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老师 王玉平律师 王玉平:想到哪儿聊到哪儿——直面名师系列讲座之四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2年11月5日晚六点半,2012年度"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四场"王玉平:想到哪儿聊到哪儿"在5号教学楼F1-109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主办,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王玉平老师作为主讲人.王玉平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在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之后所形成并采用的教学方法:他为油画系的同学特别设置了时间较长的素描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不被平常教室中习惯的氛围所左右;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使用惯用素材之外的材料,以便让作品的表达有更多的可能性

2012年11月5日晚六点半,2012年度“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四场“王玉平:想到哪儿聊到哪儿”在5号教学楼F1-109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主办,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王玉平老师作为主讲人。

王玉平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在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之后所形成并采用的教学方法:他为油画系的同学特别设置了时间较长的素描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不被平常教室中习惯的氛围所左右;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使用惯用素材之外的材料,以便让作品的表达有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王老师为了让观众们对他设置的课程及教学方法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讲座中播放了记录这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各种图片。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王玉平老师阐述了他对绘画基础训练的看法。他指出,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到照相技术的发明,除了一些例如戈雅、德拉克洛瓦等大艺术家的作品以外,大部分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还是停留在技术系统的层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又只有拥有更好、更全面的技术才有超越现有技术水平作品的可能。

所以,王老师强调,现在中国的美术学院一直使用的训练基础的方式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在长时间的训练基础之上,学生才会获得手感和经验。王老师不无幽默地解释到:“假如你没有长时间而繁复的训练,就辨别不出2H和4H铅笔的区别,而这种经验和手感只有在长期的训练中才能获得。”

王玉平老师认为,今天的西方虽然十分强调艺术的个性,但是由于忽视了这种有深度的训练,缺少了贴近自身的具体手感和个人经验支撑,也就导致了作品如同儿童绘画一般出奇的相似。有无手感和经验所创作的画作其孰好孰坏,就好比一个认识一万个字的人和一个认识一百字的人所写的文章孰好孰坏一般,正如靳尚谊先生曾说的一样:“谁的基础好,谁将来就画得好。

”王玉平老师还指出,今天艺术界的现状是用文本解读文本,而这样的倾向已经离开了艺术本身,不再具有实际的意义了。

之后,王玉平老师又就绘画过程的另一重要方面——“写生”展开了阐述。王老师指出,我们在长时间的绘画训练中不能只是停留在“画得对”或者“画得像”的层面上,同样,我们写生的目的也绝对不是毫无态度的“复制”对象。

不带个人情境的“复制”作为一个物理过程,已经不与人发生关系了。所以绘画不应该只停留在物理层面,它应该要 “过你的心”,只有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才会不断地锻炼和培养你的心智和发现新鲜事物的能力。王老师用略显绕口的一句话解释说:“你画一个东西,你画的是它,又不是它。那是什么?应该是你心中的‘它’,而‘它’还是它。”

随后,王玉平老师又结合一个以照片为主的无声视频阐释了自己近些年来由写生所引发的感触。他一直强调,不是照抄对象的写生其实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因为人的想象力是无边的,面对鲜活的自然界,总能获得一些意外,而在养成了寻觅新鲜事物的习惯之后,久而久之你就会越来越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

王老师笑着说他在北京从小生活到大,也从小画到大,但是仍然觉得北京的大街小巷十分有意思,而且在写生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回到了儿时单纯快乐的岁月,自由自在的感觉使他十分上瘾。

而在这个过程中,画的好坏已经居于次位,重要的已经是写生带来的幸福感了。视频传达了王老师在北京、河北蓟县、上海等地的写生场景。生活之中平凡的点点滴滴在王玉平老师的照片之中、画笔之下都显得愈发活泼生动了起来。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与观众的互动阶段,王玉平老师就绘画有没有“好的”标准、如何把绘画的“好”传达给观众、怎样渲染才能使得画面更具有气象、什么是媚俗以及如何看待漫画等等观众所提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最后,王老师播放了其在捷克用水晶制作作品的过程视频,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讲座圆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