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画展有感 观高莽画展有感:一个人的文化史记

2017-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犹记得小时候在文学期刊上读过高莽先生的画.一个特殊的机缘,我参加了高莽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并得以与先生交谈.画展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与文化思考.高莽画的人文意义,在文化期待繁荣而又不免浮躁的当下,尤其值得深入挖掘与探讨.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高莽的画是一座精而专的文化富矿.令人惊讶的是,高莽对于中国现代的主要文学大家的画像均有创作,而所画对象如茅盾.巴金.曹靖华.萧乾.丁玲.萧军.冯至.季羡林等都在画像上题有自己的诗词或感想.这虽然是文人之间私下交往的一种文化方式,但其实真正的文化史

犹记得小时候在文学期刊上读过高莽先生的画。一个特殊的机缘,我参加了高莽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并得以与先生交谈。画展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与文化思考。高莽画的人文意义,在文化期待繁荣而又不免浮躁的当下,尤其值得深入挖掘与探讨。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高莽的画是一座精而专的文化富矿。令人惊讶的是,高莽对于中国现代的主要文学大家的画像均有创作,而所画对象如茅盾、巴金、曹靖华、萧乾、丁玲、萧军、冯至、季羡林等都在画像上题有自己的诗词或感想。

这虽然是文人之间私下交往的一种文化方式,但其实真正的文化史就隐含在私人的品题、唱和之中。我们往往从这种私人文化交往中看到了文人的真性情。丁玲题的“依然故我”怀有作家在“文革”后怎样的一种“沧桑自去,情怀犹在”的感慨。

而巴金幽默的题称“一个小老头的名字叫巴金”,反映了一代文化巨匠的质朴心态。而高莽借由《世界文学》主编和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这两重身份与其同时代的国际文学家的交往与画像也很颇多可采。因为很多的画,得到了所画的文学家积极回应。

从个人的文化探索来说,高莽的画从多纬度揭示了一个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意识与自我的文化修炼。我们现在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果没有优秀甚至卓越的文化工作者作推动是不可能的。高莽先生是编辑,也是翻译家,也是画家,自己也写作,并在这些领域都卓有成效。

这体现了文化工作者多纬的文化视角。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莽构建了一个以他自身观察为主轴的文化视域图景。在他的画的坐标里,古今中外的卓越文化人物,尤其是与其同时代的卓越的文化人物在高莽的画里如众星丽天,又别具个性。

我觉得这是文化工作者自身的一种很好的文化实践模式。高莽在其文化主业的翻译里是大家,在其文化副业的画上也卓然而立。如果高莽的画只是一种个人爱好或者是涉猎广泛,其文化意义也就没有这么让人触动良深。

我们可以看到,高莽创作的画是要以自己的画笔来歌颂理想、歌颂人性之美,记录文化风景。他的画主要集中在卓越的文化人物的画像。这就有了一个创作的主线与文化符号的连续性。谁能说高莽的画只是简单的人物画像呢?画像背后的文化交往、画像主体的品题呼应,意义丰赡、余味悠长。这是画家借助画画与交往进行了自我的文化修炼,是值得文化工作者学习与思考的。

我于绘画是外行,但对高莽的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是:“每一幅画里都蕴含着一个高贵的灵魂,而每个高贵的灵魂里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上溯孔子,下至当代,旁及外国,每一个卓越的文化人物在其文化特质上如何通过画像来表现。

无具象无参考者如何表达其精神气宇,有具象有图像者如何凸显其风貌个性,高莽的画里所呈现的人性之大、人性之美,人像之神,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卓越人物内心的善性。所以人之表是像,像之里是心是性,无心性之照亮何来外像之庄美。

中国哲学讲究性象一如,大哉乎言。在某种程度山来说,创作者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创作自己所理解的世界与人物,所以投影于作品中的“我”是一种“理想自我”。能将他者与我者同时在作品中融合与表达到位的作品一定是让人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