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民长期护理 全国政协委员罗一民: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促养老行业进一步发展

2017-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事实上,在相关的报告中,无一事不关乎人民,无一事不涉及民生.无论是养老.医疗,还是环保.教育等方面,都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对此,全国两会给出了自身的"答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后只能靠建立养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个保险制度是政府和社会的结合.市场和公共服务的结合.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解决渠道,同时也是保险业和大金融领域的一种创新.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事实上,在相关的报告中,无一事不关乎人民,无一事不涉及民生。

无论是养老、医疗,还是环保、教育等方面,都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对此,全国两会给出了自身的“答卷”。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后只能靠建立养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个保险制度是政府和社会的结合、市场和公共服务的结合。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解决渠道,同时也是保险业和大金融领域的一种创新。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一共被提及6次,显示出其重要性。

据统计,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人口总量达到16.1%。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中。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无疑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大事,需要完善重大政策和制度。

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罗一民对养老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他表示,养老事业要想得到更进一步发展,最关键是要妥善解决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养老问题。罗一民认为,应积极尝试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制度。

解决失能老人的“钱”问题

记者:在过去的1年,你就养老问题进行过多次专题调研。你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

罗一民:对老年人来说,不在乎年龄大小,如果能做到基本的生活自理,在哪里养老都无所谓。但我最深的感触是,那些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成为了各地遇到的普遍性难题。

其中的一个关键是,有关各方都付不起护理费用。比如,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正常退休老职工所领取薪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但一旦失能或半失能,就需要请护工,再加上一些医疗特护,个人薪金无法负担,也会拖累家庭。

从现实中看,一方面认为现在的养老机构较少,床位没有按人口比例进行配置;但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很多床位都是空置。为什么?就是费用高了,大家都住不起。低了,又没人愿意去做养老事业。

所以,养老和社区养老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都没有办法扩大数量、提高质量,更谈不上较高水平的医疗护理,这就制约了这一服务业进一步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记者:你认为要如何解决养老负担困难的问题?

罗一民:解决这个问题,焦点就集中在“谁出钱,出多少钱”。财政出更多的钱、政府兜底等等,从目前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看,还做不到。事实上,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是政府全包的,单靠政府补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靠社会负担也解决不了问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后只能靠建立养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个保险制度是政府和社会的结合、市场和公共服务的结合。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解决渠道,同时也是保险业和大金融领域的一种创新。

我认为,我们必须要真正认识到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关键性和紧迫性,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建议和做法都是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很多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是愿望。

记者:我们现在已有五大基本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你认为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应该归入其中,抑或另辟蹊径?

罗一民:我建议在五大保险之外,在政府主导下,创立新的保险,就叫养老护理保险,或者叫养老长期护理保险。从国家层面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最基础的。

从具体的制度来说,江苏就有试点,我认为江苏南通的做法是比较可行的。这个做法是按照“三三四”原则,即100元(一年一个人):30元自己出、30元医保基金划拨、40元财政负担。由于各个层次都负担一些,因此压力不大,关键是要保证这个钱用到点子上去。

三级联动

记者:请你具体谈谈养老护理保险具体应该如何建立?

罗一民:南通的实践表明,一定要设立科学可行的整体制度和配套措施。说实话,整体制度相当复杂,包括筹资比例、个人缴费渠道、划定护理服务等级、受理评定、稽核调查、审核结算等等,要详细到一家一户、每个老人身上,是很具体、很繁琐的事情。此外,就是信息共享,以及大量高水平的护理人员培养和培训等问题,都需要统筹考虑和配套跟进。

只有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配套措施,才能以稳定而充裕的经费支持,在解决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群特殊护理问题的同时,使养老服务业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服务设施和条件、大大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从而为广大老年人和全社会带来福祉。

从江苏省级层面的设计看,“十三五”期间会将南通的探索积极向更多的省辖市推广。具体推行过程中,要依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有所区别。特别是各级政府之间要上下联动、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协作。可以预见,很多事项都涉及国家法律法规,也牵涉改革。给一个地方一些特殊政策,鼓励搞一些特殊试点是可以的,但是在江苏乃至全国推开这一制度,一定要上下联动。

从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看,要在5年时间内,逐步建立护理保险制度。而民政部也把原来两三个试点扩大到全国十五个城市。看得出来,国家有意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统一的法规政策,并在全国推广施行。

所以一方面国家的顶层设计很关键,另一方面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要联动,每一级政府的相关部门(财政、民政、人社、医卫等)要相互配合。过去政府各个部门各分管一块,现在一定要统筹起来,包括要整合养老基金、医保基金和财政补贴等。

记者:请你谈谈南通样本在实践中的效果?

罗一民:现在(这一试点)的覆盖面已经很广,效果也比较好。现在,大家讨论的是“三三四”的比例以后怎么完善,是个人出的多一些,还是财政多负担一些,我认为这些都可以慢慢调整。

事实上,通过个人、社会基金、财政三种渠道筹资,大家负担都不重,但解决的却是一个大问题。这个护理费用一解决,关键环节一打通,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比如,从我们的调研看,投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配置和员工护理水平高一些,即使收取的费用相对较高,依然会有大量的客源。所以,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制度是问题的关键,既解决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需求,又解决了今后养老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记者:最后再请你谈谈地方应该如何解决社会养老机构的积极性,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的服务?

罗一民:以江苏为例,江苏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养老机构内实施以护理服务为主体,这个目标是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提供护理服务,并关注医疗、护理、康复,将引导相关组织、相关机构为居家老人特别是为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解决更多的问题。

目前,由江苏民政厅牵头联合23个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金融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推进养老责任保险、实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12部系列配套文件。