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卓与王石对话 王石的新书与对话
5月5日晚7时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携新书《让灵魂跟上脚步》做客由东方早报、东方艺术中心和大众书局主办的东方文化讲堂,在东艺中心演奏厅作题为《“放下”与“坚持”》的讲座,并回答提问和签名售书。王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诫忙碌的都市人,要舍得“放下”,要懂得“坚持”。
放下“现代人的脚步太快了,等等灵魂” 王石的演讲首先从自己制作的一段名为《玄奘之路》的录影开始,影片中王石两次追随玄奘西域取经的足迹,“寻求灵魂的追问”。
影片结束之后,王石和读者做了一个互动游戏,王石要求数位读者同时托起一根竹竿移动,看谁坚持到最后。一段录影、一个游戏,用王石的话说就是,“放下其实很难”。 2006年,王石跟随一个团队追寻玄奘西域取经的脚步,从西安一路前往印度,“起初我并不感兴趣,但我对主办方说除非一路上大家把手机没收才同意。
这个时代,放弃手机是很艰难的事情。”“原先有十几位企业家参加,最后临行只剩下6位企业家,集合第二天又走了一位。
”在王石看来,企业家和普通人都难以放下那么多东西用很长时间去做一件和名利没有关系的事情。“放下都市的生活,放下赚钱欲望、竞争的压力、学业…大部分人都放不下来。高度的竞争、物质的欲望、人情的冷暖、高度的压力,没法子让我们放下来。
” 而联系到自己的成功,王石说,也正是这20年间的三次放下成就了现在大家面前的王石。第一次是1983年辞去广州外经委国家干部的身份去深圳扛麻袋下海,“我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觉得深圳可以试验一下,但到底能做什么我不知道。那年我33岁,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放下了当年令人艳羡的工作,转身为当初还地位不高的商人,“当年去深圳,我鼓励以前的同学、战友过来,他们都以评职称、分房子等理由拒绝了,但到了10年后,他们想来的时候,深圳已经不能给他们机会了。
” 第二次则是1988年放下了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将近500多万元收益,这些股份现在值40个亿,到现在收益涨了将近800倍,“但我不后悔当初放弃的巨额收益。
”“不是说我当时的举动有多么的高尚,在我看来在中国既出名又获利是非常危险的。”另外也来自王石本人的自信心,“我把企业蛋糕做大,就能分更大利。
”“我还查了家谱,祖上没有出过地主,我们王家和财富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我放弃了。” 据王石介绍,这部分当年他的团队放弃的收益如今成为企业职工基金和用于慈善,“我让秘书查我的慈善占收入多少,正巧有三分之一强,这让我很高兴。
当年的那笔钱,我即使不放弃,我也会把它赠出去。”谈到慈善,王石说自己的收入几年前也就是60多万,最近期权改革才拿到很高的收入,“慈善和登山都是我自己钱。我只好做卖身广告,用于公益和登山。
” 第三次是万科放下庞大的产业结构,专注做房地产。1993年,万科调整从多元化企业到房地产,“这个放弃的过程是非常痛苦,最后确定了房地产主营业务。”按照国际标准,万科目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住宅开发公司。
从旅行、个人到企业,谈到放下,作为中国最成功企业的董事长,王石更希望自己和普通人,“现代人脚步太快了,等等灵魂。”在王石看来,适当放慢脚步、放下些名利对个人、对社会都一样,“公平与效率,我们现在应该要更关注贫富问题了,”“不惜牺牲环境的效率,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脚步,调整我们的价值形态。
” 坚持伟大是熬出来的 “三次放下是关键,坚持则更难。”王石说。几年前,王石热衷于登山探险,但相比攀登令人畏惧的珠峰,王石说做企业更难,“搞企业比登珠峰难多了,登珠峰我熬了2个月,做企业我熬了20年还在熬。
类比于登珠峰,做企业现在充其量还在营地。”在王石看来,坚持带来的成功是不知不觉的,如何坚持是非常难的。
“坚持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除了坚持,不断试错也是达到成功重要因素。“试错不是主动犯错,一旦发现错误及时调整,勇于承认、调整错误的品质。人不能战胜自己就是不能认错,还将错就错。
犯了错还要勇于担当。” 现场的互动 Q:如果可能,自己最难以放下和坚持的事情是什么?年轻人是否一定要经历苦难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最难放下的都是比较隐私,最难割舍、最难放下都是说不清楚的。在我从商的经历中,最难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
以前我每年都胃出血,其中最大的关系就是处理企业人际关系,我不赞成不包容的文化传统。还有一个就是1985年裁员25%,自从那以后,万科就没有再裁员。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经历苦难才能更珍惜,苦难也是一种财富。
Q:经商和出书之间如何平衡? A: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想做什么作家,我主要还是在经商。但我有记笔记的习惯,笔记现在还在做。尤其是有了电脑后,这就更方便了。2000年我在网上开了论坛,2003年开了博客,现在基本上我一天一篇,亲自回答网友问题,许多人还不相信。
博客也是对自己心理承受压力的锻炼,上面有许多谩骂,但这更让我知道我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Q:你通常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A:我本人喜欢文史哲,我不太功利主义的读什么书。
我现在养成的习惯是,七八本书同时看。谈到最影响我的书,可以说没有,但印象最深刻的书还是有的。比如大学自学政治经济学,我认真看了徐禾写的一本政治经济学,1977年离开大学,1983年离开广州,我发现能用市场经济思维思考问题,这本书对我从国家干部转身做商人关系还是很大的。
还有一本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值得你一遍遍读。此外还有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不同时期,我都有自己喜欢的书。我太太对我的评价是,我非常喜欢读书。每到一个城市就是买一大堆书,但我们没有收藏癖好,只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