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王庆松 王庆松:这次 为什么我做策展人?
【编者按】一个不想当策展人的艺术家不是好编剧。今年原定计划应该沉静在写剧本当中的王庆松,从去年冬天开始却张罗起了一场影像双年展。什么原因使得他要跳出艺术家身份来操一份策展人的心思?展览开幕的前夕,我怀着这样的初衷采访了他。
2015年4月26日下午,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开幕,同时也为该馆的开馆大展。来自世界各地的257位艺术家的1000多件影像作品分别展出在8个展厅之中,其中3/4为国内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同时还包括了院校师生作品展。
"本次展览采用‘是&非’为主题,是因为我挑选了许多艺术家 ‘乱七八糟’的创作形式和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的思维方式来共同描述这个读图时代的是非世界。"策展人王庆松以个人独特的方式在展览前言中如此写到。
这确实可以说是一个乍一看有点"乱七八糟"的展览,1000多件作品,没有分设的主题,也没有作品说明,排放作品看似也没有内在逻辑。王庆松说这是他故意的,就是要让这个展览看起来"乱七八糟"。而这种"乱七八糟"恰恰反映了当下国内影像创作甚至是各行各业的主要生态面貌。
王庆松试图用一种混沌的呈现方式,让大家反思这个时代的现状。"也许观众看后会感觉很多人拍的东西会有相似性,有的时候我也把不同艺术家之间相似的作品故意安排在一起,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甚至你能感受到他们拍的是同一个地方。我想提示什么?创作者应该更多出于个人视角去观看和创作,而不是被事物的表象吸引。作品应该有创作者自己个人独特的味道,它不在于你拍的怎么样,但至少发出个人的一种声音。就像唱歌一样,不会在乎你唱得多好听,但是你要有感觉,因为一听就是你的感觉,哪怕是一把破嗓子,但也要有自己的感觉才对。"
对话王庆松
记者:你参加过很多次的国内外的摄影展和影像展,此前我们交流的时候你曾经谈过,国内的摄影展、摄影节让你觉得同质化、雷同度太高。国外也是这样吗?
王庆松:国外也有,但是没有这么明显。因为国内相对像一个关系网,西方是策展人制度,策展人制度就是策展人有个人的标准。很多策展人这个标准很简单,就是你的这件作品展出过了,那在我的展览里就不能展出。西方策展人不会去选择和另外一位策展人一样的作品,他们骨子里有这种独立的情结,而中国更多的是一种关系网,因为整个摄影节,包括批评家、策划人,很多人在摄影节里你会感觉很脸熟,甚至两个摄影节可以拼成一个展览。
记者:一是参展艺术家名单的重叠度很高,二是摄影节的泛滥和疲软。这次你张罗的影像双年展,曾经谈到过你希望它"新"一点,这种"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试图改变目前国内摄影生态的状况,或者呈现一种新的可能性?
王庆松:有这种想象,但是肯定也是很难做到。
记者:你会担心大家说这就是一个博览会吗?
王庆松:我不会担心。因为这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没有分类,我也不想分类,很多展览总是以主题去归类作品。我不做。展厅作品的摆放都是相对混乱的,不让它产生一个相互关联,原来想产生一种相互关联和对话的关系,但是后来我认为不需要。
记者:这样会担心观众看完的感受就是乱七八糟吗?
王庆松:这也是一个乱象,中国摄影本身就有这样一个特点。这种乱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现在各行各业都是这样。至少说这个展览可以在美术馆中相对集中的展出,不会出现临时的展厅,不会将照片用两个图钉往墙上一按就完事。至少不会给观众一种"临时感",作品呈现也要求相对完整。让观众有时间坐下来去看这些作品,但是不能保证作品一定是多么有意思。
记者:这种观看上的乱七八糟是你故意想让大家感觉到的?
王庆松:对。也许观众看后会感觉很多人拍的东西会有相似性,有的时候我也把不同艺术家之间相似的作品故意安排在一起,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甚至你能感受到他们拍的是同一个地方。我想提示什么?创作者应该更多出于个人视角去观看和创作,而不是被事物的表象吸引。作品应该有创作者自己个人独特的味道,它不在于你拍的怎么样,但至少发出个人的一种声音。就像唱歌一样,不会在乎你唱得多好听,但是你要有感觉,因为一听就是你的感觉,哪怕是一把破嗓子,但也要有自己的感觉才对。
记者:故意的"碰瓷"也是你希望有的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在里边。参展的艺术家没有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