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薛涌去留学 薛涌《跟着薛涌留学去》
内容简介: 留学要什么?学历还是经历?留学是投资,必须获得最大的留学性价比。跟着《一岁就上常青藤》作者薛涌,为自己装备一双留学的慧眼 家长说:美国学什么最热门? 薛涌说:选专业如果只考虑热门,是不靠谱的思路,热门容易冷下来,竞争也大。
国外高校宽进严出,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无法适应所选专业,学习困难,不仅有可能无法获得学位,更难以进入好的研究院。
家长说:排名靠前的名校是我们的唯一目标,要不然出去不值得吧? 薛涌说:如果进不去一流大学,留美与其读质量不高的末流大学,从社区学院起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家长说:孩子英文还不够好,不过还是先出国,有了语言环境就好了吧? 薛涌说:在国外学习,没有坚实的英语基础,比在国内上学压力还大,留学生可能从一开始就失去学习的信心。
家长说:我们欣赏美国式的教育,一定会比在国内上大学的质量高!
薛涌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留学。盲目与仓促的出国会使孩子心理与生理上都备受摧残。 作者介绍: 薛涌,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赴美留学,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现担任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长期为留美学子和家长提供义务咨询和帮助,后创办"薛涌留美预科"。先后为《北京晚报》《南方周末》《新京报》《新闻周刊》等十多家报刊撰文,同时在《纽约时报》、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英文媒体发布文章和评论。
出版有《一岁就上常青藤》《参与孩子的成长》等二十余部作品。在美国求学、任教近二十年,对美国社会和教育有着长期、细致的观察,一直是"通识教育"的倡导者。
他特别强调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发展,除了研究、教学、写作外,一直投身于严格的体育训练。他不仅倡导体育的健康价值,更强调体育的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
文章试读: 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实际,一定要学"找得到工作"的专业,回避"没用的专业"。不仅中国如此,几乎举世皆然。
在强调通才教育的美国,五分之一以上的本科生选择了商务或和商务相关的专业,其主要原因就是"有用"。有些长辈对教育一知半解,也在误导着下一代。 2011年秋天,美国发生了一个小小的闹剧。
佛罗里达共和党州长里克?斯科特(RickScott)针对州立大学的专业设置发表评论说:"如果要把公民的钱拿来投到教育上,我将用这些钱来创造工作机会。我要让这些钱流向那些能让学生找到工作的专业上。
难道培养更多的人类学学生符合我们州的根本利益吗?我不这样认为。" 斯科特是典型的草根共和党人。他父亲是一个卡车司机,自己从社区学院读起,然后参军,最终在堪萨斯的密苏里大学获得商学学士学位,再接再厉读下法学院后,成为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接着又开始经商,一度出任美国最大的营利性医务公司总裁。
虽然他的公司因为非法活动被迫赔偿联邦政府6亿美元,丑闻连连,他本人也被迫辞职,但是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属于捞到的,从最底层跳到最高层,也算创造了卡内基式的经典美国故事。
所不同的是,当童工、上夜校出身的卡内基,捐献了一系列博物馆、音乐厅、大学等文化设施。这位斯科特则还像是个大老粗。他大概从自己的一生中得出结论,大学不过是个职业训练所,别云山雾罩地在那里研究什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