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力背景 张红力:了解新闻背景做好新闻评论的三种有效途径

2017-05-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打的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的高度竞争中,新闻评论当然要追求传播的效率,但出于种种的原因,时下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甚至故意抛弃了新闻事实的新闻评论却也为数不少.在不掌握新闻事实.不了解新闻背景的情况下,滥用媒介的话语权,不仅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造成信息的混乱和媒体公信力的丧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社会文化心态的浮躁,责任心的缺失,利益的驱动,新闻素养的不足等等.但仅就方法和操作的角度来讲,则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规范和保证.一.建立新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打的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的高度竞争中,新闻评论当然要追求传播的效率,但出于种种的原因,时下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甚至故意抛弃了新闻事实的新闻评论却也为数不少。在不掌握新闻事实、不了解新闻背景的情况下,滥用媒介的话语权,不仅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造成信息的混乱和媒体公信力的丧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社会文化心态的浮躁,责任心的缺失,利益的驱动,新闻素养的不足等等。但仅就方法和操作的角度来讲,则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规范和保证.

一、建立新闻评论团队,全面掌握新闻背景

在目前的情况下,许多新闻单位的新闻评论工作,依然采用的是手工业作坊式甚至还是单干的生产方式,缺乏一个团队的整体合作与分工。这样,由于力量有限、时间紧迫,新闻评论员只能在现有的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进行评论,而不太容易再去进行核实性质的采访。一旦新闻的报道有误,新闻评论就变成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毛".

实际上,国际上的一流新闻栏目,早就是团队作战而不是新闻评论员的单打独斗了。譬如著名的《新闻六十分》,合作团队就多达数十人。因此,建立一支由策划力量和采访力量组成的强有力的新闻评论团队,不仅可以克服对于新闻背景的不了解,更是提高新闻评论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保证.

当然,这涉及到新闻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步是必须走出去的。否则,增强软实力建设,建立一流新闻媒体,增强媒体影响力,加大议程设置能力和话语权,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阅读——与智者不谋面的交谈,用知识洞悉新闻背景

阅读,包括读书和读报刊杂志。读书可以主要读三种书,读史书、经济学著作、人物传记.

(一)读史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规律、发展的眼光分析新闻,将更为明智,更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

(二)读经济读物:实际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共同的核心都是经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利益左右着社会,左右着政治,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再赘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了解经济知识有助于深入解读新闻,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洞悉新闻本质.

(三)读人物传记:关注新闻人物,读新闻人物、历史名人的传记,有利于了解新闻人物的背景,深层次了解新闻人物。同时,读名人、优秀人物传记的过程也是汲取营养的过程,学习这些成功人士待人接物、思考判断事物的方式。这些都对判断新闻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读报刊杂志:除了对于书籍的阅读之外,还应该广泛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了解对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不同关注方式、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论证角度和方法,丰富新闻背景的积累,博采百家之长.

(五)案例:对《任志强:我只为富人盖房子》的评论任志强是著名房地产企业华远集团总裁,作为房地产业界最具争议的人物,任志强的每一番言论几乎都能在业内掀起不小的波澜.

比如,任志强有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我只为富人盖房子.

当年,这句话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只给富人盖房子地产大鳄任志强挨骂》——2005年2月6日《华西都市报》,《地产大佬任志强在挑衅什么?》——2006年2月23日《中国青年报》,《全国人民最想打的十人之一:"地产总理"任志强》——2006年3月10日《南方周末》,《任志强回头是岸很正常》——2007年4月29日东方网.

然而,大多数人没有听到他的后半句话:"我才是真正为穷人说话的人"。其实仅就前半句"我只为富人盖房子",如果真正能多去追问他一下,他"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许我们能够离新闻本质更近些。如果不能采访到任志强本人,也可以采访一下接近他的人、了解它的人,在或者就这些问题先去多咨询一些业内人士或者专家,或许能从更多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让我们来引述一些任志强的言论,来听听他的解释.

2006年3月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任志强说:"国家文件(1998年23号房改文件)从来都说得很清楚:我们国家的三种供应体系,第一种高收入者购买或租赁市场商品房,第二种中低收入家庭买经济适用房,第三种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非常清楚。

中国的高收入者如果不是富人,难道是穷人吗?如果我是卖经济适用房,那我就不说这话了。我现在没有经济适用房,政府也不让我干。我卖的是商品房,就是给富人盖房子啊。"任志强提到的那份文件,全称叫做《国务院关于进一业务研究ProfessionalStudiey64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

其中第三条第(七)款是这样表述的——"对不同收人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

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任志强把"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说成了"高收入"的人,应该说并不准确,夸大和偷换了概念。但是如果从文件中的表述看,国家对购买商品房人群的定位的确是收入较高的人群.

在任志强的言论集《任我评说——解读地产十年》一书中,他对给富人盖房,是这样解释的:本来我是为穷人说话的,商品房是富人的,政府应该负担穷人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让穷人也进入市场来买房子不公平)对于有人会追问商人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为什么就不能给穷人盖些房子呢?任志强的回答如下:市场做市场的事,政府提供社会保障与公共产品,这本是分工不同的两件事。

企业所提供的各种商品与服务都无法代替政府的责任。分不清市场的责任与政府的责任,中国就永远无法建立起完全的市场经济.

笔者注意到,在搜索关于任志强的评论时,越早时对他的批评越多,近几年,也开始出现对任志强其人和观点的理性分析.

比如:《任志强是否被民众误解了》2006年3月9日《南方人物周刊》,《任志强一直在说大实话而已》2007年8月21日《广州日报》,《任志强只不过是揭了皇帝的新衣》2009年1月15日《中国青年报》,《胡祖六:我赞同任志强说的盖房子是卖给富人观点》2008年4月11日凤凰网.

财经作家吴晓波2008年3月10号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的文章《任式野蛮》中这样分析任志强.

"由于从来没有接受过代议文明的教育,我们的公众人物一直没有学会用一种理性温和、具有建设性的话语方式来跟大众进行沟通,他们更喜欢用耸人听闻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来挑逗大众,吸引眼球,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与众不同,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以及社会责任心,这种‘气质’现在终于释放出了所有的毒素.

他的绝大多数观点之所以遭到炮轰和妖魔化,不是因为观点本身,而是因为他的表述方式。"而一位网友在看过吴晓波的文章后在自己博客《商榷<任式野蛮>》里这样写道:"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方式的自由。

之所以名人的言论能被如此大规模地曲解,更多原因在于媒体猎奇式的传播方式。"这也正是笔者所想表达的,作为街谈巷议或者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学术争论,应该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作为拥有公众话语权的公众媒体,在评论一个公众人物时,无论是夸赞还是批评,其实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全面了解他和他的观点,然后再去嬉笑怒骂,针砭时弊,否则就可能南辕北辙,甚至好心办坏事.

长期的阅读习惯是丰富新闻背景,提高新闻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新闻素养的积累和提高.

三、加强专业咨询是了解新闻背景、判断新闻事实的捷径

(一)获取评论的时效优势.

新闻涉及方方面面,你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里的专家.

经过筛选的专家是某个领域内有影响力、有所成就的学者,在他的领域有着多年的积累,对于发生在他所研究领域的新闻事件和现象有着洞悉本质能力,能够借助这样的力量来搞好新闻评论,是一个捷径,同时也是一个应该长期认真维护的一个体系.

和专家交流有时是急就章,有时则是长期的。记者借助所依托的媒体背景,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和各个专业领域专家打交道的机会。而勤于请教、善于交往的记者,往往能和专家成为好朋友,从而在相关领域新闻事件发生时,能在报道和评论的深入和时效性上胜人一筹.

(二)获取独特的角度和深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独家新闻的竞争在成本与收益上往往不是很多媒体能够接受和操作的,但是对于报道角度和深度的竞争确实是有很大空间的.

由于勤于请教,善于交往,记者和专家之间关系融洽、沟通良好,专家往往愿意支配更多的时间给记者,并且愿意主动将问题引向深入,有时采访完的几句闲聊获得的信息,甚至比正式采访时获得的还多、还重要.

在电击治疗网瘾的治疗方法被卫生部叫停的消息发布之后,北京电台《新闻天天谈》记者采访北京大学卫生法学专家王岳教授,在沿着记者提问的思路分析了电击治疗精神疾病的荒谬之后,王教授还以闲聊的方式说起自己当年沉迷网络的年轻时代,进而提出另外一个议题:社会对于"网瘾"过于敏感.

王岳说,按现在的标准,当年自己对网络游戏的着迷,恐怕应该被确诊为网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接受所谓治疗,也没有因此而耽误考上北京大学,那只是年轻人在一个阶段的一种爱好而已,不能谈网色变。对网络成瘾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和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专家自己把节目的内容引向了更深入的层次,而这又得益于专家与记者的朋友般的关系.

实际上除了采访、阅读和专家交朋友三种途径外,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做好新闻评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记者和新闻评论员在对新闻事件、人物进行评论前,通过多种手段了解新闻背景、洞悉新闻事实,是不能逾越的基本原则。□(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