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生字画 什么是禅画?怎样br理解和欣赏李兆生先生的禅画?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禅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禅僧.道士的专利.从唐代进士吕洞宾祖师.元末明初张三丰祖师一直延至现代,武当太乙门历代祖师均要求弟子身怀文武六绝艺.武当太乙铁松派俗家宗传第十三代掌门人,号"觉通"第十四代传人李兆生先生"六艺"绝伦,在文人"三绝"中更将常人难以企及的文人.仙客.禅僧的"禅画"融汇在身,表达的意境极为宁静致远.当代禅画家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号"悟了"的钟丕瑜先生曾给"禅画"定义是

禅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禅僧、道士的专利。从唐代进士吕洞宾祖师、元末明初张三丰祖师一直延至现代,武当太乙门历代祖师均要求弟子身怀文武六绝艺。武当太乙铁松派俗家宗传第十三代掌门人,号“觉通”第十四代传人李兆生先生“六艺”绝伦,在文人“三绝”中更将常人难以企及的文人、仙客、禅僧的“禅画”融汇在身,表达的意境极为宁静致远。

当代禅画家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号“悟了”的钟丕瑜先生曾给“禅画”定义是:中国禅画是儒释道并融的中国画的艺术顶峰,其特点和特征在于禅画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

“中国禅宗绘画简称禅画、禅机图、禅宗画、禅意画等,根源上是一种具有佛学禅意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禅画是画家将意念转化为特异能量随画于纸上,其传导性与储存性原理决定了它的功能效用。注视作品,多数人均可呈现明显的......热、凉、等气感,有利于一些疾病的康复。

“其作品可分为具象、抽象、玄象三大类。......有不同于常的特点。一是以禅的思想作实践印证,表达出画家的悟证境界。二是笔法简约,色调朴素,蕴涵无限的联想空间,画外的意境耐人寻味。三是机锋话语不拘常规,自然流露悟者心性。

四是画中有禅,禅中有画,诗画结合。五是画家必须是在忘我入禅的状态下创作。六是禅画的一种最重要的功能是能成点化、启迪,助人伦,而非止于装饰。综上所述,可见并非简单的佛教题材的画就可称为禅画。禅画作品最后必须配上自作感悟印证的禅诗和话语,才算完整。”

禅画不在于绘画的形象,而在于背后的“深意”,不仅仅让观赏者得到心灵的共鸣就完结,而有更深的(悠)幽远“意境”。

禅画自唐代王维创开先河,至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朱耷达到-高峰。禅画是在禅意、禅空、禅境和禅学的脉络中产生;禅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禅画是扎根于本土的儒释道共生兼及本土的禅画,而狭义的禅画是不具备上述兼容性的,是逊于广义禅画的。

还要说一下禅的含义,《说文》中解释,禅是祭天也;或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中国的禅的本义是祭天;佛教的禅的来源是释加佛“拈花一笑”,言道:“吾有正法眼藏,......咐嘱摩诃迦叶”。禅宗诞生,至二十八祖达摩尊者转传至中国,到六祖慧能方使“禅宗”开枝散叶。

明末清初画家僧人朱耷的画作中常常是几株残梗败叶,两只怪眼圆睁的鸟儿伫立在画间,观望着周围的世界.....。从另一角度来解读,画的禅意即是明代皇族后裔愤世恨俗的后天情意的散发,是国破家亡愁思的表达。那么禅画的境界是否就此止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俗话讲:“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一书中第136页有一幅禅画,名为“为王者清”,画中吉语是“大吉富贵”。它的画面是几枝荷叶挺立在水面上,围拥着一朵半开的荷花,旁边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独自站立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

荷花有着素洁高雅的品格,她出污泥而不染,她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清净和美丽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莲子、白藕、荷叶皆是食药两用之材,古语曰:“红莲、白藕、青荷叶,儒家、道家、释如来,莲花化身不坏体,三教原来是一家。

”即是:“莲子、藕根、青荷叶,三者合一归婴孩。”古今文人骚客无数次的赞美着荷花的美丽,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小池》一诗中言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另有诗客对曰:“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开方显真骄容,身似蕊苞坐莲心,心如明月挂晴空。

”“为王者清”,展开之语就是“王者清风”,苏州沧浪亭上有一幅名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其上联是欧阳修《沧浪亭》中摘句,下联是苏舜卿《过苏州》中的摘句。

在“南史”中,文人谢潓传有诗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这是多么清雅高尚的文人之风范。又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诗曰:“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再如“清风明月自相伴”,“清风明月归何处”等均表明了文人的风骨,对照李兆生先生的一生经历正是:“一生清风明月,四壁明砚法书;墨海千帆竟发,书林万卉同芳。”

记得1996年2月15日-23日广州、南宁之行,当时在南宁停留之时,一位憨厚的中年男子,拿着一迭十几张20开纸左右的画作来请李兆生先生观看,这是他在恍惚中功态下的画作,他自己也不理解其中的境界内容,这位中年人离开后,李兆生先生拿出一张《将军阅兵图》,图中是一名古代穿着铠甲,手执令旗的将军正在指挥排列成战队的浩浩荡荡的士兵操演。

李兆生指着图中的将军对作者说:“将军是带兵冲锋打仗的人,像黑龙江的李平和,.

.....××是运筹帷幄的,所以不在画中出现,......。”接着又拿出一张《神仙对话图》图中几位菩萨,神仙长者在云端对话,一位菩萨的化身降生在人间为法国路易十六皇帝,正被革命运动的百姓送上断头台;另一位菩萨的化身降生在某地为出家人;而神仙长者则端坐云端默观着这一幕人间悲喜戏的发生。李兆生先生颇有感触言道:“此画也深有含意,可叹世人常不觉。”

李兆生先生有一幅《三公图》留存在黑龙江。画中茫茫海上三峰石柱挺立,明月一轮高悬晴空。诗曰:“君心我心如明月”。此画是在哈尔滨市某大厦,众多著名画家、书法家汇聚一室挥毫泼墨尽兴发挥时,李兆生先生有感而作。一学佛中医老者打坐入观时,见一面容红润五绺长髯的上仙现于画面;而另一世外高人举目一望则见耀眼蟾光一团。

李兆生先生对禅画有深入的阐述:“禅画=切记实修而为,证法眼而为”,“禅画立意=坐禅哲学者,进入超越的抽象观”。“禅画由......画笔,在境界中的悟彻,禅者自我体会的禅机境地,内景境地,非俗凡所知晓洞彻,.

.....。”“画禅画......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画,即漫画式、减笔、大写意式就可称为禅画?不是的。作者一定在禅机上下过刻苦的功夫,......禅画不易被人理解深遂内隐之真,......是多层次的,......。如此,禅画的鉴真还要请教佛教的五眼六通来阐解。一般的画家是肉眼。而禅机是以慧眼照彻的形迹,‘禅机画’,禅悟契机形成的绘画。”

在《中国宋元美术展“禅机画展示说明”》中明确指出,“从来道释画与公案画本质有区别,......。”

据此,可将世上所传禅画分成三类。第一类画面玲珑小巧,讨人怜爱,此为肉眼禅画。第二类画面憨态可掬,大巧成拙,笔迹遒劲,内有气机隐真,可谓天眼禅机画。第三类或廖廖几笔,或繁密疏浚,其中深隐着高深莫测只可神会的境界,可称神品禅画。

2003年8月14日,作者雪涛在《评价中国真假气功》1-43页中述之:“历史上张三丰与江南派画家黄公望等人来往密切,三丰祖师在国画史上也是有名的,......。”

武当神剑门关亨久先生在《武当修真密籍》49页中言道:“故宫博物院藏有(三丰祖)墨迹逼真,我曾手临供奉,惜于十年动乱中被人毁掉,......另外还藏有无不可言之言画像一幅(己被焚毁)......。

记得是2000年11月16日,初冬季节,李兆生先生和某某人一块来到黑龙江某市东风街处,与本人共同观阅20幅挂屏画与书法作品。这20幅挂画中有4幅是与前16幅画重复的,并经说明是一古代独臂女尼姑仿这16幅画的作品,而这16幅画是古代一名道士在2个时辰内完成的画作。

其画面中“绝涧观瀑、山人出游。深谷林壑,飞瀑流泉。断崖绝壁,玩琴会友。金刚拱卫,万泉汇宗。清潭兰草,蜻蜓独立。古松虬枝,杨柳拂风。深涧卧虎,飞瀑藏龙。

童子烹茶,隐仙对酌。蜿蜒天书,悟者自明,......。”善哉,若无文武六绝艺,焉能作得如此佳卷!李兆生先生阅后言道:“难得一见三丰祖师这16幅真迹,......。那4幅独臂女尼所仿的4幅画功力也够,也值得保存,......。”

当我们观赏元末画家道士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时,有宽广、平阔的感受,而欣赏张三丰祖师的16幅屏挂画时,则有高深弥远之感慨。而当高人观阅此卷后,言此乃三丰祖师自叙平生之禅画......,其中有太极门之光球显象,有深不可测之法界真如法像的显真。

此时,不由得想起禅宗五祖弘忍祖师的大弟子神秀所作诗章:“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匆使惹尘埃。”而六祖慧能和之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是未脱尘寰,艰难跋涉;一个己脱离物象,明心见性。

在《禅诗百卷精舍》里,李兆生先生言:“书中文字需存细,无字真经心最灵(证法眼读无字真经)。”又曰:“直指人心话当年,妙悟禅机即神传(广东韶关南华寺、忆祖神传诗记)。”又有“祥光慧照般若心,起自心田会成神(师言炼之心性是禅之大要)。”最后,以李兆生先生一幅楹联结束本文:“玄光妙法辉大千,我心如月挂青天(禅需心息诸念为之)。”

以上仅是作者一己之见,若有不妥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