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杨先生 你如何评价杨绛先生?

2017-06-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谢邀. 杨先生去世了,忽然就一堆人邀我回答这问题-- 抒情地说,2016年5月25日,<我们仨>重逢了. 正经地说,杨先生的才学.成就之类,山高海深,不重复了. 我欣赏她老人家的一点,是: 她和钱先生,在同一代学人里,总有声音,认为他们彼此欣赏到有恃才傲物之嫌,宗璞前辈等都写过文调侃.但他们伉俪,一直故我. 按照中国古来传统,读书人到晚年,都得做德高望重韬光隐晦状了 但杨绛先生的言论,一直是俏皮不失刻薄,说话通透直白,并不刻意摆出世外高人架势,许多话说得很直,总带着那种洋读书人的聪明劲,或曰名

谢邀。 杨先生去世了,忽然就一堆人邀我回答这问题…… 抒情地说,2016年5月25日,《我们仨》重逢了。 正经地说,杨先生的才学、成就之类,山高海深,不重复了。 我欣赏她老人家的一点,是: 她和钱先生,在同一代学人里,总有声音,认为他们彼此欣赏到有恃才傲物之嫌,宗璞前辈等都写过文调侃。

但他们伉俪,一直故我。 按照中国古来传统,读书人到晚年,都得做德高望重韬光隐晦状了 但杨绛先生的言论,一直是俏皮不失刻薄,说话通透直白,并不刻意摆出世外高人架势,许多话说得很直,总带着那种洋读书人的聪明劲,或曰名士之气。

钱先生打猫,杨先生躲厕所,这些都是听了之后觉得好笑,但细想很赤子之心的做法。 她的平和直白,是建立在“我知道我和我先生很强,不必张扬,但也不必自贬”的自信姿态之上的,确实也强得名副其实。

许多读书人的名士之气,在过去这几代,因为各色原因,多少已经被摧折了。 他俩的气,起伏跌宕,却一直在。 最后,补个《围城》梗老笑话。

好像上世纪后半段,北京许多学院里都流传过: 钱先生为人嘛,赤子之心,情绪有个起落。高兴时,杨先生在他心里大概是是唐;不高兴,或者杨先生所谓“犯痴气”时,也许看杨先生就是苏或者孙。但是呢,嘴里永远得说:“你在我心里,就是唐晓芙!” 此所谓“敌人眼皮底下干革命”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