤纶长丝、采用美国杜邦和德国巴马格等一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盛虹化纤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盛虹化纤的投产,对集团本身来说,是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一项创举,而对绸都盛泽的纺织产业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一枚重重的竞争砝码。

多元并进

其实,盛虹集团的多元化之路起于1998年末。当年12月,缪汉根利用被兼并企业的闲置房产开出了盛泽第一家三星级酒店———虹胜宾馆。当时,盛泽地区高档宾馆的数量与市场需求反差极大。虹胜宾馆开业后立即吸引了一批高端客户,客房的出租率经常爆满。

随后,缪汉根又分别在盛泽和松陵两地相继创办了虹胜商务宾馆和鲈乡山庄,并同样获得了市场好评。2005年,盛虹集团旗下的盛虹国际酒店又将在盛泽开业。作为目前盛泽地区惟一一家四星标准酒店,“盛虹国际”的出现不仅是集团酒店业的一个新突破,也将为盛泽的城市化建设增光添彩。

2005年,在传统工业领域获得巨大成功的盛虹集团又开始进军房地产业。在盛泽西部新城区,一座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的“盛泽财富中心”即将崛起。大卖场、步行街、高档办公写字楼将成为“盛泽财富中心”的核心内容。

2007年盛虹吸收德国技术再依托企业的研发力量,建成并顺利投产了化纤二期超细纤维生产项目。

2008年,盛虹集团通过了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的审核,成为全国涤纶超细纤维产品开发基地和印染新产品国家研发基地。一个集团同时拥有两个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的检测中心、两个国家级生产研发基地,这在行业中是惟一的。这不仅提升了盛泽地区纺织品产业集群整体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同时也奠定了盛虹进军总部经济的实力地位。

2010年7月底,盛虹又宣布,全球第一条专业PTT记忆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条生产线是巴马格公司为适应记忆纤维生产而开发出的,由盛虹集团首次成功开展产业应用。这条生产线年产量8000吨,但现在盛虹集团正在筹建10万吨的二期工程,并且还将建设一家可以将10万吨PET塑料原料改造成PET切片(生产记忆纤维的原料)的生产企业,从而形成世界上第三个PTT切片生产基地。

据了解,此项工程总投资15亿元,产值可达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