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毅地质 【中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刘士毅
刘士毅同志,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以下简称物探)工作,1999年1月在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现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休。作为一名有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正局级领导干部、知名物探专家,他始终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地质找矿事业,不断追求地质找矿梦想。
在退休后的15年里,他连续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和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国家重大专项,不畏艰险,深入野外,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谱写了一曲“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美丽”的动人诗篇。
一、攻坚克难,勇于创新
2002年11月,刘士毅担任国家863研究课题“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第二子课题“考古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项目(以秦皇陵为探测对象)负责人。立项伊始,他就查阅了大量历史上对秦皇陵的描述,提出了精细设计、精细施工、精细解释推断的要求。
项目实施中,他奔波在野外一线,与考古专家密切合作,认真研究每一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实际探测能力,完善工作方法,成功运用了高精度重、磁、电、震、地质雷达、放射性方法、土壤汞气测量法、核磁共振法、地温法等22种(含亚类)先进方法技术,最终获取了一大批新资料、新证据与一系列新认识,揭开了秦始皇地宫主体结构、几何参数、墓室基本完好等神秘面纱,为考古学界进一步研究秦皇陵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这一重要成果引起社会轰动,中央电视台整点新闻、东方时空、时空连线等进行了采访报道。2005年4月他主编的《秦始皇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专著出版,同年该项目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二、不懈追梦,成果丰硕
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而设立的国家级大项目。刘士毅同志作为该项目的物探技术负责人,编制物探工作技术要求,提出了合理的工作部署建议,促进了矿区的物探工作逐步规范,对物探技术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他编写出版了《资源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物探找矿百例(上、中、下)》,广泛关注。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刘士毅同志被聘为全国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和北京地区老矿山找矿项目物探监审专家。
他编写了《老矿山物探工作要求》和《整装勘查区物探工作技术指南》,对物探工作从立项、设计编写、数据采集、处理、异常解释、验证及验证后的再解释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大大规范了物探工作,提升了物探技术找矿效果。
三、甘当人梯,培养新人
刘士毅同志在业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更是努力推进、甘当人梯。2014年单位所属北京公司研制的新一代主动源电法仪器KGR-1成为我国第一个真正实用的抗干扰电法仪器,顺利通过验证。刘士毅同志在整个的研发过程中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就增加极化率参数、改手工检索为自动检索等关键应用提出指导意见,新仪器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单位在研发物化遥GIS软件过程中,刘士毅同志作为模块优选、试用与软件验收的主要专家,既多方细致指导,又严格要求把关,使该软件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第三方测试和基层试用的规范化物化探综合软件,得到大规模推广,深受基层单位欢迎。
刘士毅同志不仅关注软件研制及实际应用情况,更关心野外一线物化探技术人员的成长。单位研制与推广的“重磁电数据处理解释系统RGIS”被国家专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指定为物探工作的支撑软件,在基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长达8年的软件使用反馈和完善,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每年举办的全国性RGIS培训班,刘士毅总是挤出时间、甚至忍住病痛,到会作专题报告,把他毕生的工作成果、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物探工作者,为培养基层物探技术力量做出了显著贡献。
四、严字当头,无私奉献
野外地质工作质量如何,关系国家矿产资源大局。刘士毅同志在工作期间严字当头,不畏艰险、不怕吃苦,发现问题,坚决纠正。退休后他每年要参加大量的项目评审工作,他的铁面无私人所共知,对于项目立项、设计、成果报告评审,他都坚持原则、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坚持退回修改,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返聘期间,他常年坚持坐班工作,除探亲、生病请假外,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长假,公休日加班是常态。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探亲前,还要求单位扣除他探亲期间的聘用工资。单位项目人员向他请教、咨询问题,要给他一些咨询费,他坚决拒绝,从不拿额外的任何费用。他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诠释出一个老地质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晚年风采。
夕阳之美,其红如火。刘士毅同志75岁了,但是他严肃认真提出的意见还经常在评审会上回荡,他矫健忙碌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地质野外。正是像他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者在荒漠戈壁、高山峡谷,以特有的信念、勇气、毅力和激情,创造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 ”的地质“三光荣”精神;正是像他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者锲而不舍,用他们的智慧、汗水甚至生命,推进了中国地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共和国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