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语录 骆玉明先生讲堂隽语录
※任何一种存在都是与你相关的存在。比如,你闭上眼与睁开眼时所感知到的世界其实是不同的。 ※我们在描述历史的时候,有一个对意义确认的过程。 ※对于一个人来说,世界必须是有秩序的,必须是可以理解的,必须有它的过去与未来。
※尼采说上帝死了,这其实是对世界秩序和意义的瓦解。 ※最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最根本的问题,比如,真理究竟是什么? ※真理的概念我不知道,但真理被如何使用我却知道。 ※在多元的社会中有多元的真理,在一元的社会中有一元的真理。
※人生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你做什么就是什么——行动产生意义。当人生的意义被强调的过多时,你就没有了人生,而只剩下一堆干巴巴的意义。 ※所有的问题追问到最后总有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们需要意义的话,我们一般是不去证明它是否存在,而是尽量去创造一种我们所需要的意义。 ※屈原之死,乃是他在政治上失败、道德上被否定、人格上被屈贱的必然结果。 ※一个读书多的人,会更好地理解别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一个读书多的人,应该是豁达的。 ※文学总是在不断地伸张人的权利,但并不负有改造人、改造社会的义务。 ※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出现,总会引起我们的恐慌。越是优秀的作品,也越会给你更大的压力,将你逼向一个无法逃避的角落。
※文学史上有什么很重要,然而没有什么则更重要,“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有”。 ※如果说美女(如苏妲姬、褒姒、杨贵妃)是毒药的话,那么道德就是一种解毒剂。
※《关雎》之所以被孔子称赞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男女的相悦直接指向了婚姻。 ※研究一首诗时,不能仅限于诗本身的词句上面,如对宫体诗的研究。或认为这是皇帝腐朽生活的反映,或认为当时几个皇帝生活比较严谨。
其实,讨论一个皇帝的性生活是否严谨本身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说法。 ※阮籍穷途而返的哲学意义在于:人生是需要行动的,但在一个无意义无出路的社会里,人的行动反而会增加一种悲哀。 ※用一句话来概括叔本华的哲学和阮籍的诗歌,即:生命就是在危险中满怀焦虑的走向死亡。
※阮籍的诗表现了一个人睁大眼睛看到社会的黑暗残忍时的一种精神力量。 ※陶渊明的诗表达了一种观念:人生无所谓解脱,但生命总可以找到一种结合,在某一种精神状态下存在。
※高贵的东西必然包含着一些虚伪和矫情。 ※阐释者所依据的立场必然是当下的立场,所有的阐释必然是当下的阐释。 ※历史学家总是追求一种历史的结合点:当下意识与历史原相的结合。 ※巴金的《随想录》是他最后对做人的尊严的维护,是一个作家思考社会、表达自我的权利。
※关于文学史的分期,其实重要的并不是如何分期,而是为什么分期,分期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中唐以后,社会变得复杂起来,文人的人格也呈现出一种分裂的态势。
※宋诗与宋词的功能的分离其实是文学的人格分裂的必然结果。 ※一个在政治上的失败者被宣告失败时,通常是以道德的失败这一通用方式来宣布的,一旦政治失败就会在道德上叠加罪恶。
※道德评判的价值在于掩盖政治的色彩与本质。 ※南朝士族之所以很少谈政治,恰恰是因为他们离政治太近了。离政治太近而来谈政治,是不合时宜的。 ※时间在文学史上是一种近似生命力的表现,没有生命力的时间被压缩了。
※人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在不断的扩大,而扩大的力量正是文学。 ※文学家企图使自己的文学作品成为对自己有利的控诉辞与辩护辞。文学家在文学上对政治提出控诉,然而被控方其实是不存在的。 ※文学对人的灵魂的舒展与安慰,是在现实的压力之外,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存在空间。
※文学的解放,其实是欲望的解放与美化。 ※文学本不是用来运载政治的,文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将人生的困惑、惶恐、震撼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情感的震撼、宣泄、共鸣。
※在诗中,诗人贡献给我们的是一个诗的世界,对他的俗世生活的追究有时是不当的。 ※六朝人特别关注自然,并不是发现了自然的美,而是发现了自然的价值。 ※自然的价值在中国文学中被发现的时候,是带有一种宗教意义的,它指引着一种精神价值。 ※现实的幸福并不能改变生存的悲哀。 ※建立一个不朽的功业是生命的外化与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