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皮影戏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中国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乡,有一个农民皮影戏班,他们常年奔波在农村地区,以"三尺生绢"做戏台,"口述千古事,手舞百万兵",用青海独有的"影子唱腔"和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皮影,演绎历史故事,传承民族文化,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青海皮影戏发源于陕西西路皮影戏,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已经流传了将近二百年.二百年来,陕西皮影戏在传播.演化的过程中,与青海地方方言相融合,形成了青海特有的"影子"唱腔,腔调高亢.洪亮,道白风趣

    在中国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乡,有一个农民皮影戏班,他们常年奔波在农村地区,以“三尺生绢”做戏台,“口述千古事,手舞百万兵”,用青海独有的“影子唱腔”和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皮影,演绎历史故事,传承民族文化,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青海皮影戏发源于陕西西路皮影戏,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已经流传了将近二百年。二百年来,陕西皮影戏在传播、演化的过程中,与青海地方方言相融合,形成了青海特有的“影子”唱腔,腔调高亢、洪亮,道白风趣、诙谐,深受农民群众喜爱。

    最近,记者到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乡东柳村采访,正赶上周邦辉和他的皮影戏班子演出。一座方方正正的农家小院里,挤满了看戏的老少乡亲,屋子的廊檐下,挂着一块亮堂堂的白色幕布,幕布上,几个将近一尺高、色彩鲜亮的皮影人手执兵器,在激越的锣鼓声中,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好不热闹。尽管是隆冬时节,院子的墙角边、屋顶上堆满了积雪,但观众们好像早已经忘记了寒冷,一个个眼睛盯着戏台,看得津津有味,人群中还不时地响起阵阵掌声。

    坐在戏台幕布背后的周邦辉,这时早已进入了角色。他一边灵巧、快速地舞动着手中的皮影,一边亮开喉咙,高声吟唱。坐在他身边伴奏的人,打鼓、拉琴、吹笛子,一个个神闲气定,悠然自得。

    记者与几位看戏的观众聊了起来。

  问:“喜欢看皮影戏吗?”

    观众一:“从小就喜欢看。 ”

    观众二:“从小就好听皮影戏。今年开始自己也学着唱,经常跟着戏班子跑。”

    观众三:“年年农闲的时候都演,我们村里人人都喜欢看,现在演皮影戏的越来越少了,我希望它能一代代传下去。”

    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青海农村皮影戏最红火的年代。农闲时节、逢年过节、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那时,一到冬季,村里喜欢皮影戏的人家,就会拿出麦子、洋芋,凑起来换成钱,请皮影戏班来演出,一演就是好几天。附近村子的人也跑来看,小小的戏台子常常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每次戏班子来,村里都会像过节一样热闹。

    老人指着戏台子说,如今演皮影的人、看皮影的人都比从前少了很多,东柳村人算是有福气,出了个影子戏的“把式”周邦辉,给村里乡亲们、特别是喜欢传统曲艺的老辈人带来了不少欢乐。

    老人所说的“把式”,是当地人对皮影戏演唱者兼操纵者的一种传统的尊称。

    周邦辉今年三十四岁,宽脸庞,中等个,里里外外透露出一股子农民特有的朴质和憨厚。在青海的皮影表演行当里,他属于小字辈,也是后起之秀。2004年,在青海省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上,周邦辉和他的皮影戏班子夺得了民间曲艺表演金奖,被村里人誉为“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演出的间歇,周邦辉一边不停地与乡亲们打招呼,表达问候,一边向记者讲起了他迷上皮影戏的那段童年时光。

    周邦辉回忆说:

    “我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电视机,村里也很少放电影,(大家的)主要文化活动就是看皮影。影班子来村里演出的时候,我经常(去看,都是)在后台看,(看)他们怎样操作,怎样给手势,慢慢地就产生了兴趣。”

    周邦辉打开一个红色的木箱,给记者展示了他十几年来雕刻、收藏的皮影,里面有孟姜女、包公、许仙、白娘子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著作里的众多人物,忠贞者、奸邪者,神态迥异;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周邦辉亲切地把它们称作“娃娃”。这些栩栩如生的“娃娃”都是侧面形象,身子、胳膊、腿用细线连接在一起,头可以随时插在脖子上,操作起来灵活自如。另外,还有不少用来表现环境、烘托气氛的亭台楼阁、花草林木、花鸟鱼虫等皮影,小则数寸,大则一尺多高,也都精细别致,令人赞叹。

    周邦辉笑着告诉记者,小时候由于迷恋皮影,他把家里一只下蛋的母鸡拿出去,换回一个手执大刀、骑着枣红马的小“影人”,为此,母亲曾狠狠地教训过他。

    周邦辉17岁那年,拜大通县民间老艺人靳生昌为师,正式开始了皮影戏表演艺术的学习和实践。每天早上,他吊嗓子、背戏词;白天趴在桌子上,学着将牛皮切块打磨,描样镂刻,着色、上油、顶缀;到了晚上,还要细心研读一本本厚墩墩的戏本。跟师傅到外面演出,有时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戏班子里的杂活,他样样抢着干。由于从小就对皮影戏痴迷,再加上勤学苦练,没用几年,周邦辉就成了戏班子里挑大梁的“把式”,开始独当一面了。这期间,戏迷们给予他的许多鼓励,让他感动,难以忘怀。

    周邦辉说:

    “那些戏迷真是戏迷啊,我们演出的时间一般都是农历正月到二月,我们大通地区正是春雪下得最厉害的时候,我们在里面唱,雪下来开始在顶棚融化,(往下滴水,)我们的衣服都被弄湿了,外面的观众冒着风雪就是不动,看上去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们(戏)唱到悲痛的时候,演员在台上流泪,观众在台下抹眼泪,特别让人感动。”

    在村里,周邦辉与几个爱好弹琴唱曲的长辈和同龄人,成立了村曲艺表演队,在每个周末以及所有的节日里,为乡亲们义务演出各种地方曲艺。

    周邦辉和他的皮影戏班,虽说演出的收入不多,却总是很忙碌,很快乐。面对皮影戏演出市场日益缩小、演员收入越来越少这个绕不开的现实,戏班子里年纪最大,生性开朗的赵明路老人却并不怎么在意。

    “我们就爱好这个,在这儿唱一唱,去哪玩一玩,人老了,自己快乐快乐……”

    老人说,我们就喜欢唱皮影,人老了,给自己多找点乐子才会健康长寿。只要有人请我们去演出,给不给线并不重要。现在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农业税、孩子上学的费用都免了,人人都参加了合作医疗,没有后顾之忧,心里舒坦。

    周邦辉的大师哥靳永新说:

    “我父亲唱了一辈子皮影戏,我也学了十几年了……

    他说,我父亲唱了一辈子皮影戏,我也学了十几年了,我最大的愿望是不能让(皮影戏)在我们的手中失传。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它、支持它。

    当三个多小时的皮影戏演出结束后,乡亲们陆续散去。几位兴致未尽的曲艺爱好者,又与周邦辉的皮影戏班围坐在一张小桌旁,敲起梆子,拉起四弦琴,唱着自编的小曲,自娱自乐起来。 (来源:福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