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一营刘士毅 评《我的特一营》:向抗战精神理性回归
抗战剧本身不存在“多”的问题,不过某些电视剧被娱乐化大潮裹挟,的确偏离了理性轨道。如过分热衷于特殊人群,出现了土匪抗战、妓女抗战等;不认真讲故事却热衷于编造手撕鬼子、枪打飞机等雷人情节。而由南京军区参与拍摄、湖南卫视首播的抗战剧《我的特一营》,则是一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释放出抗战剧向理性回归信号的佳作。
抗战剧的理性回归首先要回归敬畏历史,从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出发,尊重历史事实,还原真实的历史语境,以对观众起到历史教科书的教化作用。《我的特一营》展现的大背景是,在淞沪会战后,中国军队虽奋力抵抗,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图,但并没有阻挡住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犯。
而国民政府组织的徐州会战,特别是台儿庄战役,则是一次粉碎了日本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一次载入史册的战役。《我的特一营》讲述这一战役时,客观地表现了国民党上层军官李宗仁、白崇禧、汤恩伯,以及孙连仲、廖光义、刘士毅、张自忠、王铭章等军、师级指挥官的作战部署和“人在阵地在”的作战决心。
为讲好故事,《我的特一营》努力追求“大”与“小”的结合,它以一个营作为故事主体着重表现“草根英雄”。
抗战剧的理性回归还要认认真真讲好故事,写好人物。《我的特一营》以一支小部队“追打”日本鬼子为叙事主体并糅进全民抗战的内容,颇有新意。而它在刻画人物上也颇见功夫,主要角色个个性格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