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茹的父亲 谢茹副省长在全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7-12-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全省第一批试点经验,部署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刚才,省卫计委.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编办.药监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鹰潭市.兴国县人民政府.芦溪县人民医院.南昌县中医院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大家讲得很好,听后很受启发.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积极探索实践,试点工作初见成效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2年9月,我省选择13个县(市)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全省第一批试点经验,部署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刚才,省卫计委、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编办、药监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鹰潭市、兴国县人民政府、芦溪县人民医院、南昌县中医院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大家讲得很好,听后很受启发。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积极探索实践,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2年9月,我省选择13个县(市)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近两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抓住破除“以药补医”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重塑了公益导向的补偿机制。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各地从加大财政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理顺价格体系入手,重建补偿机制,让县级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新建县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公立医院改革机制性投入每年在2700万元以上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南昌县将试点医院在职职工的基本工资财政保障水平提高到65%,并一次性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医院购置大型医疗设备;芦溪县人民医院自2009年实行药品零加成以来,始终重视医疗成本管理,改革支付方式,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2013年该院人均住院费用2800元,仅为全省同级医院平均水平的70%、全国平均水平的60%。

 

二是深化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以服务人口核定床位、以开放床位核定岗位总量”的办法,我省在全国率先创新县级公立医院岗位管理,打通了合同制医生职称晋升通道。在破除编制藩篱的同时,结合医疗行业特点,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允许医院将收支结余的5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考核发放。

高安市、兴国县等县(市)重新核定试点医院人员编制,编制总额较改革前有较大幅度增加;新干县、进贤县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双挂钩、双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探索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各地从理事会决策、院长负责制执行、量化绩效考核标准等三个方面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激发医院内生动力。婺源县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履行发展规划、出资和监管等职责,并在医院岗位设置、内部人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收入分配、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医院自主权。

分宜县出台医院院长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强化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院长管理职责。

四是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实现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的目标,各地制定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大力实施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乐平市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或改扩建县级医院,新增床位500张,医院面貌焕然一新;贵溪市人民医院投入1000万元打造数字化医院,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化在缓解群众“看病难”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

德安县建立了省、县、乡三级技术协作关系,县域内病人转诊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

五是建立了多元多重监管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改进医院服务绩效、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建立医保对医疗机构的激励与惩戒并重的约束机制、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南城县完善阳光医药监督管理体系的做法,构建起社会多方参与的医药卫生监督管理机制。

改革后,县级公立医院的监管机制正逐步从多重监管向一体化监管转变,从基于结构的监管转向基于过程和结果的监管,由单一监管工具转向多样式监管转变。

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试点地区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起步扎实,势头良好。

二、坚持深化改革,切实统一思想认识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当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更加深刻认识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勇于探索,锐意进取,自觉担负起医改这一涉及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历史重任。

一要正视差距,自我加压。从试点的数量看,今年全国已有1011个县(市)纳入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加上各省(区、市)自主试点的454个县(市),目前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达到72.87%。而我省仅有22个县参与试点,试点面仅为27.

5%。明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目标,任务非常艰巨。从各地情况看,大家对改革试点多多少少、不同程度存在畏难、等待观望情绪,首批试点对深层次问题研究还不透,单项改革虽有亮点,但鲜有综合改革的模板,改革的综合性、协调性、系统性均有待加强。

二要统一思想,清晰认识。要正确对待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市场化问题。切实弄清几个概念:第一、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政府必须履行办医责任;第二、政府履行办医责任,不等于政府包办医院一切,让医院重回吃大锅饭的老路;第三、政府保障基本医疗公益性,主要依靠公立医院,同时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依靠非公立医院;第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并不等于放弃政府宏观调控责任,政府在价格调整、建立公平公正竞争环境秩序、保障医疗供需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首批试点情况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和认识程度,凡是改革顺利、出亮点、见成效多的地方,县委书记、县长均亲力亲为、思路清晰、认识到位。当然,对于具体操作的卫生部门以及医疗机构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公益性,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根本还在于通过改革,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

三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相对于其他医改工作,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各方面利益格局调整更为广泛,实践操作更为复杂,改革任务也更为艰巨。医改是世界性难题,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性难题,需要智慧,需要信心。省委书记强卫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

公立医院改革也是如此,只要敢于担当,善于操作,我们就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一些重点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此外,还应看到,医改确立的“三步走”路线图,第一阶段基层医改,主要着眼于解决看小病、做预防;第二阶段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第三阶段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主要着眼于看大病、保基本。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无论对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是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效、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都具有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四要结合实际,闯出特色。刘延东副总理在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做好破除以药补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药品采购机制改革、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改革监管机制以及抓好卫生资源规划布局等7项工作,并强调上述7项工作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重视实践探索”相结合,使改革的政策措施尽可能清晰统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我们鼓励各地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总目标,从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敢试,创新特色,把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二、完善顶层设计,力争改革取得新突破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着力在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科学合理的补偿新机制。一方面,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在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要求,实施中医倾斜政策,并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县级医院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性质。要坚决杜绝向试点医院收取任何调节基金的做法,切实做好医院债务的审计认定工作。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省物价局在第一批调价基础上,正在调整部分常见手术收费标准,以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各地要将调增的费用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现门诊及住院医保统筹结算,既不要增加群众的就医负担,也不要增加试点医院的资金压力。要加强医院运行成本控制,加强行业监管,完善以安全、质量和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坚决避免取消以药补医后的“以检查补医、以化验补医”等情况发生。

二是充满活力的人事分配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要深化用人机制改革。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新进人员一律公开招聘,择优聘用;落聘人员妥善安置。要加快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全面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一般不低于总工资60%。在核定工资总额的基础上,医院收支结余50%用于医院事业发展,5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考核发放。鼓励各地推行年薪制,充分调动试点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要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制定实施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医保支付、财政补助、医院人员工资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政策导向。

三是多措并举的控费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省为单位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加大基本药物使用力度,试点医院基药采购金额占每月总采购额的比例不低于50%。对已在我省入围药品,允许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议定成交,实行网上交易;医院高值医用耗材要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耗材。

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鼓励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院医药费用增长情况监测与管理,加大高额医疗费用、抗菌药物、贵重药品以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等的回溯检查力度。

进一步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在控制医保付费总额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改革,变药品、耗材、检查等收入为医疗服务成本,促进医院和医生自觉调整结构,科学诊疗,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控制医疗费用。

四是务实管用的联动机制。围绕构建分级诊疗格局,综合运用行政、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有效引导患者合理就诊,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如加快建立便捷转诊绿色通道,对首诊在基层的患者转诊时,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加强城乡对口支援,建立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县级医院与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开展纵向技术合作、托管、组建联合体等;推进县乡一体化,提升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

要着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解决好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低价短缺基本药物保障供应、村医补偿政策落实等问题,稳住基层网底。

五是协调互补的大病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实际补偿水平。通过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控制目录外药品和高植耗材使用、完善统筹补偿政策等措施,使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达到75%以上,实际补偿比不断提高,减轻群众住院看病就医尤其是看大病的费用。

进一步建立健全困难人群大病免费救治长效机制。已经实施免费救治的8个病种,要加强各部门间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确保救治政策落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实现老百姓“大病不出县”目标,关键还是要着力提升县级医院卫生服务能力。

要下大力气抓好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研究实施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六是分立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理顺政府与医院的责权关系,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到2014年底,县级卫生部门负责同志一律不得再兼任县级医院院长。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严厉打击伤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医改“深水区”,涉及面广,关联性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解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同心协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确保各项政策落地有声。

一是思想上要更加重视。县(市)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负总责,因此,这次会议要求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并参加。市县机构改革在即,要保证卫生计生机构及人员力量进一步增强,否则难以承担医改这一重任。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患得患失的消极思想和行为,凡是有利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凡是有利于提高医疗水平、保障群众健康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二是措施上要更加过硬。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巩固提升改革成效。第二批试点县要在2014年8月底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2014年9月底前启动改革。《实施意见》明确了18项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省直相关部门要按照时间节点抓紧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措施,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推进。

三是协调上要更加密切。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和服务大局,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工作,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各地医改领导小组要全面指导和统筹推进改革工作。

四是落实上要更加有力。各地要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纳入县级人民政府工作考核范围,严格奖惩,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省医改办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机制,制定专门的督导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承担的任务进行督导。要善于在总结中完善,大力宣传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攻坚克难不懈怠,抓好各项改革措施落实,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